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族与贵族气息

2017-04-19陶短房

世界博览 2017年1期
关键词:圈子贵族精英

陶短房

肩题:一个精英的代名词

导语:尽管今天的欧陆还有好几个君主立宪的世袭王国,但在“旁观者”眼里,不论“皇家”头衔满天飞的西班牙王国,还是“平等平权”不离口,外人几乎已忘记其世袭君主国家身份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三王国,如今似乎都不够“贵族份”,惟有言必称“传统”、一副“高大上”气派的英国,才堪称当今欧洲乃至世界上的“贵族代名词”。

对于贵族传统承袭最为完整的英国王室,每年的圣诞节都是他们向全世界展示高贵品质的机会。

正文:

但实际上,即便在一百多年前,英国贵族还被“老欧洲”视作“最没贵族气息的贵族”。

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血统树”。

“老欧洲”的大部分国家和贵族,或亲或疏,都是“神圣罗马帝国”开的枝、散的叶,与之相比,孤悬海外的英国王室和贵族就有些“自成体系”,和这棵树大根深的“血统树”沾不上太多的边。当然,经过世代联姻“混血”,如今的英国王室已然“洗白”(其实也未尽然,历史上英国从欧陆迎娶的公主极多,而欧陆从英国迎娶的公主数几乎不成比例),但在贵族层面就“差口气”。

其次,相较于欧陆,英国贵族自“大宪章时代”起就显得“流品复杂”:商人、富豪可以买贵族身份(记得《德伯家的苔丝》么?那户与苔丝同姓“德伯”的贵族人家,其实就是花钱买下世袭贵族爵位甚至姓氏的商人),海盗、冒险家也可以成为贵族的一分子(大名鼎鼎的海盗德雷克Sir Francis Drake后来不仅当了贵族,还成为海军司令),尽管这种现象其实所有“老欧洲”王国都不同程度存在,但像英国这样,也未免太不“纯洁”了一些。

曾几何时,为了洗脱“暴发户”的“寒酸气”,英国精英不惜采取了很多削足适履的做法,如英国王室在几个世纪里都流行说法语、运用法国的礼节,英国精英自14世纪起就醉心于创办“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s,如创办于1382年的温彻斯特学校和创办于1440年的伊顿公学),在这些精英学校最初创办的一两百年里,老师甚至会用罚抄书、罚站等手法惩罚不小心在课堂上说出英语单词的孩子,学生之间也会以不说一个英语单词为荣,以说英语单词为耻。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混血”的英国式贵族反倒成为“老欧洲”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生存最“滋润”、传承最完整的血统精英体系,原本的“最没贵族气息贵族”,也就摇身变成了“贵族代名词”。

贵族即精英 精英即贵族

事实上在当今的英国,“贵族”和“精英”这两个词已很难分清,在主流观点中,“贵族即精英,精英即贵族”,倘不被认定为精英阶层的一分子,即便带有“Sir”或更尊贵的贵族头衔,也很难“高大上”起来。

那么,什么是公认的“精英标志”?

首先,是教育履历。

完美的精英教育履历,是“精英中学”+“精英大学”的组合,退而求其次,有其中一个(大学最好)也可以过关。因“脱欧公投”失败下台的前首相卡梅伦(伊顿公学+牛津,这一教育组合被称作“精英中的精英”)、现任工党领袖科尔宾(亚当文法学校+北伦敦大学)不论家世、教育履历,都无愧“精英”二字,而被一些人认为应算“平民政治家”的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小业主家庭)、现任首相梅(基层神职人员家庭),因为教育履历“精英化”(都上过牛津大学),而被大多数英国评论家列为“精英政治家”范畴,许多资深英国政治评论家认为,二战后英国真正意义上的“草根首相”其实只有一位,即出身杂技演员家庭、16岁就“翘课”的约翰.梅杰。

耐人寻味的是,英国人对“精英学校”的理解与“外人”差异很大,比如中学,有些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学校被视作精英学校,而一些成绩不错、人才辈出的学校则不然,原因往往是前者系“文法学校”出身“根红苗正”。又比如大学,在外国人心目中,牛津、剑桥堪称英伦大学“双雄”,难分伯仲,但许多英国人认为牛津是“精英学校”而剑桥则只是“技术专业学校”,这种执念就只能用“传统”二字来涵盖了。

荷兰的皇家游轮庆典礼上.荷兰皇室同样令全世界关注。

一方面,英国“贵族”和“精英”间的界限“自古以来”就不像欧陆那样鲜明,从“精英”到“贵族”间并没有迈不过的高门槛;另一方面,“精英”和“非精英”间的阶层固化却又是很鲜明的,如果拿不到“精英入场券”,想进入“精英游戏圈”就会时时处处撞上“玻璃藩篱”,让你说不清道不明,却又难受无比。

