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学说
2017-04-18柴天川刘丽芬
柴天川+刘丽芬
摘要:通过系统分析传统哲学思想的逻辑思维模式,探究其在中医药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研究了“相互”和“互藏”哲学思想内涵及其逻辑推演模式。本文遵循传统推演模式,表达了二元、四性、四气、五色、五味、六淫等相互内容,并初步阐述了“相互思想”。
关键词:传统哲学思想;相互;互藏;相互思想
“相互”,本文取其“互依互存,互根互生,互易互化,互藏、互通互用、互为因果”等之意。本文分析了气、阴阳、五行、太极等传统哲学思想的逻辑思维模式,及其在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具体应用;着重研究了中医药经典中的体用相互、阴阳相互、五行互藏、五脏互藏、五味互藏等的哲学思想及其逻辑推演模式。沿用此传统推演模式,本文表达了二元相互、四性相互、四气相互、五色相互、五味相互、六淫相互等内容,并进一步阐述了“相互思想”。“相互思想”发展和丰富了中医药基础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传统哲学思想
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医药理论体系和实践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后者基于前者而构建。中医学的气、阴阳、五行、六淫等基础理论,中药的四性、四气、五色、五味等药性理论,均根于传统哲学思想,是古代哲学思想在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具体应用、延伸和发展。因此,只有采取古代传统哲学思想及其逻辑思维方法,再按其逻辑思维模式进行推演,方能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中医药基础理论体系。
2 气之“体用相互”[1]
2.1传统之“形神互藏” 气是构成宇宙间任何事或物的最根本物质,一切事物的形成、发展和演變都是由气的运动、发展、变化而引起。气,不但包括构成宇宙万事万物的肉眼可见或不可见的精微物质(古人称之为“体”、“形”),还包括能够按自身运动规律(气机)运动的物质的功能(古人称之为“用”、“神”)。即万物万事必须形神合一(形神互藏)、体用一体,缺一不可。也就是说,气由物质和功能两个因素组成,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和载体,功能是物质的运动属性;这也是当代辩证法的观点。气的物质和功能,二者互根、互本、互存、互生、互藏、互传、互变。例如,方以智以水火二行为例做了深刻论述,说明了阴阳体用互藏(形神互藏)的关系:“火性阳,有藏阴气功能,方能凝聚成体,阴体之物燃烧,则火炎向上,这是阳以阴为体;水性阴,中藏阳气功能,乃能流动不息,发生润下作用,是阴之体以阳为用。可见阴阳一体一用,从来互藏。”
2.2浅议“体用相互” 宇宙万事万物之间,皆可相互(影响)。二者互有、互藏、互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你中的我仍有你;我中有你,我中的你仍有我。如此推演,相互无穷尽也。例如自然界分天和地,天地可相互;天地人,天地人可相互;山川水木、鸟兽虫鱼、人、社会变迁等等,皆可相互。这符合辩证法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这种哲学思想应用于中医药,可以认为人体的物质和功能(体与用、形与神)同样可以相互影响。物质以成“形体”,功能以成“神用”。形体以神用来体现,神用以形体为载体;形体中有神用、神用中有形体;体用互有,形神合一,二者相互,无休止也。此谓气之“体用相互”或“形神相互”。
2.3“体用相互”的意义 本文认为:形神和体用不但可以互藏、互依、互存,还可以互根、互生、互易、互换、互通、互用、互化,即在一定条件下,形体可以转为神用,神用可以化为形体。比如在体力和脑力活动较多的情况下,因为神用较多所以形体被消耗,人体消瘦,化形体以资神用;如果人少于体力和脑力活动,神用较少,则神用可以化为形体,人体变胖。就人体而言,各种功能活动(阳)可以产生或消耗一定的物质(阴),各种物质运动可以产生或消耗一定的能量。譬如在水谷精气摄取量不变的情况下,宁心安神、不思不动或少思少动,则属于少用“神用”,“神用”即转化为形体,导致人体发胖。所以,人体是形与能的统一,形神合一、体用一体,形中有能、能中有形,形神互藏,体用相互,形神相互,方为健康。
3 二元相互[2-4]
