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需两翼齐飞发展现代服务业

2017-04-19常修泽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齐飞消费率服务业

□常修泽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北京 100038)

供需两翼齐飞发展现代服务业

□常修泽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北京 100038)

中国的产业结构正处在历史性的转型过程中。以2015年为标志,中国服务业的增加值第一次超过GDP50%的临界点。到2020年,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可能为58%-59%,总规模将由2015的30多万亿元增加到50多万亿元,大体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模式。基于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本文提出“供需两翼齐飞 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新思路,同时强调,供需两翼齐飞应把握 “三个为主、三个结合”;而在具体操作上,则提出释放新需求与创造新服务“两线作战”的具体方略。

供给结构;需求结构;改革;两翼齐飞;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为什么提出“供需两翼齐飞:发展现代服务业”

新阶段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两大难题”,既有需求问题:消费需求不足,特别是居民消费率过低;又有供给问题,服务业供给不足,两者并存。

(一) 需求问题:消费需求不足,特别是居民消费率过低

需求结构一般讲“三驾马车”。一国的GDP构成按照“三驾马车”分成三个部分: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加起来叫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就是投资,货物与服务净流出就是出口。研究需求就是研究这“三驾马车”。传统的需求管理理论特别看重“三驾马车”中的投资,一直实行“投资驱动型”的路线,导致投资率居高不下,严重挤压消费。

由于投资率挤压消费率(净出口率也一定程度挤压消费率,特别是“入世”后到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前的这段时间里),导致消费这驾“马车”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呈下滑趋势。从纵向看,改革开放以来最终消费率(政府消费+居民消费) 曾长期在60%~70%的区间内波动,但进入21世纪后逐年下降,从2000 年的62.3%持续下降到2010 年的48.2%,降低了14.1个百分点,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2011年虽然上升至49.1%,之后又继续回升,2014年上升到51.4%,但与国际比较,中国的最终消费率比世界平均水平要低30个百分点。在最终消费率(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中,最突出的是居民消费率低下。根据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与其他国家相比相当低,世界平均水平是60.4%,中国只有34.6%。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居民消费率是37.9%,比2012年有所提高。即使是用37.9%与60.4%相比,中国居民消费率还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中国居民消费率过低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中国投资率过高,压制了消费率;另一个是消费本身的问题,包括消费能力、社会保障、消费安全、消费质量等。这是需求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

(二)供给问题:服务业供给不足

现阶段中国供给结构的问题呈现颇为复杂的局面——既有产能过剩、房产积压等供给过剩问题,又有供给不足,特别是服务性供给不足问题。

必须先确定一个方位——现在我国经济发展方位在哪里?我们现在发展到了哪一步?

整体来看,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无非经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是前工业化社会,或者叫做农业社会;第二是工业社会,而工业化社会很长,可以把它细分成3段(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工业化完成后人类将进入另外一个社会,有的称后工业化社会,或者叫做信息社会、生态社会。

那么,中国现在在哪个阶段呢?综合起来看,中国正处在由“工业化中后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历史阶段。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中高速“换档”阶段,被高速增长所掩盖的经济矛盾逐步暴露出来,最突出的是工业比重偏高,而与人的发展直接相关的服务业发展不够,成为整个产业结构中的一条“短腿”,见图1。

图1 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2015年占GDP比重为50.5%

从图1可以看出,纵向比我国第三产业有很大进步,但横向国际比较发展仍十分滞后。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美国服务业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78.6%,德国和日本在70%左右。2012年世界服务业平均水平为70.2%。目前,中国服务业的比重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20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2012年世界主要经济体服务增加值占比(%)

特别是服务业就业指标,2013年中国的第三产业就业占比仅为38.5%,而美国2010年是81.2%,虽有阶段不同的客观因素,但也不至于少于美国的一半吧?

另外,从2002年到2013年,中国“货物出口”从3256亿美元升到22100亿美元,全球名列第一;而服务贸易出口仅从394亿美元升到2106亿美元,连续12年逆差并且逆差总额仍在攀升。由此可见中国服务业落后之一斑。

一个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一个13亿多人口、具有世界特大型市场空间的国家,同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产能相对过剩、服务供给又严重不足的问题,这是很罕见的。这就表明,中国经济出现了供求新问题,解决这些新问题需要新药方。“供需两翼齐飞 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是针对此提出的。

二、供需两翼齐飞应把握“三个为主、三个结合”

