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痴的爱,只予不取

2017-04-19沈大成

南都周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罗曼蒂克旧社会花痴

沈大成

“花痴不一样,她们不找东西,她们更给予,或者至少她们还不知道要找什么,她们的需求太纷乱复杂。”

程耳不能隐身在他的短篇小说集《罗曼蒂克消亡史》里。程耳导演了同名电影,口碑不错,借电影上映的时机,小说集问世,假使你先看电影的话,读小说时就老是会想到电影。原因是,这部电影与小说的文本相当一致,其视听语言又是华丽的,电影在文笔简洁的小说面前,宛如大象走在竹林里般明显,难以暫时忘记它,于是打搅了阅读。这倒不是错,书与电影同时卖正当合理,文本重叠也正当合理,但打搅是事实,我个人感到这本书缺少独立的阅读乐趣。事实上,电影与小说互不打搅到对方可以给人的欣赏乐趣、各自优秀的例子有许多,《色,戒》《大地惊雷》《戏梦巴黎》等等,它们都在《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反面。

《罗曼蒂克消亡史》收录七个短篇,其中《女演员》《童子鸡》《罗曼蒂克消亡史》与同名影片有关。程耳的创作方式是,先写了“加起来三四千字的短故事,后来的小说和剧本都是这三千多字的延伸”,故事同源共流,不过小说是小说的写法,剧本是剧本的写法。程耳多次使用“对称”一词,在小说里写道“造物钟爱对称”,在小说外谈两种类型的作品时说,“一本小说和一部电影相互对称,自己非常喜悦。”这三个短篇写的是战争之下、繁华落尽的旧社会,人物有帮派大佬、电影明星、姨太太、日本人、四马路妓女等等,一篇里的人会涉足别篇,他们从四面八方奔赴一个乱世,性情爱在乱世中有特殊际遇。

书中其余四篇《人鱼》《鸡》《皮囊的诗篇》《第三个x君》与电影无关,或仅有一笔相关,故事背景在新时代,写到如今的教授、小姐、女演员、妓女等各色人物。这四篇与前三篇穿插排在书里面,一篇新时代,一篇旧社会,再一篇新时代,一篇旧社会,从前与现在,时远又时近,但没有人获得圆满,罗曼蒂克统统消亡。

程耳写人既收敛也舒朗,比较难得。他写人不是只攻一点,将这一点写到充分,又或者每一面都展开写,把人写得周到。程耳擅长抓要领,把人物的凹凹凸凸,也即人物外面的形状和内在的形状写出来、写清楚,由此完成线条准确的肖像,这种线条化的人物贯穿长篇可能力道不够,放在短篇里读来舒服。抓要领、线条准确,不容易的,必定要基于作家看人的经验,要看过很多人,对人性有很多观察角度和测量方法,还要有些细节抓起来、有些细节放过去的叙述气量。

比如《女演员》一篇。“她本人皮肤干燥,身体枯瘦,不化妆的时候显得寡淡无味,自然也并不性感。”这里写女演员胡小姐外貌和外貌给人的直观感觉。接着写她的知识水平:“她读书不多,却自以为并不少,偏爱被廉价的诗意打动。同时她也没能碰到好老师,并不真正会读书,翻去再多的页码也没用,知识与视野都很局限。”再写了一句她父母,就写她因此学会的处世方式:“她在压抑中学会了忍耐与逃避,离有效的解决之道相去甚远”,“她懂得节制,与人为善,世故几乎是天生的”。很短的篇幅,对胡小姐里里外外进行有效描写。

整本书写到人都是这样很清爽、不黏腻的;同时人物是有距离感的,小说里时间过去了好几年,读者还与他们不亲热,这样离开点倒是方便把人审视清楚。程耳写事也是如此,往往三言两语就把大事情说过去,谋杀,击杀,切手,埋人,人大概是被浇灌到水泥墩里,阴谋,恐吓,强奸,突然生了个孩子,复杂的事情常常很快地写、不动声色地写。人与事有一体的风格。

小说集最有趣、最不俗的地方是明确了罗曼蒂克的某种形态,那就是“花痴的爱”。在最后一篇《第三个x君》里,第三个x君谈两个女人的区别,前一个Z小姐是普通女人,后一个女人是花痴,他心里向着花痴,“不用为Z小姐操心,从我这里没有找到的东西,她下次可以从别人那里找到。她是找东西的,一直找下去总是会找到的。花痴不一样,她们不找东西,她们更给予,或者至少她们还不知道要找什么,她们的需求太纷乱复杂。”每一篇多多少少讲了点花痴的爱。这对于从今往后要如何理解罗曼蒂克,是新的启迪。

猜你喜欢

罗曼蒂克旧社会花痴
落子无悔
浅析《金锁记》中的封建枷锁与苍凉宿命原型
法国大革命对旧中国社会的影响
ROMANTIC PARTY
罗曼蒂克消亡了?
论《呼兰河传》的旧社会东北社会文化
9年天猫双11:一部零售罗曼蒂克史
罗曼蒂克消亡史
土炮
欢迎来到《K》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