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肉“泵”理论在预防脾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研究

2017-04-18陈蕾

医学信息 2017年6期
关键词:肌肉理论

陈蕾

摘要:目的 探讨利用肌肉“泵”理论在预防脾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脾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全程利用肌肉“泵”理论进行的预防护理措施,从患者脾切除术后护理早期积极活动,避免局部血管受压,损伤受压部位静脉血管,主动进行肌肉关节活动,被动肌肉按摩,并统计血常规中WBC和PLT计数,计算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结果 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0%)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肌肉“泵”理论的应用在预防脾切除术后护理,能有效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肌肉“泵”理论;深静脉血栓形成;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计数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一种较为常见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若不及时观察治疗, 可导致患者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 并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脾切除术后患者血液流变性质发生强改变,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出现深静脉血栓,以往脾切除患者仅给予止血抗炎治疗,仅在深静脉血栓出现后给予溶栓治疗,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高了医疗成本。但有学者认为,早期积极活动,利用肌肉“泵”理论对患者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预防DVT的形成。于此,本文主要对我科室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接受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全程综合细微护理,旨在探究应用肌肉“泵”理论在预防脾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相关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科室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接受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占43有例,女性37有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54岁; 26例外伤性脾破裂,14例单纯性脾肿大,23例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门脉高压,17例脾囊肿。应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每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术后均遵医嘱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并给予抗感染、抗凝血治疗,此外,给予术后饮食指导,多食新鲜水果,蔬菜,确保大便畅通。

1.2.2护理方法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肌肉“泵”理论护理干预:①术前护理: 于术前,对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人群(伴有肥胖、既往有血栓史、高龄、慢性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合并糖尿病等) 进行综合评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详细阐述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原因及后果,促使患者配合治疗与护理; ②术后护理: 首先,要密切监测患者WBC和PLT计数,若于术后7~24d内观察到两者计数处于高峰,则要注意观察血管栓塞高发期患者的临床表现; 其次,详细观察下肢皮肤色泽、温度及是否出现肿胀、疼痛等状况,分析其有无腿部变冷、疼痛、感觉异常、麻醉、无脉搏等症状;再者,利用气压泵对肢体反复进行加压后再卸压, 从而产生如同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作用, 促进静脉血液淋巴液循环, 并取得充分按摩效果,有助于预防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般于术后 7h 左右进行屈伸四肢、翻身等床上活动。待病情稳定后进行下床活动,包括下肢活动、按摩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概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进行?字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综合比较,见表1。

3讨论

国外学者Vichow提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有3大因素: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而其中尤以血液高凝状态最为重要[1]。Hoek 等[2]报道卧床时间超过10 d,DVT发生率可达60%以上。虽然单一因素并不构成危险因素, 但多因素的存在是最危险的。经统计分析, 发现年龄、心肺功能、卧床时间与DVT的发生关系较密切, 年龄>40 岁,心肺功能不全,卧床时间>1 w者DVT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

对于脾切除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国外也有较多报道[3]认为脾切除术后尽管血浆粘度、红细胞数及红细胞压积等明显变化,但红细胞表面面积/体积比增高,其形态也出现改变,红细胞内可有 HoWll-Joeey 小体 Heine小体及其他废物堆积,使红细胞粘度增高,这降低了红细胞变形性,而导致全血粘度增高,这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脾切除术后血小板数量增加是引起血粘度升高的重要因素。许多文献[3,4]均表明,脾脏对维护机体正常血液流变状态具有重要作用,脾切除术后可使血液的流动性降低,粘滞性增加,循环处于一种高粘度状态而使血液淤滞。这种改变导致组织微循环灌流不足,微血栓和微栓子形成而导致循环障碍,由此造成影响又通过Fahraens-Lindggvist 现象的传递效应加大对血流的阻力,这也是形成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骨骼肌的收缩可以挤压肌肉间的深静脉而推动血流回心,骨骼肌的舒张有利于血液从毛细血管回流而使静脉充盈,当肌肉再度收缩时,又将较多的血液挤向心脏, 肌肉的这种加速血液循环的作用,,称为“肌肉泵”[5]。肌肉泵的活动将使血流更多地流向外周室, 动脉血液量将会降低, 提示血流在血管系统内发生了重分布.通常脾切除术后2~3 d即可有血小板增高, 并常在7~14 d内达高峰,,此时是DVT的高发期,早期适量运动可减少血管栓塞发生率75%~77%[6],使下肢静脉窦内血流充分依靠肌肉泵作用来加强静脉搏动力度, 进而降低足部静脉压, 消除“血栓前状态”。患者仰卧时小腿静脉回流几乎完全靠肌肉的收缩作用才能完成,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静脉窦丰富, 下肢DVT好发于此。因此, 制动时肌肉锻炼对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尤为重要。利用气压泵可对肢体反复进行加压后再卸压, 从而产生如同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作用, 促进静脉血液淋巴液循环, 并取得充分按摩效果, 从而有效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7]。

综上所述,利用肌肉“泵”理论进行护理干预在脾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缓解患者痛苦,改善其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段志泉,张强.实用血管外科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43-547.

[2]李家增,贺石林,王鸿利等.血栓病学[M].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54.

[3]Ridley D S,Jopling W H. Classification of leprosy according to immunity.A five-group syste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prosy&Other Mycobacterial Diseases,1966,34(3):255-273.

[4]夏惠生,主编.现代脾脏外科学[M]. 南京: 江苏科技出版社,1990:263-264.

[5]周希平,沈宗姬,杨建平.運用框图模拟语言研究肌肉泵的作用[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5,12(3):229-232.

[6]章左艳,陈海燕.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进展[J] .上海护理, 2007,7(5):64-65.

[7]孙爱臣,王蕾,马会清.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于预防骨科卧床患者血栓形成的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5B):903.

编辑/李桦

猜你喜欢

肌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理论宣讲如何答疑解惑
美军两栖作战理论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