3.1传统之“阴阳互藏” 古人认为气分阴阳,阴阳相搏、相互作用形成事(或物)的运动和发展变化;同时认为阴阳不可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宇宙间没有纯阴或纯阳的事物。阳中有至阳、至阳以阴为根;阴中有至阴,至阴以阳为根;如太极之变化。阴阳的关系包括互根、互消长、互化、互藏等,“阴阳互藏”学说是阴阳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概括了宇宙间一切相关事物和现象的对立统一关系,既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代表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属于现代辩证法对立统一的范畴。至阴和至阳之间存在一个量的渐变过程,阴和阳的比例呈现此消彼长和此长彼消的变化规律。
3.2浅议“二元相互” 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常采用一分为二的系统分类方法,使用事物或现象的两极(两因素)来阐述事物的变化,属于现代哲学二元论范畴。比如气由阴阳两个元素组成,则阴阳可互藏,阴阳可相互影响。按此思路推演,所有二元论中的两个元素都存在着互有互藏的辩证关系,两因素之间皆可“相互”, 亦即在二元论中都存在"二元相互"。
3.3“二元相互”的意义 实际上,“二元相互”思想已经贯穿和应用于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它阐述了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阴阳观及其辩证关系。古人又指出:寒和热,寒热可相互;表和里,表里可相互;虚和实,虚实可相互;从而归纳出了八纲辨证论治。人体五脏六腑各阴阳(二元)互根、互消长、互转、互化、互藏、相互,无穷尽也。对于中药而言,中药材承天地之气、水土之精华而成,自然含有阴阳,所以任何中药材的药性既含阴又含阳。没有纯阳药性的中药材,也没有纯阴药性的中药材;没有药性纯寒的中药材,也没有药性纯热的中药材,等等。“二元相互”完善和创新了中医传统理论和药性理论,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4 四元相互[5]
4.1传统之“四元分类” 中国传统哲学对事物的认识,也常将某些事物或现象一分为四,使用事物或现象的四个方面(四因素)来阐述该事物的变化,属于现代哲学系统论的四元分类法。比如中药的药性理论:四气者,寒热温凉;四性者,升降沉浮。古希腊和古印度的四元素说(木水火土),我国维吾尔医药的四大物质学说(火、气、水、土)、四大体液学说(黑胆质、血液质、黏液质、胆液质)等,都属于四元论范畴。
4.2浅议“四气相互” 药性有四气,寒凉温热;寒凉为阴,温热为阳。按阴阳相互学说,寒凉药物仍有温热之性,温热药物仍含寒凉之性。也就是说,中药虽有某种偏性,但它同时具有其它三性,药性具有多重性;不存在仅有寒凉之性而无温热之性的中药材,也没有药性纯寒或纯热的中药;只不过以某种药性为主、以某些药性为次而已。此所谓中药药性的“四气互藏”、“四气相互”。
4.3浅议“四性相互” 中药药性有四,升降沉浮。升浮为阳,沉降为阴;按阴阳相互学说推演,升浮药物仍有沉降之性,沉降药物仍含升浮之功;某种中药材虽有其偏性,但同时具有其它三性。也就是说,不存在仅有升浮之性而无沉降之性的中药,也没有药性纯升或纯降的中药;只不过以某种药性为主、以某些药性为次而已。此所谓中药材“四性互藏”、“四性相互”。如桂枝、芡实等诸多中药,药性可升可降。
4.4“四气相互”和“四性相互”的意义 中药药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性可以转化为阳性,反之亦然,阴阳相互。药性之四性、四气均如此。譬如以寒凉药性为主的中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以温热为主;寒凉温热相互,互藏、互化。以升浮药性为主的中药,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以沉降为主;升浮沉降相互,互藏、互化。因此从理论上讲,药性之阴阳、四气、四性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都可以相互转化。中药材加工炮制是影响中药四气、四性转化的主要因素,自然生长条件(产地、海拔高低、空气燥湿等)、人工干预等诸多因素都可对中药药性产生影响。许多药物经炮制加工后,药性扭转,或由升浮转为沉降,或由沉降转为升浮。药物大凡生升熟降,通常酒炒性升,姜汁炒则散,醋炒能收斂,盐水炒则下行;如黄柏清下焦湿热,经酒制后作用向上,兼能清上焦之热;黄芩酒炒可增强上清头目的作用,等等。这个道理提醒我们在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炮制等过程中,要注意中药材药性因外在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同时也提示,任何中药材均可通过改变以上因素或条件,来影响其药性,以指导中药材的生产加工,以扩大中药的药性、归经和功能主治范围。此点在中药材生产中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5 五元相互[6-8]
