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育中如何加强地方性知识的传授

2017-04-18安梅琴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8期
关键词:传授科学知识学校德育

【摘要】为了能够对于高校教育之中有很好的教育效果,作者潜心研究将地方性知识贯穿其中,在本文之中从地方性知识的应用及其特征、高校教育在地方性知识的传授进行了简要剖析,希望能够有助于以后的教学活动开展。

【关键词】高校教育 地方性知识传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29-01

1.地方性知识的应用及特征

在当代的高校教育之中加强地方性知识的传授就要了解其发展的背景和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够更有效的加强这种知识的传授。

1.1学校德育教育之中的应用

学校德育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实际,就必须将主旋律的政治文化、青少年群体亚文化、地方特色等诸方面结合起来,以文化人,化民成俗。德育课程是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德育课程建设深刻地反映着国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而教科书则是课程的核心。家庭和社区生活是学生完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该把学校德育纳入整个社会大系统之中,空间向社会扩展,时间向课外推移,融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德育为一体,形成教育合力。社区和家庭德育的实际状况和水平,既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又是学校德育的有力支持,追求三者教育方向上的一致则可以达到德育效果的统一。

1.2地方性知识的特征

根据上面的描述地方性知识是在特定的区域或者行业的内部日常的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生活的经验知识,其无法与其普通科学知识一样,通过一定的编码而后通过人们熟悉的符号表达出来供人们理解和记忆,只能够通过在日常的行为实践过程中进行传递,因为这种知识不能够被书面化和编码化,所以不能够被人们理解和广泛的传播。另外,地方性知识只在特定的区域内传播而在不同的区域内的地方性知识也是不同的,所以地方性知识具有多元性和多样性而这些地方性的知识,对这个区域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而现代科学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相反两者之间的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因为地方性知识是日常生活中总结的经验,而科学知识的来源就是地方性知识,这也就是说明地方性知识在未来也有可能发展为科学知识。

2.高校加强地方性知识传授的方式

2.1明确地方性知识的内容

跟随吉尔兹解释学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进行保护,而忽略了其他地区的地方性知识,事实上不同的领域之中都有着独特的地方性知识同样需要进行保护。而曾经的地方性知识的保护范围非常狭隘,所以高校需要明确地方性知识的内容之后才能够开展有效教学。其次工商本科类进行的地方性知识,可能是该地区重要的工商组织独特的管理模式。对于公共行政本科类的地方性知识,很可能就是与当地的公共行政机关的管理模式相适应。综合上面的描述,在高校内进行地方性知识的传授就需要知道学校所在地区的独特的地方性知识,从而更好的对其进行开发利用。

2.2对地方性知识进行开发

地方性知识在特定的区域和组织的内部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逐渐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经验,而这种经验在生活之中很难被人们所接受和理解,所以不能进行广泛的传播。在高校进行地方性知识的传播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使人们能够进行理解,这些地方性知识经过体验、考察、描述、理解以及编码之后使之书面化进而更容易让人们理解,这种开发的方式是把曾经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这在编码和出版等过程中需要时间、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而经过了这些过程地方性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变,而现在也可以采用深度参与观察和深度阐释的方式进行开发,在对地方性知识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尽量的避免破坏性试验,所以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摆脱现实主义的影响。

2.3改革高校的课程设置

现阶段的高校地方性知识的传授需要将校内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对地方性知识的传授不太重视进而导致地方性知识的传授无法顺利地完成,现在高校课程设置中不仅传授现代科学知识技能,还需要加强地方性知识,所以进行课程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个过程之中需要注意科学知识、应用技术和地方性知识的处理,要明确这三个方面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在高校教学中应注意对地方性知识的把握并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同时理解地方性知识在该地区存在的意义,此外,在进行地方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式和手段要尽量灵活多样而且对于地方性知识的教学要让学生自身进行体会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中的意义。在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有必要得到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专业建设要与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和发展对接,开设地方发展需求的特色专业。

2.4管理体制改革

首先,围绕培养服务于地方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中心,重新认识并确定地方高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关系,明确地方高校在产学研链中的位置。第二,明确地方高校的责任、权力、利益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协调并组建相应的组织管理关系。第三,在校内设立相应的“众创空间”管理部门,实现教学、科研、实践与地方发展的创新结合。第四,改革高校内部组织结构,将教学管理重心下放到二级学院,加强二级学院的办学自主权,使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创新管理制度,真正實现特色教学和多元化教学。

3.结束语

我国的高等教育阶段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教育阶段需要学生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而如今地方性知识在当前社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将地方性知识融入到高校之中能够让学生理解其中的知识并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上文中已经指出地方性知识的发展背景及特征同时提出了高校加强地方性知识传授的方式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姚伟.地方性知识与地方性教学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创新[J]2016.(8)190-191

[2]李小鲁.用地方性教育促进高校思想教育的生活化创新[J]2015.(8)167-168

[3]杨念群.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J].2015.(9)109-110

作者简介:

安梅琴(1984-),女,蒙古族,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传授科学知识学校德育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传授技艺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饮料瓶中的云
探析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
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
谈初中生英语授课方法
我的十年教学之路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
梦想中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