(一)以供给管理为主,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

自2015年11月10日中央决策层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供给侧改革”“供给侧管理”一时成为一个热词。对此,有学者说过去中国只讲需求管理,没有供给管理。然而,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诚然,中国过去确实有需求管理(如讲“三驾马车”特别强调投资,也在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这都是需求的结构或需求的改革),但同样过去也有供给管理,如我们多年来一直讲“发展服务业”就是试图解决“供给侧结构性问题”。

在发展服务业过程中,虽然要讲“需求结构转型”这个重要的问题,但供给(产业)结构转型是更突出的问题,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应该以供给管理为主,实行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

(二)以结构改革为主,改革与调整相结合

现在社会各界对供给结构性改革存在多种解读,应以包容的态度看待。实际上,无论是“点”状使用,还是“线”状使用,还是“面”状使用,只要论者自己有特定的内涵界定,有自己清晰的思路都是可以的,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本文倾向于从比较宽泛的角度来把握结构性改革。

在这个宽义的“结构性改革”中,既有结构方面体制改革的内容,也有结构调整的内容,本文比较倾向于改革这个方面。中国经济结构长期失衡且难以得到有效调整的深刻根源,在于现行体制的掣肘和制约。如果没有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经济结构的改造、升级、转型,都是不可能的。根本问题要依靠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以结构性改革为主,改革与调整相结合。

(三)以市场配置为主,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相结合

就一般理论分析,客观上就有两种不同的供给管理:一种是偏于市场决定的供给管理,一种是偏于政府主导的供给管理。

那么,应该从哪个角度、参照什么指标来鉴定这两个不同的供给管理?有三个层面:最高层面是政府,中间层面是市场,底下层面是企业。先从企业分析,微观基础是什么,再分析市场体系是什么和政府体制是什么,从这三个观察点来分析、鉴别(见表2)。

表2 两种不同的“供给管理”思路

第一个观察点,看微观经济基础。微观经济基础是什么?是继续坚持国有经济“一股独大”,还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当前,焦点集中在如何对待国有经济中的某些“僵尸企业”上(当然民营中也有“僵尸企业”,但是极少。因为它有自动淘汰机制)。这些“僵尸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毒瘤”,已经吞噬并且将继续吞噬着大量的宝贵资源。对这些“僵尸企业”,到底是以壮士断腕的魄力予以切除,还是基于“台柱子”理念不加分析地讲“做大”?这是一个检验。[1]

第二个观察点,看市场体系,主要看是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否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能放开的尽量放开,以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第三个观察点,看政府体制,是减少政府管制,还是政府主导。三张清单即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是否落实,权力是否依然任性。目前在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中,仍受到政府的过多限制和干预。

三、释放新需求与创造新服务“两线作战”

(一)第一条线——释放新需求:重在扩大居民消费

中国经济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居民消费率比较低,与中国的广阔市场相比,特别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数量及公平性需求的不断增长相比,有一个巨大的落差。

现在,中国已经具备了创造消费大国的人本基础。在“十三五”期间乃至更长的时期内,需求管理方面的重要任务和基本举措就是要“释放新需求”,着力扩大居民消费。

那么,居民消费率提高到多少才合适?基于对“十三五”规划时期投资、出口以及居民收入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可初步推测到2020年总消费率预计为56%左右,其中,居民消费率至少应在43%以上。从2014年的37.9%提高到43%,每年约提高1个百分点。2015年经济增长6.9%,全年国民生产总值完成为67.67万亿元。如果居民消费率按提高到43%计算,2020年中国居民消费总量将达到40万亿元左右(39—41万亿),折合6万多亿多美元。这个市场空间在全世界是举世无双的。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亿万人民的消费潜力变成促进人的发展的强大动力,这就要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建议重点关注如下领域:医疗养老、休闲旅游、教育文体消费、互联网物联网和信息消费、节能产品、住房消费,尤其应引导消费朝着健康、智能、绿色、安全方向发展。

——以健康消费为例。现在中国有2.1亿的60岁以上老年人口,如何促进养老家政健康消费?目前,中国耐用消费品之类的消费增长缓慢,消费结构开始向中老年主导的服务型消费转移,对此,我提出了一个“打造‘人本社会’多维度发展的民生健康服务”的概念,这不仅是个新理念,而且开始在江苏试验。我之所以提出“打造‘人本社会’多维度发展的民生健康服务”,旨在朝着健康方向去“释放新需求”。[2]P60

——以智能消费为例。截至2015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2.9亿户(且更换周期平均为15个月),移动宽带(3G/4G) 用户总数达6.24亿户,估计几年后会达到10亿户。如何继续壮大智能消费,大有文章可做。

——以旅游消费为例。2014年全年国内游客达36.1亿人次,如何提升旅游休闲消费的档次,在“十三五”末期把中国打造成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

