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改变更重要的是接受你自己

2017-04-19风为裳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17年1期
关键词:鞋垫个子老同学

风为裳

很多年之后,我和老同学们坐在当年的学校大操場上回忆校园青春的时候,我说:“曾经,我是那么自卑的一个女同学。”老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啊?真的吗?很多人似乎都不相信。

确实,那时,我是很多同学眼里的好学生。不是特别聪明,但勤勤恳恳认认真真,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三名。可是,我的一个老师火眼金睛,在某一年的学生评语簿上写:用极度的自尊来掩饰内心的自卑。我知道她说对了,但我不会承认。

不知道为什么,那时我特别不想让人知道自己前三的成绩是用功的结果,我很想像班上第一名那样,看上去举重若轻,上课睡觉,老在篮球场上玩儿,然后,每次考试成绩都接近完美。但是,我做不到,我只能专注地听讲,一科不落地做作业,默默背书恨不得把书上的每一个字都记到脑子里,然后,每次考试都还考得不那么完美,呃,我是说,我几乎没有超越过第一名。所以,我不会告诉别人,我其实每晚都复习到很晚;不会告诉别人,考试前会焦虑到睡不着觉。我甚至故意在考前参与同学们的游戏,佯装很轻松,虽然我脑子里盘旋的仍然是某道数学题。

如果谁说我是死读书,那会惹起我极大的愤怒。我想要别人说我聪明。我想要别人说我聪明!特别想!为这事,我跟自己死磕,较劲。

直到有一次,数学测验,我考了很低的分数。数学老师说:这张试卷考的不是基础,而是思维方式。我的脸像被扇了个耳光,我好像听到所有人在我耳边说:“原来你那么笨啊!”

那之后的很多天,我都萎靡不振。我不想努力了,努力到底有什么用,老天爷这么不公平!

然后我遇到了另一件事,我的作文获了个很大的奖。那似乎是比数学测验失利更大的事。一时间,我悲喜交加。

那一段,我要很刻意地不厌恶数学也要很刻意地不对语文倾注更大的热隋。

还是那个写我“用极度的自尊来掩饰内心的自卑”的老师看穿了我。她把我叫到办公室,给我看了班里第一名的一篇作文,我看着那篇作文很眼熟,没错,那是一本作文选里的范文,很像。

老师说,别以为那只是天分,老天是公平的,给你一样,剥夺一样。没有人十全十美。与其憋着劲改变自己,不如接受自己。“我从来不觉得努力取得的成绩比聪明取得的成绩低一等。都是一样的。”最后她语重心长地说。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不再觉得努力是件羞耻的事。我接受我数学不好的事实。

听了我的故事,老同学们都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高明慢悠悠地细诉往事:“你们知道我自卑的原因吗?我那时个子矮,就把自己遇到所有不顺利的事都归咎于个子矮。比如我没被选进田径队,那肯定是我个子矮,我跟同学吵架,我会想他是因为我个子矮欺负我。那段日子,我想尽一切方法想长个子。吃钙片,跑步,我还买增高鞋垫,结果体育课鞋垫跑出来,被全班同学笑话……我还毫无道理地恨我父母,为什么我姓高,却那么矮……这种感觉一直延续到我读大学。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看了一篇写马云的文章,关于10个人去肯德基应聘,9个人被录取,只有他一个人没有聘上的事,虽然不知道这事是真是假,但当时真的给我震动很大,如果马云跟我一样,把这一切不成功归咎于身高与相貌,他会有今天的成就吗?”

是啊,回头看看年少的自己,不禁让人感慨。改变固然重要,但改变的前提是接受自己。这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没有两朵相同的花,没有两滴相同的水,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我们存在,自然有我们存在的价值。我们没办法变成马云,但我们可以学会接受自己,然后在此基础上,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那天,我和我的老同学们讲出那些年尘封在心里的事,晚霞悄悄染红了半边天空。曾经少年的愁绪,现在说来,风轻云淡。可那时,我们努力地想改变自己,改变现实,从豪情万丈,到无功而返,我们也像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一样,迷茫困惑,浑身无力。还好,我们找到了出口,跟自己握手言和。

没有那些明星长得漂亮,没有那些学霸聪明,没有那些体育健将灵活,没有那些主持人口才好,这都没什么,我就是我,世界这么大,总有我可以立足的地方,总有我生存的理由。我对我自己很重要,这就足够了。

对了,最后我想告诉你们,我的老同学高明现在仍是个小个子,他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小的体育用品商店,出入他店里的都是大个子。

想象一下那个画面,我觉得很和谐。用时髦的话来说,这,一点儿都不违和。

编辑/姚晟

猜你喜欢

鞋垫个子老同学
老同学妙怼
说说我的脚
老同学
我学会了绣鞋垫
有没有小个子的恐龙?
机智的回答
防走失鞋垫
防不胜防
看了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