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会和中国打货币贸易战吗?
2017-04-19杨军
杨军
最近,美国金融领域的新闻层出不穷,中国、日本、德国轮番地被特朗普指责操纵汇率,美联储是否加息和何时加息的消息不断被讨论,特朗普居然签署了行政令,要修改“多德-弗兰克法案”,当然,还有最轰动的,特朗普声称强势美元“正在要我们的命”……
為什么特朗普会对美国最主要的三大贸易伙伴同时开炮?加息指标明显的美联储的利率问题为什么变得如此敏感?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出台的加强金融监管的“多德-弗兰克法案”被认为是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全面、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是可与著名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比肩的金融监管的重大法案,为什么短短六七年就要修改?应该由市场决定货币的价值是G7的共识,而G20更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达成协议,要求各国不得以汇率为手段增强竞争力,特朗普为什么公开触动这些底线,攻击美国自克林顿政府以来一直实行的强势美元政策?
这一切都指向了特朗普的政治经济学,上任不到一个月,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开始显露真容。
美元贬值的难题
以上的所有新闻背后,其实都有同一个指向,那就是美元贬值,特朗普不喜欢强势美元。他指责中国、日本、德国操纵汇率,不过是表达别的国家是在刻意贬值,以至造成美元强势。他要修改“多德-弗兰克法案”,就是为了终止美联储的加息进程,因为加息会使美元更加强势,也正因为他的态度,美联储的加息进程变得格外敏感。
为什么特朗普一定要美元贬值?因为他要重振实体经济,解决就业问题,他希望制造业企业回流,希望增加制造业产品出口,而美元贬值才有利于他达到目的。可以看出,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完全以实体经济为中心,他重振实体经济的决心,比奥巴马强烈得多。
但显然,特朗普想让美元贬值,并没有那么容易。中国、日本和德国全都能轻而易举地推翻他关于汇率操纵的指责,这也许是特朗普提名的内阁经济团队中国家贸易委员会成员以鹰派为主的原因,即想通过贸易战控制对手,强逼对手本币升值。也有人认为,考虑到上世纪80年代类似的情况,那时也是美元过于强势,美国和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强迫日元升值,也许美国这次也会和中国、日本、德国签订类似协议。但这个历史恐怕不会重演,这次美国手中没有足够的筹码。
美联储也并不受特朗普控制,美联储一直是独立的机构,并不听命于美国总统,现任美联储主席耶伦对特朗普还颇有微词。在竞选的时候,特朗普曾表示他一上任就会换掉耶伦,虽然其实他并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实现这一目标,除非耶伦主动辞职,而耶伦在特朗普威胁要换掉她之后,就表示不会主动辞职,一定会做完自己的任期。耶伦的主席任期到2018年2月才期满。当特朗普就任后,一改竞选时对耶伦的强硬态度,只表示等她任期期满后,不会提名她继任。也就是说,特朗普要想通过美联储实现自己的目的,起码要一年之后。
在成为美联储主席之前,耶伦被认为是鸽派,而就任主席后,她忠诚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变得更为中立。从专业角度来说,她肯定希望利用美国经济向好的时机加息,以便为以后需要降息的时候留出足够的调息空间。金融危机以来,为维护金融体系,美联储以扩表的方式向市场注入的资金超过3万亿美元,当美国经济向好后,美联储希望通过缩表的方式回收资金。这有利于世界经济良性发展,但这同时也加重了美元升值的压力。
几乎就在特朗普大肆攻击强势美元的同时,耶伦在一场演说中明确表示:在2019年底之前,联邦基金利率每年都会调升数次,直到接近长期中性利率的目标— 3%—为止。特朗普提名的财政部长努钦也正在努力让特朗普有更多的余地,他在回答参议院质询时明确表示:“强势美元政策可能不总是本届政府的优先选项。”
美元为什么走强?因为美国经济回暖已成共识,这是经济的基本面决定的。虽然特朗普不支持强势美元的言论使得1月份美元汇率下降,但这只是暂时的波动,如果特朗普没有后继的实质动作,美元汇率恐怕会很快反弹。其实特朗普的减税政策和大规模基建,也会促使美元走强。
重振实体经济之后
从特朗普的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他目前会全力以赴重振实体经济。其实从去年美国制造业的数字看,尽管利润受美元升值影响,但依然不错,特朗普重振实体经济的压力没有那么大,不支持强势美元恐怕只是特朗普暂时性的言论。
就目前来说,在对待美元的态度上,中国和特朗普是一致的,去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较大,有很大的资金外流压力,认为中国政府刻意压低汇率以提高产品竞争力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从现实层面分析,在特朗普重振制造业的工作重心中,中国并不是他的主要对手。中国制造业升级还没有完成,在产品产业链上位于中低端位置,美国制造业则位于产业链的中高端位置,从产品竞争来说,美国制造业最大的对手主要是德国和日本,产品有很大的重合度。中美则存在更多的互补性,具备合作的基础。这可能也是特朗普就任后对中国态度缓和的原因之一。不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特朗普退出TPP和想要弱化美元对中国都是利好。目前是中国制造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时间窗口。
从特朗普逐渐展现出来的施政行为来看,他的大嘴巴和情绪化只是表象,他的头脑其实很冷静和理性,不遵守政治家的行为准则,但是非常具备成功商人的务实和精明。他很精准地抓住主要矛盾,先解决就业问题,会得到中下层的拥护,但并不会像竞选时声称的那样与华尔街为敌。奥巴马政府8年中基本没有任用过高盛出身的人士,而在竞选时强烈抨击以高盛集团为首的华尔街的特朗普,提名的内阁成员和白宫幕僚中,现任和前任的高盛高管多达4人。很明显,特朗普不只是要讨好中下层国民,更会牢牢抓住华尔街。他上任伊始就签署行政令要修改“多德-弗兰克法案”,除了想阻止美联储加息,更是讨好了华尔街。
众所周知,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正是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而次贷危机之所以爆发,就是因为美国的金融监管太松,所以才会在危机后出台“多德-弗兰克法案”,加强对金融的监管。自由惯了的美国金融资本集团,大都深受强化监管之苦。特朗普不敢直接废除法案,所以要求修改,修改的结果肯定会给华尔街松绑。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靠一轮轮的量化宽松消化了危机,这次放松监管引发的可能的金融问题,最大的可能是美国通过再次进行量化宽松消化。
量化宽松是以邻为壑的办法,金融危机时是无奈之举,但经济向好之后如果依然想如此操作,显然,这就不只是“美国优先”了,而是损人利己。量化宽松之后,美元贬值,已经重振的制造业大量出口,这大概是特朗普的如意算盘,所以早早放出口风不坚持强势美元。只是损全世界之利以肥美国之私,这样的算盘真的能打下去吗?且不说其他国家的反应,只是美国的有识之士和专业人士的反对,恐怕也很头疼了。
至于有些人担心的货币战争和贸易战,以特朗普的精明和务实,不会轻易发动货币战争,伤人伤己,也不会发动伤筋动骨的贸易战,只会有些小的贸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