——此外,如何推动绿色消费、稳定住房消费、扩大教育文化消费等都值得探索。

这其中根本问题是要建立促进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做到让人民“能消费、敢消费、放心消费”。

(二)第二条线——创造新服务:重在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

当前,一方面,一些“僵尸企业”“无可奈何花落去”;另一方面,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柳暗花明又一村”。截至2015 年12月,中国网上零售额增长31.6%。这种态势表明,供给侧结构改革既要“消解旧供给”,更要“创造新供给”。

1.以服务经济为主导。“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期,将是由“工业化中后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时期。与此相适应,建议国家明确提出“逐步从以工业为主导转向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经济战略和行动方案。鉴于中国服务业占GDP 比重仅为50.5% (2015 年),比世界服务业平均水平70.2% 差20 个百分点的事实,应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优化结构的战略重点。到2020年,初步预测,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 可能在58%-59%,总规模由2015的30多万亿元增加到50万多亿元,大体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模式。

2.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双线推进。如何发展服务业?建议采取“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双线推进”的方略。今天,按照十三五“补短板”的精神,更要注意补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短板”。

从经济角度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具有技术附加值高、技术高度密集、耗能低、经济产值高等特征;而从人本角度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需求弹性大、有助于提升就业率的特征。

目前,生产性服务业是中国整个服务业的重点和短板,应侧重发展以下八个产业:

——金融服务业;

——现代物流业;

——交通运输业;

——技术服务业;

——商务服务业;

——设计咨询服务业;

——人力资源服务业;

——节能环保服务业。

与此同时,要开拓生活性服务业新领域:

——“大健康产业”。2020年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后,人民群众对现代服务业提出新需求。“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健康产业”[2]P110“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因此,应该把医疗健康服务业作为中国生活性服务业之首。美国的健康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17%~18%,但中国只有5%左右,应把民生健康或“健康中国”作为未来服务业发展的旗舰。

——除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外,还要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特别是电子商务)、旅游业、居民服务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和市场化培训教育服务业等。

从现在起,就应瞄准上述产业,开拓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同时,针对服务业发展中的体制障碍,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克服该领域开放度低、限制多、国际竞争力弱等问题。

3.特别要有“烙新饼”的理念和“烙新饼”的人才。一是理念。怎样开拓服务业新领域?应该有“烙新饼”的思想。托马斯在《乱中取胜——美国管理革命通鉴》中说:“不要老想分享市场,而要考虑创造市场。不是取得一块较大的馅饼,而是要设法烙出一块较大的馅饼,最好是烘烤出一块新的馅饼。”只有具备“烙新饼”的理念,才有可能创造新供给。二是人才。“供需两翼齐飞: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一代“无限制的新人”,特别象马云这一类服务业新人,寄希望于民营企业和新国企。

所谓“无限制”就是不受各种旧的条条框框和旧的模式的限制。这批新人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心灵放飞”。只有这样一批新人组成创新队伍,创造新供给才有支撑,“供需两翼齐飞:发展现代服务业”才会得到实施。

[1]常修泽.论新阶段垄断领域改革与民营经济发展[J].改革与战略,2016(6).

[2]常修泽.人本型结构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新思维[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胡硕兵)

Fly with Two Wings:To Develop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by Making Efforts in Both the Supply and the Demand Sides

CHANG Xiu-ze

(AcademyofMacroeconomicResearch,NationalDevelopmentandReformCommission,Beijing100038,China)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China is being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transition.In 2015,the added value of service industry exceed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ritical point,i.e.,50% of the GDP.By 2020,the added value of service industry will account for 58%-59% of GDP,and its total scale will grow from over 30 trillion in 2015 to over 50 trillion,basically forming an industrial structure dominated by service economy.To further develop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under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this paper brings forward a new idea “to fly with two wings:develop modern service industry”.Meanwhile,it is stressed that the principle of “three key points and three combinations” should be persisted;in respect of specific operation,the paper sets forth a concrete tactics of “double line operation”,i.e.,releasing new demand and creating new service.

supply structure;demand structure;reform;fly with two wings;develop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2016-09-10

常修泽(1945—),男,山东惠民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为改革与发展理论。

F719

A

1674-0599(2017)02-0115-05

猜你喜欢

齐飞消费率服务业
证明与求解并重推理与运算齐飞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与鸥鹭齐飞
Non-peripherally octaalkyl-substituted nickel phthalocyanines used as non-dopant hole transport materials 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我国经济消费率问题探析
经济动态效率视角下的省际最优消费率研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院长论道:让改革与管理齐飞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