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7-04-18王功志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培养数学

王功志

摘 要: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数字家华罗庚说过:“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数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教学是为了不要教”的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数学;自学能力;培养

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复杂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深入理解和领会知识的内在含义,形成相应的解答练习或解决问题技能的过程。新课程理念指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谓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实际上就是以学生自学为主而获取知识的方法。下面,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谈几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运用各种途径,激发自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决定着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向和效率。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次,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理解学生,就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份真情。当学生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时,给他们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给他们安慰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一片真诚和苦心,在老师对他们的理解中找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潜能,逐渐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增强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断完善自我。

另外,让每个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教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所以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如课堂上,设计不同难度的题,让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题。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教师千方百计激活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二、指导课堂探究合作,提高自学效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教学课堂教学通常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要方式,在客观上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堂中几乎看不到猜想,实验,观察,归纳,推断等学生的实践探究过程。在新课标下,教师应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学生才有强烈的求知欲,才会寻找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才会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兴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首先,创设情境,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针对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悬念,来诱发学生想揭秘的问题意思。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去讨论、尝试、探究,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树立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敢张扬个性,在探索未知知识的同时,释放出巨大的潜能。

其次,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我们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帮助。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怎样学习”导向,教学生学会学习。另外,创造合作机会,形成合作习惯,提高合作效果。

总之,“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为最终目标。

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

数学能力的培养,就是使学生在已有的数学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一般不依赖他人而能够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获取数学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目前,重视学生的自学、独立教育已成为整个世界的重要发展趋势。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数学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来不得半点虚假,因此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才不会误解题意。认真审题,就要学会“抠字眼”、“拉关系”。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数学中的“解决问题”是学生们最头痛的一部分,这部分又恰恰是学生走向社会后进行计算的重要基础,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养成一遍读题,一边思考的习惯。

3.培养学生做题检查的习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直接参与者,出错时因为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订正又被教师过于包办。因此,在处理错题订正的问题上,教师不要一来就指出学生的错因,而是让他从题目、数据、计算过程、最后答案各个环节逐一检查,真正参与整个检查过程,在学生是在找不出错因时,教师加以点拨,对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给予讲解,让学生感悟、体会。

4.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习惯。学生所学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内容,要把分散在课时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成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另外,善于对出错题,典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细致总结,使得下次遇到同类型题是思路清晰,解题游刃有余。

5.培养学生课后反思的习惯。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反思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夠自我检查,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强化的一种能力。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对一节课自我表现的回顾,让学生想一想,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下节课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等。经过反思,学生能将所学知识与同学分享,将不足与缺点摆露出来,与大奖坦诚相处,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四、转变教师角色,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传统教师角色的概括,新课改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能力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的,因此,教师要少讲,让学生多看、多说、多想、多做。在一系列看、说、想、做的过程中自主感悟,养成自学习惯。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学生可以终身受用,对提高学生自身文化素质有极大促进作用,为未来人才的培养,发挥学生自身内在动力,探究科学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培养数学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