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

2017-04-19戴斌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黄豆袋子教材

戴斌

小学处于学习数学的启蒙时期,小学生由于受心理和智力发展的限制,学习数学时严重依赖于生活实践。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元素,在课堂教学时引入生活观,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将社会生活融入到数学内容中,从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生活意识。

一、让数学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时如能营造近于真实的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处于近于真实的情境中,能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熟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方法,品享到解决问题时所带来的快乐,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魅力和作用,从而喜欢上数学。如在抽样调查举例教学时,设计过程如下:把一些绿豆混合在一袋黄豆中,然后拎着袋子进入教室,学生们见到手里的袋子,双眼都盯住了,他们急切地想知道:老师上课拎着袋子做什么呢,袋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呢?在大家的关切下,慢慢从袋子里抓起一把豆子:“我不小心将一些绿豆和黄豆混在一起了,大家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黄豆在整个混合物中的比例,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这时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说开了:从混合豆中挑出黄豆,一粒一粒地数,或者用天平称一称……学生们议论纷纷,最后统一意见:从混合物中抽取其中的一部分,算算黄豆在其中所占的比例,从而类推出黄豆在其中的所占的比例。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捧去一把混合豆进行计算。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提取出抽样、总体、样本的概念,从而理解了这些抽象的概念。

二、挖掘生活内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产生于生活,每一道数学题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蓝本,教材取自于生活,但教材不等于生活,我们在教学中要处理好教材和生活的关系,找到教材和现实生活的结合点,将生活和教材有机融合,挖掘生活内涵,激发学习兴趣。

如教学“小鬼当家”时,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的题目是这样的:帮父母购买日常用品!我用投影仪展示了可乐大瓶6元500克,小包装4元250克,蓝月亮深层洁净护理洗衣液1000克17.80元,3000克46元,晒衣架6个装18元,12个装33元等生活用品信息,学生们在与大家的互动交流中发现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商品,通过比较,他们体会到了生活中有各种省钱的好办法。

三、走进生活,认识数学,联系生活,创造数学

1.走进生活,认识数学。数学的源头活水来自现实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走进生活,引入生活元素,使学生所处的生活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数学。如在教学《长方體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设计这样一个情景:假如重新给我们的教室涂漆,如何计算出涂漆部分的面积?这时有一个学生通过具体的观察得出:只要计算出四周及顶部的面积,然后去掉门窗及黑板的面积即可。学生从具体的生活环境中,体验了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计算的道理。

2.实现生活需要,促进主体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应力求创设情境,满足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教师可设计一个商业活动,如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课桌上布置成一个商店,在课桌上贴上一道题目,题目内容为“书包50元/个,文具盒10元6角/只,橡皮擦6角/块,削笔刀3元/个”,学生们轮流扮演店员和顾客角色参加买卖商品活动。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学生对钱数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又充分满足学生需要,让学生想想怎样用相同的钱购买最多的商品等?

四、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

1.想生活经验,让学生有所感悟。生活是数学的源头,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小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积累了一定量的生活经验,利用他们身边的实际事实为背景,创设出一种十分自然的生活情景,让他们联想交流各自的生活经验,兴致勃勃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2.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学以致用”这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地。通过数学生活化的教学,引导学生将通过感知、思维、记忆获得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进一步认识、理解、探索数学知识,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数学产生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两者密不可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作者单位:江西省奉新县上富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黄豆袋子教材
教材精读
数黄豆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取米
取皮球
黄豆枕头
浊流中的一粒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