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iPhone是为什么?
2017-04-19
苹果最近推出了红色版iPhone 7和iPhone 7 Plus。不过在iPhone的正常销售周期中增加新配色,这次是头一回。这是为了迎合中国市场特意定制的颜色么?
—grimalkin
这是个误会,红色“迎合”的可能只是Product(RED)这个品牌。
红色版i P h o n e 7是苹果和Product(RED)的又一次合作。它是U2乐队的主唱波诺与公益组织DATA(Debt AIDS Trade in Africa)的创始人鲍比·施瑞弗尔联手创立的品牌,成立于2006年。合作公司会制作包含Product(RED)商标的产品,销售利润部分会捐赠给全球基金(Global Fund),用以应对全球防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该品牌的合作公司除了苹果,还包括美国运通、匡威、摩托罗拉、Gap、乔治·阿玛尼等。
苹果早在Product(RED)成立之初就加入其中,至今已募集超过1.3亿美元,是Product(RED)最大的捐助 者。
其实苹果在这10年中先后推出过红色版的iPod shuffle、iPod nano、iPod touch、iPad Smart Cover、iPhone保护套、Apple Watch的运动表带、iPad保护套。去年的国际艾滋病日,苹果还把Product(RED)的产品线延伸至iPhone 7的电池保护套、iPhone SE的保护套、Beats Solo3 Wireless耳机和Beats Pill+扬声器。
除了产品设计,每年12月初,苹果都会在App Store為Product(RED)举办活动。游戏的应用内消费创造的收入也都捐献给了全球基金。
除了销售慈善产品和应用付费,去年12月7日,Apple Pay每产生一笔交易,美国银行相应给Product(RED)捐款1美元,最高可达100万美元。
苹果这次的颜色更新是全球范围的,其他国家该产品的官方页面介绍上都会写明推出这款红色特别版的原因:“每一个购买它的人,都能为全球基金组织助力,支持艾滋病防护项目,帮助推动进入一个没有艾滋病的新时代。”而中国的苹果官网上却没有该介绍。
这可能是因为中国相关法规规定,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不得从事或者资助营利性活动、政治活动,而Product(RED)就是营利性质的,所以中国官网上没有标明红色版产品的由来。
其实相比这次的红色版iPhone 7,之前推出的金色、玫瑰金色iPhone更可能是受到中国的影响。
在iPhone 5s之前,苹果的产品要么黑,要么白,要么像iPod一样五颜六色,很少出现金、银这样的颜色,因为美国人最喜欢的还是黑色和白色,金色会让他们觉得“太闪了”。2013年,库克想要更多地扩展亚洲市场。他认为白色会让人联想到葬礼,在亚洲不会受欢迎。根据日本色彩研究设计所的调查,同时受中国、日本、泰国、越南用户青睐的是黑色、金色和银色,尤其是金色,能让人联想到奢侈。所以,苹果开始推出金色、银色这样符合东方人口味的产品也不奇怪了。
《第一财经周刊》实习记者 袁斯来
微博互动专区
小田切切菜:一年多以来关注了那么多公众号,真正讲人话不扯淡的就俩:Know Yourself和第一财经周刊。新世相虽然也扯淡但是至少干实事。剩下的都可以取关了。
RE:谢谢如此器重。
立一立-:@第一财经周刊 感谢,作为外地留沪青年,能获得一种正向的鼓励和陪伴。
RE:不客气,你值得拥有。
ECHO的橡树空间:周末就干了两件事:把东华和凤九的剪接版看完了,满意!把攒了几个月的《第一财经周刊》看完了,满意!下个周末去杭州看看父母吧。
RE:一股舒适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与火共舞_:《第一财经周刊》揭示出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汽车、房产、金融以及高价化妆品行业对腾讯的商业价值持怀疑的态度。腾讯必须要找到更好的、能够证明自己价值的方 法。
RE:呃,没毛病。
读者来信
我的想法
周刊《为什么他们要做利己主义者》一文读完,感想如下:社会有自己的正反馈机制,不罚恶就是对恶的鼓励,而恶的出现会驱动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善的对立面,社会进入恶的循环,墒越来越大,最后的最后就是社会洗牌。只不过在如今的技术条件下洗牌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当今对恶的制止并没有什么力度,所以基于此,大家都来作恶吧。
—社会主义资本家
RE:对恶的制止并没有什么力度,这或许是真的,不过依然不能得出“那就作恶吧”的结论。
一些读后感
一财好!看了最近的杂志报道,有些感想。关于“迷你宜家”在北京五棵松的PUP开业,这种订货中心模式,宜家目前只在温州和北京做了试点。选址五棵松可能是照顾西边的消费者,反正对这个城市任何一个地方的人来说,去一趟宜家都有点远,要做一定的心理建设才能成行。五棵松对我来说,仍然很遥远。看完了周刊的报道,知道这是它为自己做电商做的试水,但看起来还得试很久。这一轮电商竞争力,宜家自然是落后了一圈的。
—小芬
RE:宜家在电商方面的启动的确有点滞后,不过还是静观其变吧。
给一财君的建议
一财君你好,订阅纸质一财两年了,作为一名上班族,经济学学士,对财经类的新闻和消息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而且一财涉及的领域也较为广阔,最重要还是为了强迫工作后的自己要多读书,读好书。今天想着给一财君发邮件主要是想给贵刊提点建议。
建议:希望贵刊增加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介绍。我指的是简单的经济学知识,例如一些经济类的专有名词解释。这一块小知识讲解不需要很长的篇幅,只需要像微博互动那样的占比。
理由:1一财的大部分内容还是浅显易懂的,但由于是财经类杂志,多少还是会出现一些专有名词或经济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崔鹏老师的专栏!需要仔细琢磨!
