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

2017-04-19刘向松

魅力中国 2016年21期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治理成因

刘向松

摘 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混凝土裂缝是普遍存在也是容易出现的问题。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房屋结构的适用性和耐久性,同时也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裂缝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设计师和施工人员,文章就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裂缝的不同成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提高建筑工程结构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建筑工程 混凝土裂缝 成因 治理

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

1.1混凝土塑性变形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塑性变形通常是指混凝土凝结硬化前,由于构件表面失去水分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变形,从而导致结构构件产生裂缝。一般塑性变形裂缝形状比较规则,裂缝深度较浅,裂缝长短不一,互不相连。

1.2混凝土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干缩变形是指混凝土在硬化时失水干燥引起混凝土体积减小,当混凝土内部拉应力超过其约束力时,就会产生干缩裂缝。这种裂缝通常出现在混凝土构件表面,裂缝图案纵横交错,没有一定规律。

1.3温度裂缝

当外界环境温差较大时,会造成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差异而开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的水化热而形成混凝土内部温度高,导致其内部温度与构件表面温度相差较大。同时混凝土构件受外力约束,使得构件内部产生压应力,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1.4地基变形影响

房屋是建设在地基基础上的,地基对房屋的安全和稳定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裂缝的出现与地基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地基开挖深度不足,当上部荷载超过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时,下部地基土就会发生下沉,从而导致上部结构发生变形,墙体就会出现裂缝。

1.5其它因素影响

房屋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配比不均衡或者水泥标号不对,常常会导致混凝土发生离析;混凝土震捣不密实,构件在拆模后会出现蜂窝麻面现象;钢筋锈蚀会导致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降低,从而使混凝土开裂。

2、裂缝的处理方法

2.1掩饰裂缝

“掩饰裂缝”适用于对轻微裂缝的处理。轻微裂缝也可以称为无害裂缝,一般宽度较小,深度也有限,通常用肉眼勉强可以辩认。一般施工方法为:先用钢丝刷将混凝土表面打毛,清除表面附着物;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后充分干燥;最后用涂刷材料充填混凝土表面的裂缝。施工的关键在于界面结合的牢固程度。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简便;缺点是修补施工无法深入到裂缝内部,对延伸裂缝难以追踪其变化。

2.2修补裂缝

修补裂缝的处理方法适用不影响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较宽裂缝。处理方法包括凿槽嵌补、扒钉控制裂缝、自行愈合、仿生自愈合法等方法。例如仿生自愈合法它模仿生物组织对受创部位自动分泌某种物质,而使创伤部位得到愈合的机能。在混凝土的传统组分中加入某些特殊组分(如含胶粘剂液芯纤维的胶囊),在混凝土分泌出的部分液芯纤维,就可使裂缝重新愈合。

2.3封闭裂缝

对于已构成严重缺陷的裂缝,例如,渗水、漏雨而影响使用功能的裂缝。处理方法有压力灌浆、抽吸灌浆、浸渍混凝土、钻孔灌浆等。例如抽吸灌浆,其利用抽吸真空造成的负压,将修补材料的浆液吸入裂缝内部,从而消除裂缝。工艺原理为封闭裂缝后,利用扣吸管的吸盘对裂缝内抽气造成负压,将涂布在裂缝表面的浆液吸入裂缝内,从而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当然,浆液的配制、吸管的规格、布置的间距等工艺参数,也应由裂缝检测的结果经估算确定。

3、混凝土裂缝相应的治理措施

3.1结构设计质量的控制

如果想进行准确的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就应该先对施工现场的基本环境进行详细的勘察。在结构设计中由于主要针对的是伸缩缝建构,因此对混凝土的选择应该尽量选用低中强度的混凝土,运用这种材料也可以避免裂缝受到温度的不良影响。并且在建筑面不规则的情况下,对凹角还可以采用布设暗梁或者双向双层配筋设计的方法来弥补这一缺陷,提高建筑面的规则性,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合理性进而提高结构设计的质量。

3.2减少荷载

在工程的施工中,荷载问题引起次应力裂缝,伴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应该在设计时注意避免次应力裂缝结构的变化。为了减少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就要首先明确裂缝产生的部位和裂缝的基本构造,以及有没有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且在混凝土的施工中,由于骨料容易下沉也会产生塑性收缩裂缝,为了避免其他施工对还没有完成的终凝的混凝土带来冲击振动,要在混凝土初凝至终凝前这段时间内进行二次压抹处理。通常,在混凝土施工完成一天以后可以分批次的轻卸、轻放以及分散放置,第三天后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刚度,在新浇筑的表面铺设旧木模板,减少对混凝土自身的荷载,最终减少楼板裂缝的出现。

3.3加强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原材料是整个建筑工程的生命线,其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为了能够减少混凝土裂缝出现的概率就要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相关单位人员要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原材料的选购和采买,并且在施工中对原材料进行科学的配比,合理控制水泥的质量和用料,最终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建筑工程的各项要求。

3.4注重温度控制

夏季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的时候,更要注意温度的控制,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本身的环境温度相差过大会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硬化问题,因此混凝土浇筑的温度就要低于当天最高气温12℃。在夏季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的时候应该冷却模板,防止表面硬化的情况出现。

3.5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在材料的配比过程中应该注重外加剂的掺加,根据混凝土自身的特性加长养护时间,规定拆模时间。为了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水热化引起的内部升温可以利用粉煤灰,进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3.6重視对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至关重要。内外温差大、混凝土表面干燥是其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在进行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的对混凝土进行降温和保湿。在具体的过程中洒水养护是应用最多的一种形式,不仅能够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性,也可以降低其表面温度。在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还可以在拆模之后及时覆盖湿麻袋和薄膜,有效的隔绝混凝土和外部环境的接触,避免水热化的情况出现,防治裂缝的产生。

4、结语

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逐渐增多。而作为建筑工程中最为主要的结构之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更是随经济的逐步发展而逐年递增。而由于设计、施工工艺及技术的问题以及建筑材料问题等,极易使此类结构的建筑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对此,应对施工工序及技术等进行逐一的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唯有如此,才能使此类结构的建筑质量得以确保,也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促进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宁.对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的探讨[J].门窗,2013,05:73+75.

[2]周宗义.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3,07: 96-97.

[3]廖正欢,陈健伟.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探析[J].科技资讯,2011,29:80.

猜你喜欢

混凝土裂缝治理成因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桥梁高性能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控制
探析港口施工中水泥混凝土裂缝成因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探讨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