5.1传统之“五行归类”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系统观,广泛地用于中医药学等方面。五行分类系统以取类比象的方法进行推演,涵盖了事物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五材:水火木金土,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五声:呼笑歌哭呻,五音:角徵宫商羽,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体:筋脉肉皮骨,五志:怒喜思悲恐,五官:目耳口鼻舌,五味:酸苦甘辛咸,等等。五行学说是一种原始朴素的五元论、五因素的普遍系统论。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
5.2传统之“五行互藏” 所谓五行互藏,是指五行中任何一行皆包含有其它四行,如金中仍含有水木火土。五行有五,五五二十五行,如此再进一步推演,五行无穷尽也。五行互藏的思想,《素问·阴阳别论》早已指出:“脉有阴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划分人的体质类型时,就是按照五行互藏的思想分类的。张介宾在《类经图翼·五行统论》中云:“五行者,水火木金土也……第人皆知五之为五,而不知五者之中,五五二十五,而复有互藏之妙焉。”并进一步阐述:“所谓五者之中有互藏着,如木之有津,木中水也;土之有泉,土中水也;金之有液,金中水也;火之熔物,火中水也……由此而观,则五行之理,交互无穷。”明代医家赵献在《医贯·五行论》中指出:“五行各有五,五五二十五,五行各具一太极,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论五行各有五,以火言之……有水中之火,有土中之火,有金中之火,有木中之火。以水言之……有火中之水,有土中之水,有金中之水,有木中之水……此水中之五行也。”指出五行之中又寓五行,而每一五行皆是一生化之机,即五行互藏之义。何梦瑶在《医碥》曰:“知五脏各有五行,则其相关涉之故,愈推愈无穷,而生生之妙,不愈可见哉!”由此可见,“五行互藏”学说是在五行归类基础上发展而来,强调了其在层次上的立体无限可分性。“五行互藏”学说使得五行框架没有局限于各行之间的平面联系之中,使五行学说可以从更深层、多角度、多方位对事物及人体进行解释、划分,从而更能揭示自然界及人体脏腑组织的复杂性及功能属性的多样性。
5.3传统之“五脏互藏” 因有“五行互藏”,古人故而有“五脏互藏”,说明五脏中的每脏又孕含五脏。张介宾在《脉神章》指出:“凡五藏之气,必互相灌濡,故五藏之中,必各兼五气。”强调了五脏的每一脏中均含有他脏之气,与其中任何一脏都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五脏中的每一脏功能均受其他四脏影响。按“五脏互藏”学说,脏腑中的每一脏腑行均含有其它几个脏腑;如心中仍含有肝脾肺肾。五脏有五,五五二十五脏,如此再进一步推演,五脏无穷尽也。“五行互藏”和“五脏互藏”学说,在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5.4浅议“五色相互” 传统认为,药物归经与中药材的形、色、气、味等特性存在一定关联。五色者,黄赤青白黑。按传统中医药理论,五色入五脏,各色各有归经;黄入脾胃、赤入心小肠、青入肝胆、白入肺大肠、黑入肾膀胱。按五行互藏推演出“五脏互藏”的逻辑思维方法,也可进一步推演出:五音互藏、五时互藏、五色互藏、五味互藏,等等。就五色互藏而言,黄中当蕴含赤青白黑;赤中亦有黄青白黑;其它三色亦如此。任何一色的中药材,均藏其它四色;不存在单色或纯一色的药材,仅仅是其外在视觉主要为某一色而已。每色各再有五,五五二十五,如此推演,五色无穷尽也。中药材的色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变,可变为它色。