2一财的读者有许多都是学生党,适当补充这方面的小知识对读者来说是大福利!
3增加这一块小知识讲解也能丰富贵刊的内容。
—周龙斌
RE:这类专有名词,你抬下手,复制到搜索框,立等可取。对学生党来说,自行学习的能力还是很要紧的。这么答,显得有点没有服务意识,不过一财君一直是这样的耿直boy/girl哈。
关于电视的封面文章读后感
一财周刊的封面故事,说当电视成为“一台屏幕变大的智能手机”,客厅又成为争夺目标,我理解的周刊说“不补贴”的意思是,BAT都没兴趣在电视上做CPA,因为完全入不敷出。联想到去年电视价格集体涨价,以及视频聚合App“全军覆灭”(电视猫有粗腿除外),已说明这个行业的状态。尽管智能电视游戏还有“几倍”的流水增长,无奈基数太低太低,比手游“低”两三个数量级以上。所以复苏?我不是电视人,我肯定没情怀,干等就是干耗青春。要说崛起和复苏,看看美国OTT的崛起速度就知道,即便是在没有政府干预开倒车的市场化情况下,两年以后再说吧。
—许磊
RE:在中国,电视行业的主要传输路径包括有线数字电视、IPTV,以及互联网电视。截至目前,有线数字电视有1.2亿用户,IPTV在运营商宽带的支持下也有超过3000万用户,互联网电视的用户规模是最小的,但这并不代表其没有成长性。BAT所谓的“不补贴”更多是一种态度,它们现在所追求的已经不是用补贴换一台电视的装机量,而是用投资的方式与电视机生产厂商深度绑定。今年将会出现更多类似的投资。BAT对于电视端的重视度也许不如移动端,但确实已经把它当一回事儿了。至于广告收入,现在的数字还很小,这主要取决于用户规模以及用户使用智能电视的习惯。大公司的确要想好如何教育用户把电视用起来,这是这个行业的关键所在。(CBN 高海博)
关于国内房产公司进军海外
看到2017年第11期中在《伦敦盖摩天楼》一文,提到绿地在伦敦开发的伦敦之巅高端住宅项目。令我惊讶的是,上海市中心内环内的房价已经高于伦敦了。就该项目而言,大约8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公寓售价折合人民币约为509万元,这样的高端一手新房在上海内环内的单价已经在10万元以上了。那绿地到伦敦开发住宅的动机是什么?那边的土地比上海便宜,利润更好?可惜的是文中没有进一步分析。
绿地该地产项目只留3年的开发期是很冒险的方法。以前本人常去伦敦出差,一段几百米长的马路路面翻修都能花一两年,当地人对这种效率也习以为常了。英国非常保护他们的劳工,国外公司想通过从国外引进劳工来完成工程是不可能的,能看到的一些外来工基本上是以东欧地区为主,因为欧盟体系内允许一定比例的劳工签证。
—读者 周先生
RE:绿地这么做,也许有分散投资的考虑,不是所有资金all in到一处,又或者有其他海外扩张考虑。而且国内一线城市拿地现在也非易事。
本周我推荐
奇幻世界
藝术家Hüseyin ahin,将平淡的现实和壮丽的想象结合起来,完成了这些画风酷炫的作品。
上榜理由:壁纸级别
推荐人:奥利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