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边光景一时新

2017-04-19王代福

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考区命题作文作文题

王代福

2016年中考的大幕已经落下,纵观全国各地作文命题,犹如百花绽放,乱花迷眼,异彩纷呈,真可谓“无边光景一时新”。全面了解中考作文命题的特点、规律和热点,这对于备战2017年中考的初三学生来说,可以增强备考的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一、命题形式——乱花渐欲迷人眼 盘点2016年中考作文题型,命题作文“一马当先”,材料作文继续“得宠”,话题作文已经“没落”,选题作文仍然被看好,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态势,既反映了各地写作教学探索的现状,也为考生展现写作才华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平台。 1.命题作文一马当先 我们随机抽取了80个考区的作文试题,只有17个考区的文题不采用“命题、半命题”的形式。全命题作文42道,占52.5%,半命题作文14道,占17.5%,可见命题作文在2016年各地中考中占了绝对比例。如湖南省6个考区、甘肃省7个考区、四川省8个考区全部为命题作文;江苏省10个考区中有9个为命题作文;湖北省9个考区中有7个为命题作文;山东省17个考区中有15个为命题作文。究其原因,命题作文有利于直接体现命题人的意图,更切合实际,关注社会人生,有利于考生思维的拓展。 2.材料作文继续得宠 在80套试卷中,有20道材料作文,占25%,可见材料作文在中考命题中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如浙江省10个考区中就有7个采用材料作文;湖北省的9个考区中有5个采用材料作文(包括二选一题目);重庆市A、B两套卷中,每套二选一题目中均有一道材料作文;还有山东的潍坊卷和泰安卷,福建的泉州卷,江苏的连云港卷,都采用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内容多向,体裁灵活,写法多样,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考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理解以及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3.话题作文已经式微 在2016年的中考命题中,话题作文的传统优势正逐渐消逝。在80套试题中,仅有5道话题作文,占6.3%,而且大多以“二选一”形式出现。分析原因,可能话题作文具有“指向宽泛”“宿构性强”“易于套作”等不利因素。值得关注的是,有些地方并没有对话题作文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让这一命题形式经历实践的检验。如河北省卷以“不可怕”为话题作文,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考生应该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又如山东聊城卷以“读懂”为话题作文,取材范围十分宽泛,只要考生用一双慧眼去阅读,用一颗心灵去感悟,就有可写的内容。 4.选题作文仍然看好 在2016年中考作文命题中,有很多考区采用了近年来比较流行的选题作文形式(二选一),80套考题中有21套,占26.3%,比去年上升了近5个百分点。这说明,中考作文命题的开放程度正在不断加大。严格地说,选题作文并不是一种具体的作文命题形式,一般是由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这四种作文命题形式两两任意组合的,且两道试题只要求考生任意选取一道作文。这种提供两道作文试题让考生选择写作的考查考生作文能力的形式,无疑要比只有一道试题的作文命题形式更加人性化。 近年来,全国中考作文试题在命题尝试中更趋于理性化。命题形式的变化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追求的方向,注重了取材及内容的生活化、情感体验的内在化、思维的多向度化、语言表达的个性化等特征。总的来说,就是强化“本我意识”,注重“细节真实”,其命题内容不外乎三个方面——“我”与社会;“我”与他人;“我”与自己。如此看来,中考备用素材真可谓“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入手,乐于表达,还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预计2017年中考作文命题仍将在“变”与“不变”中坚守与创新,考查内容将会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备战2017年中考作文,同学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关注热点主题,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是新课标对初中生写作的要求,也是中考作文评价的依据。因此,中考作文命题从内容范围来说,自然不会超越“自然、社会、人生”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均要围绕“提升自我修养”这一核心。纵观各地中考作文命题,其共同的特点就在于让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具体的“细节”来解读生活、感悟人生,让学生能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作文的热点主题,可以说是繁花似锦,其主题涉及的范围之广、话题之丰富,举不胜举,这也说明了中考作文内容,正逐渐触及现实生活。