精英即传统、即生活方式、即圈子

在英国文化中,“精英”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傳统、生活方式和“圈子”来界定的。

所谓“传统”,就是某些成文不成文的规矩、礼节。这些规矩、礼节有些是说得清道得明的,比如上议院,比如和王室互动的礼节,更多却是说不清道不明,却又时时处处存在的,套用一句“BBC历史剧语言”,就是“精英社会里那些潜规则”。这些“传统”有些为外人所熟知,更多却是“旁观者迷,当局者清”,让不明就里者闹了笑话、被“精英”们心照不宣认定“非我族类”,自己却还蒙在鼓里。

所谓“生活方式”,即“精英”们普遍遵循的一些日常行为规矩。这些规矩与“外人”的理解也未必都一致。

如许多“精英”、尤其“老派精英”讲究穿着定制服装,避免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出行,下午茶时间和下午茶消费方式神圣不可动摇,“大礼服”和“小礼服”、“黑礼服”和“白礼服”不可混淆,避免在快餐厅和超市、百货公司等场合频繁出现等,喜欢品牌(虽然是“外人”眼中的高档品牌)职业套装的梅杰固然被认为“非我族类”,酷爱皮裤的梅更被认为“惊世骇俗”。当然,时过境迁,如今这些“老礼”也变得越来越不甚讲究,“皮裤女政客”梅当了首相照旧经常穿着皮裤上镜,却也并未被摒弃在“精英圈”外。

说到“精英圈”,那就又要提到第三个英国精英的关键词“圈子”了。

所谓“圈子”,即英国“精英”赖以相互确认、扶持,并和其它精英群体及“非精英”区分的团体。这种团体性质五花八门,有的很正规、很“封闭”,如一些精英社团、俱乐部,也有的很松散,如校友会、联谊会,甚至有些“圈子”并没有正规的组织,却又切实存在。这种“圈子”不论形式如何,都有很鲜明的“抱团”属性,“圈子”内相互扶持,“圈子”外的人则极难在“圈子”中获得认同感。比如在政治圈,“伊顿系”和“牛津系”的能量是有目共睹的。

左:贵族的血液中离不开对于艺术的狂热追求,以此彰显他们对于自身身份象征的高贵印记。

这“精英三要素”是相互关联的,比如“抱团取暖”、参加马术运动,赛艇,打网球、板球或马球,定期出席各种沙龙和座谈会等,就既是传统、又是生活方式,也同时是“圈子活动”。

和许多“外人”的理解和印象不同,“精英三要素”在“外行”看并不一定很“惹眼”,如精心剪裁、从著名裁缝那里定制的休闲服装,并不一定比豪华专卖店里的精品套装看上去更“闪亮”,打马球、养赛马也不似开豪华跑车那样威风,但“精英三要素”的几乎每个细节,无不需要持续的大手笔投入、长期的时间和精力倾注,以及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这实际上也是“圈子”形成的基础。

法兰西:精英在哪里?

在“老欧洲”,法国的“精英”概念是颇另类的。

首先,在当代法国,已经很少有人将“精英”和“贵族”相提并论,这是因为自大革命以来的历次“天翻地覆”,贵族的“金字招牌”早成了明日黄花,曾有熟悉的法国人调侃,“贵族这个头衔在法国只被‘外省人用来兜售年久失修的旧城堡和葡萄园”、“只有在法国置业的外国人才喜欢把‘贵族身份挂在嘴边”,语虽夸张,但在很大程度上是事实。

其次,相对于其他欧洲国家,法国精英的“圈子感”相对较弱,这和法国二战后推行教育体制改革,在大学实行“师资轮换”,导致“精英圈”构成的重要元素——大学名校校友情结被大大削弱。当然,一些“名校中的名校”(如著名的法国高师)依然“含金量十足”,但相对其他欧洲国家,“名校精英圈”在法国的存在感是不太强的。

第三,法国精英并不太讲究“程序”和形式,比如他们中既有穿定制衣服的,也有去专卖店买名牌的,随便去百货店、超市买衣服穿的也不在少数,精英聚会,穿这三种衣服的人会很自然地混杂在一起,而不会像英国精英那样谁瞧谁都别扭。吃饭喝酒也一样,公认“讲究生活”的萨科齐当总统时和标准名媛布吕尼约会,地点是巴黎迪士尼,午饭是麦当劳的巨无霸套餐,换别的欧洲国家精英,多半是“吃不消”的。法国精英聚会并非像许多外人想象那样“言必敬语,饮必名酒、香槟”,事实上在这种聚会上最常见的饮料是被某些旅法华人戏称为“三俗”的啤酒、可乐和冰水。

