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传统文化,创编书法教材

2017-04-18唐京伟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8期
关键词:硬笔碑帖毛笔

唐京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20-01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书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程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但是,如何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书法教育规律编写好中小学书法教材,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积极探索。

一、把握政策,择机而为。

政策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国家政策。只有当书法教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入中小学课堂,编写书法教材才有普遍性的实质意义,而课程的设置,离不开国家的顶层设计。自2011年以来,国家下发的两个文件,有力地推动了书法教材的编写、开发。一个是2011年8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强调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开展书法教育;另一个是2013年1月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等做了规定,明确指出要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分年龄、分阶段修習硬笔和毛笔书法。这两个文件将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的课程形态基本确定下来。通过研究国家政策,我们确立了编写书法教材的基本方向。

第二,地方政策。在《意见》《纲要》颁布的同时,教育部还制订了《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11号),明确了3—6年级的书法教材由教育部进行审查,1—2年级、7—9年级的书法教材则由各省市自治区审查;另外,由于对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程的认识存在差异,以及基础条件的限制,各地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程的进度并不一致,因此书法教材要真正立项、落地,还离不开相应的地方政策,所以研究各个地方的政策也十分必要。在打造书法教材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各地的动态,择机而为。

研究国家和地方政策的过程,也是深化对书法教育的认识、确立书法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过程。只有全面贯彻国家书法指导纲要的理念,认真落实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精神,弄清各地实施书法课堂教学的基础条件和具体要求,才能精确定位,打造各具特色的书法教材。

二、按需定制,突出特色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调查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共有在校小学生人数9984万人,在校初中生人数4305.4万人,在校高中生人数2373.4万人。中小学生的数量决定了教材市场的规模,同时也意味着教材之间的竞争。只有对教材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按照潜在用户的切实需求,突出教材的特色,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以广东版和四川版7—9的书法教材为例。2015年和2016年广东和四川教育行政部门颁布了开展书法教育、审定书法教材的通知。为了积极参与这两个省书法教材的编写与送审工作,我们组织力量进行了深入的政策研究和市场调研。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的不断升温,书法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两个省的许多学校已经配备了书法教师,开设了书法课,有的学校甚至有专门的书法教室,但目前最缺乏的是一套好用实用的教材及配套的教辅产品。我们还发现,这两个省在书法课上指导的内容各有侧重,其中广东省强调毛笔书写的指导,四川省强调毛笔与硬笔兼顾。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决定为广东和四川各编写一套书法教材,这两套教材要从学生学习的规律出发,在符合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体现书法教育的基础性和实践性的前提下,按照当地的需要,量身打造,突出特色。目前,这两套教材已经编写完成,在编写过程中,这两套书法教材呈现的共同特色是:注重实用价值,强化书写技能;重视美感教育,提升文化素养。同时,它们分别具有自身的特色。

广东版书法教材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落实《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毛笔学习的目标,以楷书经典碑帖临摹与指导为主体,适当涉及隶书、行书。楷书经典碑帖,选择了欧阳询的《九成宫》和赵孟頫的《三门记》;隶书经典碑帖,选择了《曹全碑》;行书经典碑帖,选择了王羲之的《兰亭序》(“神龙本”)。这些碑帖,都是《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所推荐的临摹范本,凝聚着历代教育的经验。二是遵循书法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每一种经典碑帖的编排都是以笔画为起点,从结构简单的字到结构复杂的字,每个字都是从观察例字到描红,再到双钩,最后是单钩,意在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基本技法。

四川版书法教材的特色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的“《书法练习指导》的编写,以硬笔行楷字书写练习和毛笔楷书经典碑帖临摹为主体”,全套教材采用毛笔、硬笔双线并行的方式编排,并以毛笔的临摹带动硬笔的练习,从而达到切实提高学生书写能力的目的。二是在全面落实《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推荐的欣赏作品的基础上,还有机融入了四川当地的书法教育资源。

三、基于教材,配套开发

当前书法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师资力量薄弱,二是教学资源不足。为了在更为宽广的背景下提供学习内容,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满足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我们结合传统纸质出版的优势和当前多媒体信息技术发展,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立体开发了与书法教材配套的产品:

一是编写与《书法练习指导》同步配套的《书法教学指导》,分年级、分册、分课编写,共计6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书法文化和书法欣赏等方面为书法教师提供典范资料和方法指导,对学生用书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解读,适当提供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作为教师教学参考。

二是聘请书法教育者同步制作教学视频光盘、PPT课件以及课件资料图片包。视频光盘直观清晰地展示《书法练习指导》中所用范字的书写过程,PPT课件呈现教学的过程与资料,课件资料图片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

三是为学校和学生配备书法练习资源包(包括挂图、教具、练习册、书写纸等),供学校和学生选用,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必要的材料和资源。

四是开通书法学习网(www.shufaxuexi.net),为教材使用地区的师生提供动态的、切实有用的教学资料,搭建互动交流、展示教学成果的平台。

习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血脉与精神纽带。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万世一系、薪火相传的历史使命。我社在书法教材开发过程中,始终牢记这一历史使命,研究和把握政策、市场和现代化技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陆续通过了云南、吉林、广东和四川等多个省市自治区地方教材审定委员会的评审。

参考文献:

[1]《现代出版业的结构与商业模式》,程三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国际图书出版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王娟,冯慧超,《今传媒阅读》,2016年第9期

[3]《从培生教育集团看国外数字化教材出版的新发展》,《科技展望》,2015年31期

猜你喜欢

硬笔碑帖毛笔
别去碰它
毛笔的由来
李金亮 身处闹市,竟收藏了600多件古籍碑帖
使用后的毛笔该如何存放?等
练就一手好字 奠基幸福人生——晋江市华泰实验小学拓展型课程“一手硬笔好字”实践研究
碑帖 亿元时代
有效提升小学中段学生写字能力的策略研究
“高冷”吉金碑帖收藏
旧毛笔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