按推演出的“五色互藏”理论,黄中既然蕴含赤青白黑,因此色黄的中药材不但可以入脾胃经,还可以入心小肠经、肝胆经、肺大肠经、肾膀胱经;因此每一色的中药材不但可以按传统理论归经某一脏腑,亦可按“五色互藏”归入人体多个脏腑,只不过仅有主次之分而已。这无疑极大地延伸和扩大了中药材的归经范围,对中药材的功能主治、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按现代中药材成份分析方法,所有中药材(包括药用菌类、植物、动物、矿物等)的成份组成复杂多样,不存在单一成份而无其它任何化学成份的中药材。每种化学成份各具有自己的色;化学成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某种中药材的色是多种颜色的复合色,仅仅是各化学成份含量的多少、生物效果强弱、以及对复合色贡献的大小不同而已,即任何色的中药材是融合了其它四色化学物质的复合色。受限于现代科技条件和认识的局限,某些化学成份或某色可能未被发现,但它客观存在。因为这样的物质基础,所以中药材虽有一色但可归多个脏腑经络。
5.5浅议“五味相互” 五味者,辛酸甘苦咸。传统认为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说明了五味归属五脏的一般规律。但古人也认为五味对五脏虽有一定的选择性,但并非绝对;《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说明入脾的甘味和入肺的辛味也可以入肝,五味各自的功能不限于一脏一腑。另有《辅行诀》曰:“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说明一个味可以入多个脏。推演“五味互藏”的思路同“五色互藏”。本文认为,五味互藏,辛中当蕴含酸甘苦咸;酸中亦有辛甘苦咸;其它三味亦然。任何一味的中药材,均藏其它四味;不存在单味或纯一味的药材,仅仅是外在表现主要呈现为某一种味而已。每味各再有五,五五二十五,如此推演,五味无穷尽也;典型代表如五味子。中药材的味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变,变为它味。按推演出的“五味互藏”理论,辛中既然蕴含酸甘苦咸,因此味辛的中药材不但可以入肺经,还可以入肝经、脾胃经、心经、肾膀胱经。因此每一味的中药材不但可以按传统理论归经某一脏腑,亦可按“五味互藏”归入人体多个脏腑,只不过仅有主次之分而已。“五味互藏”假说无疑极大地延伸和扩大了中药材的归经范围,对中药材的功能主治、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按现代中药材成份分析方法,所有中药材(包括药用菌类、植物、动物、矿物等)的成份组成复杂多样,不存在单一成份而无其它任何化学成份的中药材。每种化学成份各自具有自己的味,化学成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了某药味的表现是多种味的复合味;仅仅是各化学成份含量的多少、生物效果强弱、以及对复合味贡献的大小不同而已,即任何味的中药材复合了由其它四味化學物质(或化味)组成的复合味。受限于现代科技条件和认识的局限,某些化学成份或某味可能未被发现,但它客观存在。因为这样的物质基础,所以中药材虽有一味但可归任一脏腑经络。这也合理解释了中药材的现代归经研究(组织器官药物浓度)与传统归经不一致的问题。
6 六元相互[9-10]
6.1传统之“六淫相兼互化” 六淫者,风寒暑湿燥火。古人认为六淫可相兼;六淫既可单独侵袭人体发病,如寒邪直中脏腑而致泄泻;又可相兼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热感冒、寒湿困脾、风寒湿痹等。古人也认为六淫可转化;六淫致病虽各有特点,但不是孤立的,它还可以相互影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其病理性质可发生转化;如寒邪可郁而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六淫之邪皆可从热化火等。
6.2浅议“六淫相互” 六淫涵盖了外邪的六个方面,属于普遍系统论的六元论范畴。按六元论的系统论观点,六种元素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具体于六淫而言,风寒暑湿燥火,可互依、互根、互生、互化,等等。在理论上,外邪可二淫相兼,如风可兼寒、暑、湿、燥、火,是谓风湿、暑风、风湿、燥风、风火;寒可兼风、暑、湿、燥、火,是谓风寒、寒暑往来、寒湿、燥寒、寒火,等等。以此推演,暑、湿、燥、火皆可兼其它五邪,如此两两相兼,已有六六三十六邪。外邪亦可三淫相兼,如风湿寒、风燥火、暑湿燥,等等。外邪亦可四淫、五淫、六淫相兼,如此推演,六淫之变,无可胜数也。此谓“六淫相互”,在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7 相互思想
