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研究

2017-04-19汤勇军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文章

汤勇军

初中语文是语文学习的转折阶段,对小学语文和高中语文起到衔接的作用。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朗读教学十分重要。然而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当中,教师们都不能够对朗读教学予以重视,使教师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很难运用朗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

一、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在语文的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是形成语文素养的体现。学生在朗读的过程当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领会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情感。在此过程当中,可以增加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当学生对文章的朗读有一定的积累之后,就会在朗读的过程当总体会文章的情感表达和语言特色。同时对文章的朗读还能够强化学生对文章的记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自身文学素养,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

2.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学生在朗读的过程当中,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不断的练习,发现自己在朗读当中的声音缺陷和声调的缺陷,并及时地予以纠正。同时课堂上学生通过其他人的朗读也能够进行比较,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通过阅读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兴趣。

3.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经历过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学生在语文的阅读上都有一定的提高,对文章的阅读也不存在障碍,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朗读方法和技巧。对学生进行语文朗读朗读教学,能够在阅读的基础上使学生更准确地对文章进行理解,加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当中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并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能够更好地和他人进行沟通,提升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二、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只学到了“读”而不是“朗读”,升入初中后,学生们将“朗读”也定义为“读”,这就使学生在面对朗读教学时不能够有明确的理解。在朗读的过程当中,学生缺乏情感,同时学生没有对朗读的速度进行掌握,使学生的朗读变得毫无意义。

还有的同学将朗读作为一种表演,在朗读的时候不能够把握好分寸,對于节奏的掌握也没有明确的方法,使朗读变得非常夸张,表达的情感不合理。

2.教师在朗读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语文是一门语言,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们应该多读多练,而不仅仅是听。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现在仍然有很多教师在教学当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多数的时间都是老师在讲台上传授知识,学生在下面听。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习来说是效率非常低。

同时初中语文朗读的教学方式也较为单一。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节省时间让学生们整体进朗读,这样的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是不奏效的。学生们不能够在集体的朗读当中发现自己的问题,甚至有的人根本不会参与其中。虽然有的时候教师也会叫学生单独朗读,但是朗读的学生很多时候是起不到模范作用,这就使语文朗读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策略

1.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朗读教学当中。同时对于性格相对腼腆的学生来说教师应当予以鼓励,多给学生朗读的机会,增强学生的信心。在课程的设计当中应当合理的分配时间,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朗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营造教学情境和良好的朗读氛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适当地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教学情境当中,唤醒学生的情感。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自习时间为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举办朗诵比赛等,让学生们能够对语文朗读予以重视,通过专业的方式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教学,使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弥补自身的不足。

3.有目标地组织学生朗读。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教学之前,教师应当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针对教学目标展开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总有目的地进行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们投入到课堂当中,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朗读教学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当中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当重视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有情感地朗读,并且喜欢朗读,将语言的艺术更好的呈现出来,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职工学校)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情感文章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情感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台上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