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开发的影响与对策探讨

2017-04-19何艳琴

魅力中国 2016年21期
关键词:民俗旅游影响对策

何艳琴

摘 要:旅游业是少数民族地区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民俗旅游资源是少数民族地区最丰富也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俗旅游是大势所趋。本文以家乡即广西靖西市为例,在切身体验及获取第二手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分析法,先对靖西市民俗旅游开发现状进行简要概述,接着探讨民俗旅游开发对靖西市的影响,并针对影响提出相应对策,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俗旅游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广西靖西市 民俗旅游 影响 对策

一、靖西市民俗旅游开发现状

(一)乡村模式:靖西旧州绣球街

舊州绣球街是一处有浓郁乡村氛围和民间工艺民俗特色的旅游村,已成为旅游者观光、休闲与体验壮族民俗风情的好去处。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绣球的手艺,90%以上的村户开店售卖绣球。

(二)主题公园模式:国际绣球旅游城

国际绣球城是基于靖西绣球民俗风情而建的民俗主题公园。目前主办方已多家旅行社签约,将国际绣球城纳入旅行社产品中;并将其打造为婚恋主题微电影拍摄基地、世界旅游小姐大赛广西赛区指定培训、摄影基地。

(三)节庆活动模式:七夕绣球旅游节

七夕绣球旅游节是全国第一个绣球主题的民俗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七夕绣球旅游节以本土传统的绣球文化为基础,将民俗风情融于旅游发展中。节日有龙潭银河夜、七夕爱侣行、旧州民俗风情秀、七夕音乐节四个活动项目。

二、靖西市民俗旅游开发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活条件

民俗旅游开发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旅游开发中兴建的基础设施与旅游接待设施也会给当地居民带来便利,改善生活条件。

2.加强对外交流,促进民俗文化传播和观念的转变

靖西市位于广西西部贫困山区,受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的影响,在地域上表现出内陆性、边缘性、和封闭性特征,造成经济贫困与文化贫困相伴而行。人们从主动抵制到完全认可,甚至去接纳旅游者的文化,这是一个视野逐渐拓宽、观念转变的过程。从而他们心理上对外来文化的容忍和接纳能力也逐步增强。

3.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随着民俗文化风情被开发利用,当地的民俗能引起外来者的游览兴趣,且倍受青睐,唤起了民族地区人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促使他们去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文化。这种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唤起,以及经过重新认识和评价之后对自我文化的重新肯定,激起他们去恢复原有的现已消失或几近消亡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巨大热情。

(二)消极影响

1.开发者为经济利益使开发过度商业化

当传统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时,就走上了商品生产的道路,就必须遵从价值规律。在民族文化的商品生产过程中,政府或者开发者为了经济利益,不考虑原有民俗风情的原真性,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传统民族文化,将其舞台艺术化、程序化,过度商业化,比如新开发建成的国际绣球城,虽然会在一定时期内刺激了旅游消费,但其过度的商业化使其文化底蕴不足,文化再现偏颇,并没有真正的体现出靖西的绣球文化。

2.对当地原有文化与生活造成冲击,原有传统民俗风貌渐失

随着民族地区民俗旅游开发,外地游客大量进入,而当地居民与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游客之间有明显的文化差异。在旅游活动的互动过程中,一方面促使当地居民用自己的文化或风俗去满足和取悦游客;另一方面,旅游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带来可观收入的同时,造成当地物价升高,原有的生活方式和节奏被打乱,原有的生活环境改变了,居民心态失衡,文化价值观改变。对当地的文化与居民生活都造成冲击。此外,在旅游活动的互动过程中,外来文化掺入,逐步渗透,原有的传统民俗遭到冲击,逐渐被同化,个性独特的特质渐失。

随着旅游开发的大规模开展,很多本地传统的民俗活动是为了旅游而展开,因而不再具有时间性和神秘性。这使得景区民俗风情的独特性正在消失,正是这种对民俗文化原生态的破坏,使其对外界的吸引力正在减弱。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看,民俗文化原生态的破坏更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损失[1]。

3.生态受到一定的破坏

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兴建,如交通条件的改善,带来了大量的车辆,排出了废气,对当地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游客大量涌入,而其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不文明行为,这些不文明行为会对当地民俗文化原生态产生破坏,在当地还构成了视觉、听觉、味觉上的污染。

四、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2]

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问题上,要坚持“政府主导、利益带动、市场运作”的经营模式,这样可避免盲目开发、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现象。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打破地区之间的旅游壁垒及部门、行业、所有制相分割的文化资源管理体制,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同时还要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因为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保护、发展民俗文化,就是在保护我民族的根脉。

完善相关的保护性政策、法规体系。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有了法律保障,相关人员在旅游开发中被迫采取科学的、合理的保护措施,减少盲目的、粗暴的开发方式,从而减少民俗传统文化在旅游开发中所受到的损害。慑于法规的威力,旅游经营者也不得不采取科学、合理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旅游魅力无穷,并不说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可信手拈来,相反是需要精心培植和开发的[3]。

(二)加强群众民俗传统文化宣传与教育,增强人民的保护意识

加大民俗文化的宣传力度,增强当地居民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加强民族传统教育,是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的的重要方法。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民在追求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要对自己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加以保护、发扬和传承。

(三)培养专业人才,用科学的知识和手段去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4]

旅游人才的不足已成为制约社区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合理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需要依靠一批民族学家,民俗学家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队伍。与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客观需要相比,理论的研究还比较滞后,还有待于科学化、系统化。这种局面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专家队伍,运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站在时代的高度上,对民族文化进行全面的考察,正确的认识,促进民族文化良性发展[4]。

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为旅游业提供了重要的旅游资源,也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兴旺,而在民俗旅游的发展除了带来积极影响外还带来消极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有极大的旅游发展优势及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在往后的旅游发展中,如何去处理好旅游发展带来的双重影响,如何找出相应的对策,将成为旅游工作者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也是值得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曹红枝.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民俗旅游开发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7,23(169):112-115.

[2]徐敏.河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3):78-79.

[3]韦仁忠.保护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资源之我见[J].中国土族,2005,(3):44-45.

[4]宋云飞.现行民俗旅游开发的弊端及对策研究[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5(1):24-26.

猜你喜欢

民俗旅游影响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西安市智慧民俗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