古代传统哲学对事物的认识,常采用多元论的系统分类法;通过长期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总结出事物由哪些方面(元素)组成;这些组成元素可能有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等等,则分别称之为二元论、三元论、四元论、五元论和六元论。这些元素分别典型地代表了事物的部分典型特征,并且这几个元素的合集全面地涵盖了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主要内容。这样,探讨多元论中的多个因素的相互变化和影响,就能够基本阐述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在二元论中,两个因素可以称之为阴阳,也可以称之为AB;阴、阳或A、B仅为代表其子集特征的符号而已,仅仅是代表该因素的典型特征和内容。依此类推,三元论中的三因素可以为天地人或ABC,四元论中的四因素可以为寒热温凉、升降沉浮或ABCD,五元论中的五因素可以为金木水火土、心肝脾肺肾、黄赤青白黑、辛酸甘苦咸或ABCDE,六元论中的六因素可以为风寒暑湿燥火或ABCDEF。按系统分类法,不管这个系统中有几个元素,那么这几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就是“相互”的关系。
就人体而言,气之物质和功能,互藏、互化等等。气之阴阳,阴阳互藏、互化等等。五行互藏、五脏互藏,五五二十五,无穷尽也。无论是气一元论中的物质和功能,还是二元论中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还是四元论中的寒热温凉、升降沉浮,还是五元论中的五脏、五色、五味,还是六元论中的风寒暑湿燥火,都是某种事物中的具体几个元素,这几个元素之间都存在“相互”的关系,即互藏、互化、互生、互传、互变等等,万千相互。对人体而言,阴阳、形神(体用)、五脏、六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皆可相互。对药性而言,四性之升降沉浮相互、四气之寒凉温热、五色之黄赤青白黑、五味之辛酸甘苦咸,六淫之风寒暑湿燥火,皆可相互。
“相互”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辩证法普遍联系和现代系统论的观点。“相互”不仅不仅具有哲学价值,也具有重要的医药学价值,不仅具有充分的逻辑推演基础和实例证据,也会对中医药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邹瑞禅,张国骏.从"体用一源"纵横观探讨整体恒动思维模式[J].天津中医药,2013,30(6):369-372.
[2]王耘,张燕玲,郭亦然,等.三阴三阳系统与药性理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2):77-82.
[3]杨帆."阴阳"与"二元"的碰撞[J].科教导刊,2015,8(中):152-154.
[4]孙可兴,张晓芒.略论《黄帝内经》阴阳理论的逻辑思维方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5):44-49.
[5]王鹏,王振国.中药四性理论形成发展源流述要[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1):5-7.
[6]梁永林,刘稼,李金田,等.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的五脏互藏五味[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2):432-433.
[7]杨中林.中药五味药性互藏[J].黑龙江中医药,1990,3:47-48.
[8]董暄."五行互藏"与疾病诊断治疗[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3s):66-67.
[9]王磊,唐仁康,常存库.中医"六淫"病因的逻辑维特点及其科学意义[J].医学与哲学,2014,35(5A):86-88.
[10]孙志其,鲁明源.六淫理论研究述评[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 40(3):218-221.
编辑/安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