《弟子规》到底说了什么?
2017-04-19叶克飞
叶克飞
作者称《弟子规》里讲的全是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大智慧,能构建完美人际关系和人生大格局。这显然是心靈鸡汤的套路。
将《<弟子规>说什么》列为失望之书,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对“伪国学”和由此衍生的种种著述,本就不该抱有什么期望,尤其是当“伪国学”与心理学、成功学“勾搭”在一起时。
《<弟子规>说什么》就是一本心理学和成功学著作,作者称《弟子规》里讲的全是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大智慧,能构建完美人际关系和人生大格局。这显然是心灵鸡汤的套路,不管底本是瞎编的老外鸡汤文还是所谓“国学经典”,最终都牵强附会到职场与人生。但与大多数的心灵鸡汤一样,这本《<弟子规>说什么》充满着各种逻辑谬误。
对那一句被视为《弟子规》中“奴性代表言论”的“父母责,须顺承”,作者罗大伦这样解释:“仔细想想,除了父母,没有人会无条件爱我们。对父母,我们要学会感恩。父母的批评,无论正确与否,都要先考虑父母的感受,先顺着接受,不要在当时顶撞。如果你在家里学会了感恩,学会了保护别人的情绪,学会了顺势而为,将来在社会上,也会更加从容。”
言必称“感恩”,是心灵鸡汤的常见模式,而且这段话的第一句便是典型的逻辑谬误,“除了父母,没有人会无条件爱我们”,一来无视人类其他美好情感,二来过于高看了父母,毕竟这个世界上并非没有不负责任甚至恶毒心肠的父母。即使是“真爱”也未必无条件,中国老一辈父母常见的“爱面子多于爱孩子”便是反例。何况,父母也有犯错的时候,孩子难道就该忽视是非而“顺承”吗?
实际上,《弟子规》是清代一个落第秀才所写,生前无人问津,直到他死后一百多年,即鸦片战争后,才被人放在县里茶馆中供干完农活休闲的底层平民学习。这样一个历史极短、受众为底层、充斥病句、在清代都乏人问津的东西,居然能成为“国学经典”,实在荒唐。
《弟子规》强调的“孝”,在中国往往被异化为服从乃至盲从。《弟子规》里的种种劝诫,都在抹杀孩子的尊严,强调“听话”。换言之,它其实是老一辈在代际话语权之争中的武器,要求孩子提高情商以适应自己的要求,让自己更满意。《<弟子规>说什么》这种对《弟子规》文本进行阐释的书籍,无非是用更浅白更鸡汤式的语言强化这种传递,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所谓情商多骗局”的说法。
又如《弟子规》中那句“物虽小,勿私藏”,罗大伦用这样一个故事来阐释:新东方的俞敏洪读大学时,一个同学每周回家都会带来六个苹果,但不是每个同学分一个,而是锁在柜子里,每天自己吃一个。毕业后,宿舍另外五位同学都加入了新东方,这个同学在单位里混得一般,提出也想入伙,五位同学一致表示不欢迎,因为他们认为该同学品行有问题,吃苹果是小事,但他不懂分享。“人心,在通过一个苹果,判断你的人品呢!”
这个逻辑让我无法直视,心灵鸡汤总是这样混淆概念,以压根站不住脚的论断去扯似是而非的道理。从这一点来说,这本《<弟子规>说什么》跟其他的地摊成功学别无二致。
但《<弟子规>说什么》的文案里,有句话倒是使之有别于其他类似的解读,即认为这本书不仅仅是教育孩子,也是一本“家长规”,这似乎是此书的唯一价值。成年人在控制自身行为和情绪上的能力明明远高于孩子,对社会的了解也远高于孩子,可他们只要求孩子控制自己,却不要求自己,反而常常肆意发泄情绪。《<弟子规>说什么》提出了这一问题,但这并不值得夸耀,因为我们明明有一万种办法阐释这一道理,无需一定要夹带《弟子规》里的种种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