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调整课堂教学结构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2017-04-19高玉云

魅力中国 2016年21期
关键词:教学结构教学手段初中物理

高玉云

摘 要:在国家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提下,教师必须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倡导科学探究,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所以教师应更新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调整课堂教学结构,从而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结构 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学生不仅要学习物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而且需要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目标,从改变自身做起,树立教育新理念,正确面对新课改。

一、正确认识新课改下的教育观――更新教育观念

新课标明确指出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积极思考。物理教师只有理解接受了新的观念,并不断实践,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物理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可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和献身科学的教育内容。如牛顿的忘我工作,勤奋和悉心钻研精神;安培的刻苦学习、专心致志;欧姆的坚持不懈精神。法拉第的高尚品质和致力于科学研究精神。从我国古代指南针、地动仪、火箭的发明,到现代的“两弹一星”和“神舟号”成功收回。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将学习目的改为学习目标,把“为什么学”转变为“我学什么”,所以物理教师应以开放的态度面对教育观念的更新,也应正确了解和看待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的现实,从而适应新角色。具体来说,应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充分认识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为了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让学生大胆动脑、动手、动口,尽力提倡按照科学探究的教学模式,得出物理规律或结论,且要在课堂教学时间上给予保证,平均来讲,一堂课中学生独立活动时间不得少于50%,教师主导活动时间不得多于50%,并且在教学中不应以知识为“占有者”高高在上,而是设身处地与学生共同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有效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二、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和“学会”,最终达到学以致用。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首先使学生“爱学”,所以课堂教学应围绕“爱学”、“会学”、“学会”来展开和设计课堂教学程序,要达到学生“爱学”物理,应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动机、情感,在实际教学中教者应把握物理学课能引人入胜和喜闻乐见的特点,创造“爱学”的氛围,如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和分组实验、小实验和小制作、课本的封面、插图和漫画、想想议议、阅读材料、科学家的故事、教学挂图和模型等带趣味性的物理问题去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满乐趣中掌握知识,也可以利用物理学这门自然学科令人心神摇荡、奥秘莫测无穷的自然现象,让学生在探索与解读中找到加倍的乐趣和愉悦,并从身边熟悉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开始,探索和认识物理规律,并尽量把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和研究方法与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联系起来,体会物理科学知识与方法在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只有教着所扮演的角色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积极性,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生便能“爱学”,就能“会学”,从而达到“学会”,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使他们把学习和生活有效的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升华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改变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从生活中获取的经验,学生感受比较深。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把学到的物理规律,力求使之贴近生活,去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把物理规律同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号入座。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规律的理解,又会使学生觉得物理知识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出对物理的浓厚兴趣。例如: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规律之一,但比较抽象,在教学中可多举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进行解释,如冬天用热水泡脚,能的转移;双手相互摩擦做功,双手觉得暖和,能的转化;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煤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长期以来,物理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教师讲解教科书,以使学生掌握教科书的内容,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关系:教学时教科书通过教师咀嚼喂给学生,考试时教科书经过教师的加工变为考题去检查学生。其实,教学应该是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教科书和其他教学资源之间相互交流、启发、和补充的过程,让学生变为学习真正的主人,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物理新课改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努力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与创新精神。教师的主要责任是使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状态和积极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潜能的开发。

四、改革教学手段――电化教学

初中物理教学手段很多,包括:板書、挂图、模型、幻灯投影、录像、电视机、汁算机。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电化教学成为当今物理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这种教学手段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上被许多专家论证过,而无需置疑,它的教学方式绝不是那种以“黑板加粉笔”、“张口就讲”、“抬手就写”为特征的传统教育方式。在各种电教媒体的介入下,在声、像等信息刺激下,学生能够积极地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到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完全可以摒弃“教师中心论”这一错误观点,它的使用给物理教法的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但我们也要注意多媒体的滥用,物理科教学具有个性化、应变化、创新化的特点,所谓教无定法,不可能有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如果千篇一律地应用一种模式,那就会陷入千人一面的尴尬局面。

总之,一个好的教师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更重要的还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这对初中物理这一启蒙学科来说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那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在重视探究的过程中,师生可以更自由、更充分地交流,彼此分享思考成果,沟通相互的感情体验,并最终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师生各自的生命价值。当然教学方法是多样化的,我们应注意不同的教学方式适用与不同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唐伟,丁召民.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初中物理.新华出版社,2005.

[2]廖伯琴,张大昌.物理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周向前.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2.

猜你喜欢

教学结构教学手段初中物理
巧用情感教学,优化高中英语教学结构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当前中职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