法国精英们也热衷于搞活动,各种各样的沙龙应接不暇。但和英国式精英聚会不同,法国式沙龙一般都是“主题集合”,只要“对题”就会受到欢迎,反之则可能被冷落,并没有明显的“排异”倾向。

由于频繁的政治变革,加上左翼思想深入人心,法国人的“精英观”更注重现实和务实,祖上是什么人、毕业于什么学校,相对而言远不如令人羡慕的实际工作、渊博的知识面和志同道合的兴趣爱好更重要。

法国富豪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喜欢“炫富”,他们中许多人宁愿选择“不被关注”,他们会去环球旅行,开游艇遨游地中海,享受精致的美食,但巴黎所谓“名媛舞会”,出席的外国人往往比法国人还多,六大酒庄出品的顶级葡萄酒、香槟,外国人买去和消费的同样远多于法国人,有法国人称,传统上在勃艮第各顶级酒庄整窖“买买买”的是英国精英,如今则又多了中国富豪。

一些法国朋友指出,尽管比起北欧国家而言尚有不足,但法国针对富豪阶层的税负是很重的,过于高调奢华的生活对富豪而言,无异于和自己的钱袋过不去。近年来,不少法国富豪移居比利时、摩纳哥甚至东欧等税负低得多的国家,以免被重税压倒。

一位在法国住了多年的华人朋友说得好:“精英生活”和“精英”在法国其实并非重合的概念,前者更多被作为“外销商品”精心包装,目的是像著名的法国奢侈品那样“卖个好价”,而后者则往往体现在那些“软”的方面。

欧洲的精英

接触过一些欧洲精英及其家庭成员,给我的感觉是,他们的“精英质感”更多体现在一些习惯,一些小的细节。

就拿礼仪来说吧,我们家为孩子们购买了一台意大利产限量版“FAZIOLI”三角钢琴,因此有幸出席过这个欧洲品牌在温哥华举办的招待会。当天我先生特意提醒“一定要着正装”,他自己也一反平常“怎么方便怎么穿”的随意习惯,穿上黑色礼服、打上领结,还特意用了袖扣。招待会现场人很多,我发现穿着休闲随便的是大多数,着正装的并不多,就埋怨先生小题大做,他轻声说“所有欧洲客都穿了正装,不信你去问”,一问,果然。

欧洲精英阶层对自己的身份特别在意,但这种“在意”很多时候并不是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臭脸,或把自己包装得仿佛饼干听上的元帅和公主,而是特别注重对自己“精英地位”的保持。我认识的几位欧洲精英都热衷参与各种能体现他们身份的活动和社团,即便再忙或一时不感兴趣,该点的卯绝不会耽误。

“维护精英地位”最突出的体现,在我看来莫过于对教育和学业的专注。我认识的欧洲精英家庭都很重视自己和下一代的学习,英系国家的公校不穿校服,而私校几乎都穿,他们的孩子哪怕身在国外,只是借读几年,也多半会“穿校服”。和不少中國朋友想象得不同,英系国家所谓“快乐教育”、“减负教育”其实基本局限在费用全免的公校和公校学生中,“穿校服的”私校和私校生则完全不讲这一套,而是毫不掩饰其“精英教育”的本质(当然,收费也非常“精英”)。一位谙熟欧洲精英教育门道的同乡曾经概括指出,欧洲教育的实质,就是“用‘快乐教育的名义将投放到普通教育中的资源减到最少,把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到精英身上,以便‘卖个好价钱”。这种说法或许偏激了一点,但我的确注意到,“穿校服的”精英学校学生,毕业后升名校、进入高阶职场的机会较“不穿校服”的高许多倍,而且这些孩子进入社会后,不仅可凭借一路领先的受教育程度在竞争中处处占优,还可凭借从学校就积累起的“圈子人脉”,获得更多“热启动”的机会。有位朋友说得好,“人生选择通常是没有后悔药可吃的,但欧洲精英的孩子经常会有几粒”。

要说欧洲和北美精英表面上最大的区别,恐怕就在于“名牌观”了吧?北美精英许多和中国精英一样,对“名牌”既敏感、又讲究,而许多欧洲精英非但不讲究“名牌”,许多人简直可以用“名牌天敌”来形容。我曾经上班的公司有位丹麦“富二代”股东,她就曾很随意地说“小作坊货有时都比名牌有价值”,理由是“小作坊的一些东西,每一件都不会完全相同,而名牌货你有我有,谁都可以有”,完全体现不出“精英与众不同的价值”来。

猜你喜欢

圈子贵族精英
它们都是“精英”
收藏家是真正的精神贵族
贵族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北宋对党项贵族的赗赙之礼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
传说中的“圈子”
道同为谋,玩转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