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评述
2017-04-18王岱飚仇瑛
王岱飚 仇瑛
摘 要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核心力量的辅导员,扮演着大学生的引导者和知心朋友的重要角色,其工作状态牵动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中非常突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2000-2016年有关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界定职业倦怠的概念,归总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产生的因素和应对措施,并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
关键词 高校 辅导员 职业倦怠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海南省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16JDSZ204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岱飚,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辅导员队伍建设;仇瑛,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4.120
自高校辅导员制度提出以来,作为教师队伍特殊成分的辅导员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迈进,以教学为中心的高校也逐渐兼顾并倾向服务和管理工作。高校辅导员既是管理者也是服务者的多重身份,承担着所有一切与学生有关的事务,也承受着多重角色带来的巨大压力和困惑,已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关注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问题,探究有效的解决措施,不仅是对辅导员群体的关心,对人力资源管理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以中国知网(CNKI)中的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工具,对2000年- 2016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具体结果如下:
一、概念界定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界定
2002年,李超平教授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拉奇(Maslach)的定义,编制了适用中国的职业倦怠量表,对我国职业倦怠研究具有重要的制度作用。在针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进行的研究中,相关学者也同样采用了马斯拉奇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展开了实证调查。比如,张莉和廖全明在四川高职院校的调研,陈锋菊、范兴华和贺春生在湖南高校的调研,刘栩和严薇在广东高职院校的调研,刘明在南京高校的调研,张喜转在郑州两所高校的调研,李宁在全国高校的调研等都采用的是基于马斯拉奇对于职业倦怠而开发的量表作为问卷调查的测量工具。因此,本文也沿用马斯拉奇对职业倦怠的定义,即“在助人行业和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衰竭、人格解體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不良心理症状。”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概念
尽管马斯拉奇对于职业倦怠的定义反映了各类职业倦怠现象的一般规律,但是在高校辅导员身上还有其他特点,因此研究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学者在定义方面尝试做了一些调整和修改。比如,陈奎庆认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指的是长期暴露在压力的情况下,辅导员呈现出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该定义明确了职业倦怠主体身份即高校辅导员本身,也表确了该种职业倦怠产生的条件,即长期暴露在压力之下;在具体表现上,采用的是和马斯拉奇相近的观点。高进军提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是在多元化思想冲击下,由于工作繁杂和个人价值得不到认可而产生的一系列情绪、态度和行为的不良反应。与陈奎庆不同的是,高进军强调了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条件,有主客观两个方面,即客观上工作负责和主观上价值得不到认可。亓昕怡认为,辅导员由于所处外部环境和个人因素而导致的包括情绪耗竭、态度冷漠和效能感降低在内的,会造成一系列身体、行为、情绪等方面不良反映的负面心理状态。鞠鑫指出,辅导员职业倦怠是由于辅导员长期处于压力下却不能及时缓解,或者不善于处理工作中的困难而产生的挫折感导致的情绪、态度和行为衰竭。仵林军认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背景是,辅导员工作处于学校教育管理体系的节点,工作涉及学工处、组织部、宣传部、团委、教务处、保卫处、校医院、后勤部门等多个职能部门。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实证研究
(一)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的研究
国内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较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由莆田学院的龚娴静老师对88名福建省高校的辅导员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情况并不严重,去个性化水平较低,但个人成就感偏低;2007年,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的曹建平老师对长沙市5所高校的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男辅导员的情绪疲惫程度显著高于女辅导员,重点本科院校辅导员的情感疲惫程度显著低于一般本科院校、高职大专院校的辅导员。在个人成就感方面研究生的成就感显著低于本科和大专生;同年,广东工业大学的陈晶老师对广东4所高校的74名辅导员进行调查发现,男性辅导员的情绪疲惫低于女性辅导员,而去个性化程度高于女性辅导员;已婚辅导员比未婚者在工作中能体验到更高的成就感;2008年,广西师范大学的蒋丽琳和覃干超对50所广西高校的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本科院校的辅导员消极态度上明显高于高职高专院校的辅导员,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辅导员在情感枯竭维度上的平均分明显高于本科和专科学历的辅导员。2009年,贺斌对河南省新建的四所高职院校的395名辅导员进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新建高职高专院校的辅导员与全国一般高校辅导员相比,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两个维度上的职业倦怠程度更为严重。2010年中山大学黎青等几位教授对广州市10所高校的辅导员进行调查问卷,结论为广州高校辅导员中非在编、临时岗位、男性以及未养育孩子的辅导员是职业倦怠高危人群。2011年,黄雄英等对安徽省的重点高校、一般本科高校、新升格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350名辅导员进行调查表明,女性在低成就感方面要明显高于男性,升格本科院校比重点本科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更多地体会到情绪衰竭。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辅导员更有情绪衰竭的威胁;2012年,张莉和廖全明在对245高职院校辅导员调查发现,女性个人成就感明显低于男性,已婚辅导员的去个性化问题明显多于未婚,艺体专业毕业的辅导员去个性化问题明显少于其他专业的辅导员。2013年,龚蓓对广西部分高校辅导员的调查问卷显示,被调查的一半辅导员对工作几乎没有成就感。且对工资满意度越高,职业认同程度也越高。福利待遇越高,工作积极性更高。2014年,刘红敏对贵州高校辅导员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年龄、行不、月收入、职称等变量对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些现状的调研结果类似,即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存在较为普遍,但平均水平不高,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有部分高校辅导员存在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
综上研究成果可见,国内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已越来越受关注,研究发展势头良好。研究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从性别、年龄、高校性质、高校层次、学历、婚育情况等因素来进行调查分析。