譬如:山东烟台题“我们的节日”、湖北宜昌材料作文题,都要求从体现茶道精神的“和、静、怡、真”四谛中任选一个字作为主题作文,涉及“文化传承”的主题;山东枣庄题“修炼‘挫商”、山东威海题“沉淀”、山东潍坊材料作文题“成功的秘密”等,涉及“成功宝典”的主题;湖北黄石题“亲切的怀恋”,主题指向“往事难忘”;湖南衡阳题“翅膀”,主题指向“追逐梦想”……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所以,备战2017年中考,同学们平时要自觉主动地多读书报,开阔视野、了解最新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涉猎名家作品和精美时文,学习语言表达和章法技巧,力求将阅读积累化为己用,充实自己的写作素材库,为考试蓄能。 2.训练三种题型,强化文体特征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目前初中写作教学实际,2017年中考作文题型训练应以命题作文为主,兼顾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写好命题作文应注意两点:一是审清题意,要理解文题材料(尤其是关键词语)的含义;二是选好角度,要按照确定的思路取材和立意。材料作文随着高考的“风向”而有升温之势,所以我们应密切关注高考作文命题的理念及趋势的变化,注重新材料作文的训练。话题作文虽然式微,但2016年也出现了设计得较好的命题。如山东聊城题“读懂”这一话题就体现了“阅读向写作延伸”的特色,达到了“学以致用、以读促写”的目标;又如四川广安卷以“错过”为话题作文、河北省卷以“不可怕”为话题作文,其命题合乎学生口味,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因此,同学们在强化题型训练时,也不能完全忽略话题作文,应适当加以训练。 文体训练应以记叙文和散文为主,适当兼顾议论文。良好的记叙能力是写好其他文体的基础,记叙文中,往往也需要通过适当的议论抒情来点题。在近几年的中考中,虽有不少地方的作文题不限文体,但自选文体不等于不注重文体特征,考场作文绝对不能写成“四不像”,文体特征鲜明是一篇好文章的基本要件。从2016年中考来看,有90%的作文命题适合采用记叙文文体。如江西省题“那个影响了我的人”、湖南邵阳题“成长的记忆”、湖南永州题“特别的经历”等,都隐含着记人或记事记叙文的要求。但有少数地方的作文命题比较适合于写议论文,如山东莱芜题“坚持的力量”、江苏无锡题“比分数更重要的”、四川宜宾题“做好自己”等。写记叙文的基本要求是内容清楚,详略得当;写议论文应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3.把握命题趋向,熟悉评价标准 作为语文试卷的重头戏,作文命题改革在命题人的不懈探索下,也日趋向着“以学生为本,有利于学生文字表达,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方向发展。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已由最大限度地注重开放自由,转向在适度限制的前提下开放。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也逐渐被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形式取代。换言之,命题由“无限”开放转入“有限”开放。这种命题形式既有限制性又不失开放性,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考生提供了适当的选择余地,既有利于考生个性的张扬,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是考场作文的新宠。此外,材料作文、情境作文、选题作文命题新颖别致,新课标理念彰显,创新意味十足,命题内容越来越贴近生活,注重体验与感悟,关注个性,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积极引导;重视地域文化,挖掘文化内涵;巧妙体现时代特色,突出社会主旋律。 从近几年各省市新课标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来看,考场作文的评分由高到低可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都从内容、语言、结构和文面等几个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每项都有细化的评分标准。比如一类卷,“内容”要求“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具体充实”,“语言”要求“行文流畅,生动准确”,“結构”要求“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对诸如审题立意、遴选素材、谋篇布局、语言锤炼等写作技巧的考查一直受到命题者的普遍重视。由此可见,未来的作文试题还会继续加强对写作技巧的综合考查,希望广大备考生能引起重视。 总之,要想在中考写出佳作,获得高分,不管是选材还是表达,同学们应力求同中求异,同中求新,同中求奇,同中求精。力求以“异”“新”“奇”“精”的面目把文章展示给阅卷者,只有这样,你们的文章才会发出璀璨之光,从而摘取考场桂冠!

猜你喜欢

考区命题作文作文题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命题作文怎样确定立意
2020年中国音协音乐考级 江西考区评审工作顺利完成
半命题作文“难忘那次__”构思指导
命题作文“闯关”大法
陕西省2019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考试在全省4个考区开考
高考倒计时
中国音乐家协会2018年江西考区音乐考级报名通知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