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7-04-18陆军
陆军
摘 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不能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应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不仅是一个单纯的传授者,而是一个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切实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能力;策略
创新能力,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技能总结归纳出新的知识或技能,或者在就体系中引入新的知识或新的概念的能力。当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项永久性的教育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提高,根据不同学生,切实实施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成才。那么在高中化学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教师要有新的教学观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培养。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就要有新的教学观念。知识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但绝不是全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素养,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才是目的。教师不但要关心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也要重视知识获取的过程。教师必须要有“创新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淡化结果。这样的教育理念才能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提出问题或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把我们要学生学转化成学生自己要学。我们面对的学生情况多种多样千差万别,我们也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而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发挥各个学生的特长。教师还要根据化学科的特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而不管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基本要求,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特別是创新能力为目标。
二、在化学课堂教学教学中创造“创新情景”
首先,设计的问题要有开放性、可讨论性、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激情。问题讨论重过程轻结果,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创新意识源于学生兴趣之上的奇思妙想,甚至异想天开。想像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所以在问题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出平等、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我们要竭力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和想像,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让学生通过奇思妙想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拥有知识和思想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他们更加热爱知识,热爱学习,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无论学生的成绩怎样、所得结论正确与否我们都要得到尊重,得到肯定。即使结论是“幼稚的”、甚至是“荒唐的”我们也要保护他的积极性,不能鄙视他的结论。
三、拓展教材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师一定要用好实验,是学生动手的好机会,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过去都是教师做学生看,教师像“演员”学生是观众。应该这样转变,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师生合作完成实验。这样的效果肯定比教师一个人“表演”完好得多。例如在高三氨气制法的复习时,可这样安排:
(一)提出问题:氨气有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探讨实验室有哪些方法可以制的干燥的氨气?
(二)提出要求:三人一组到实验室根据自己的原理制氨气,并撰写出实验报告。
(三)这样就会有以下结论
1.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加热制得。
2.浓氨水和固体氢氧化钠制得。
3.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得。
4.浓氨水加热分解制得。
却有学生设计出用氯化铵加热分解制得氨气。初看不可能,但他的创新却成功了。他设计出一套可将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分离的实验装置。如果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听我们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是不可能培养出这样的学生。
如果我们仅仅重复做做,那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教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我们把教材上的一些实验改为研究性实验,让学生探索研究完成。例如在学习金属钠的化学性质,讲了钠与水反应后可设置如下,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先做好实验设计,然后再到实验室做实验;而后再归纳金属钠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这样可将学生带入科学探索的情景中,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知识的兴奋状态,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简单的验证性实验无法替代的。在上述实验中有的同学不但发现生成蓝色沉淀,还有黑色沉淀。学生就要想怎么与理论推导有差异呢?这样他们便要查资料找出其中的原因。有的同学还得出纳燃烧的现象等等。如果我们只是讲结论不让学生去做实验是不可能得到如上现象。
四、设置开放性的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放性习题是指题目的设计是开放的,答案是灵活多样的,只要言之有理,都是正确的。开放性习题的答案不唯一,这样的习题是对传统习题的挑战。设计这样的题目的目的就是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方面来思考分析问题得到答案。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分析就是一个创新过程。例如在学习环境保护后我们可以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调查我们学校前这条河的污染情况,想出解决办法;写一篇调查报告和保护“母亲河”的报告。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