(二)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的研究
从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很多学者主要从社会环境、组织和个人三个层面来分析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
1.社会原因:社会对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支持少,理解不足。罗涤指出,现在社会存在的传统旧观念导致社会上对于辅导员的理解不足。唐德斌指出,社会上仍然没有足够清楚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因此对辅导员的工作不仅没有高度重视,甚至有些轻视。杨洋指出,人们认为高校教师应该只在课堂传授专业课的教师,而大学辅导员经常被认为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的职业,因此其地位和作用受到社会的轻视。刘凤华认为,社会对于辅导员理解不够充分影响到社会对辅导员的支持水平。综上,由于社会对辅导员的工作理解偏差,社会上给予辅导员的支持不够充足,没有给予高度尊重。这不仅给辅导员对自我价值产生了质疑,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同时导致了职业倦怠的产生。
2.组织根源:组织认同支持不足,制度不科学,工作难度高,工作效率低。研究人员认为组织认同是导致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辅导员上级组织是高校,但是高校甚至对辅导员工作存在偏见。比如,高校强调注重教学和科研工作,而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同时,组织对辅导员职业培训机会少,缺少对辅导员工作的支持。这种组织内部对辅导员工作的不认同和不支持是辅导员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组织在制度设计的不科学主要体现在对辅导员的考核制度和职业发展通道上的缺失。陆瑾指出,目前对辅导员工作的考核标准根本无法全面反映辅导员工作的成效和价值。具体来说,现有的量化考核指标并未能够如实反映辅导员的育人成果,定性考核指标又难以客观反映辅导员之间工作水平的差异。朱笑波指出,目前的教师序列和管理序列两套晋升通道并未给辅导员提供合理的职业发展通道。而辅导员只在教师序列中与专业教师竞争,在管理序列中与专门的管理人员竞争。这加大了辅导员的职称或职位晋升增强了难度。综上所述,学者们普遍认为,辅导员在组织中面临着个人价值难以体现,职业发展通道狭窄,工作成果难以直接体现等问题。这些组织因素的综合导致了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产生。
3.个体因素:基本特征差异,职业期望过高,自我调整能力差,职业素质与工作要求不匹配。张名艳指出,过高的职业成果期望和过低的结果产出之间的矛盾会使得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彭时敏指出,随着辅导员队伍素质的不断提升,辅导员对自身的职业期待也会提高,如果未能及时调节,将有可能产生职业倦怠。此外,有学者提出,职业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孔晓娟指出,自身能力和经验的不足有可能会让辅导员感到疲惫、厌倦。杨超认为,自我调节能力的不足让辅导员难以理性地应对压力。罗单指出,包括自责、幻想、退避等在内的不合理压力处理方式会让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综上所述,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学者们普遍认为社会理解支持不足,组织制度设计的缺陷以及个人职业期望高和调节能力差,构成了辅导员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对策的研究
学者们在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研究的基础上,就其解决对策也进行了思考。在社会方面,有学者认为社会上应当构建一个信任和支持辅导员工作的氛围。如王大贤指出,要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威望和社会地位,在外要营造尊重和理解辅导员的社会大气候,在内要营造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关心辅导员成长的校内氛围。黄舒婷也谈到要建立和优化对高校辅导员的社会支持网络,摆正社会期望值。在组织方面,学者们强调高校应该注重人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比如王莉提出高校应该加强职业化建设,改进考评和薪酬体系、明确工作职责等。陈道华指出,要去除辅导员队伍不稳定性这个职业倦怠的催化剂,就须解决辅导员的职务晋升和改革职称评聘问题。在个体方面,学者们提出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职业倦怠。张海霞建议辅导员要科学设计职业生涯,形成健康的人格特质,悦纳自己,学会缓解压力的知识和技巧。曾馨提出辅导员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合理的情感宣泄渠道,以适应环境,缓解职业倦怠。
三、文献述评和展望
通过对2000-2016年近17年的有关文献整理发现,高校辅导员群体中职业倦怠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国内学者从多个方面揭示了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象及其成因,但是对影响机制和干预措施探讨研究较少、不深入,尚未形成适合本土化的有关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体系,正是由于缺乏系统性的整合,使得我们容易陷入管中窥豹的困境中。其次,由于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辅导员职业倦怠量表、采用5分、7分计法不一,导致实证研究的结论不尽相同。最后,一些学者选择的样本代表性不足,仅以部分高校辅导员的调查就推测出我国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整体状况的做法不够科学和严谨。因此,今后的研究一方面应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在心理学、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相关理论的支撑下,验证、构建职业倦怠理论和模型,开发符合辅导员工作特点的职业倦怠量表。另一方面,受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影响,对于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仍应注重于区域性的研究、或者跨区性的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江莉娜.高校輔导员职业倦怠感的产生原因及对策.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2).
[2]任海涛、魏巍.试析如何引导高校辅导员克服职业倦怠.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
[3]陈道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思想教育研究.2007(2).
[4]曹建平.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分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4).
[5]张杨、狄传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经济学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12).
[6]蒋丽琳、覃干超.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教育与职业.2008(10).
[7]刘凤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个体心理管理措施.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8]贺斌.高职高专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与应对策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
[9]叶兵、蒋兆雷.近10年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回顾与展望.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10]鞠鑫. 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心理学分析.人民论坛.2010(29).
[11]陈锋菊、范兴华、贺春生.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6).
[12]谌喜兵、叶玉霞.辅导员职业倦怠分析及对策研究.继续教育研究.2011(8).
[13]张莉、廖全明.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研究.教育与职业.2012(6).
[14]李宁.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分析及自我修复策略.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