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综合认知能力

2017-04-18崔文婧

价值工程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创新

崔文婧

摘要: 探讨大学学习目的以及学习本身的创新要求。具体分析了大学生创新需求的综合认知能力。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bjectives of university learning as well as the creative spirit of learning and analyzes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cognizance required for innova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关键词: 综合认知能力;创新;学习目的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cognitive ability;innovation;learning goals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0-0234-03

0 引言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平台,它将年轻人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对未来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大学也是新思想和新学术的研究中心,它引领新思想潮流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大学是传道授业的地方,大学的本科生学习,除了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知识技能为未来职业作准备,还要充分利用大学的环境和资源,获得良知,领悟如何运用知识来改变和服务于社会,而不是为了获取名誉和致富。

1 大学学习与今后职业的关联性

1.1 大学生今后职业的分散性

从全国范围来说,大学生主修专业与未来职业有比较紧密的关系。但是在欧美研究型大学,专业和未来职业并没有那么强的相关性。下面是以美国芝加哥大学为例,对过去20年的毕业校友的主修专业与从事职业的统计[1]。

主修生物专业的,有40%成为医生和16%成为教授;此外,11%从事非学术性研究,剩下的1/3从事的职业很分散。主修学经济学的,有24%从事银行和金融业,15%从事商业咨询,10%从事商业管理或销售;还有14%成为律师,7%在计算机行业,另外的30%从事的职业很分散。主修数学的,14%成为大学教授和7%成为中小学教师,20%从事软件开发与支持,10%从事银行和金融业,7%从事非学术性研究,剩下的从事的职业很分散。

这种对职业的“选择性亲和力”,是指某个专业的学生或多或少会比其他人更有可能进入该行业。然而,通往未来职业,一条主路之外还有很多别的途径;没有任何必然的路径,也没有任何专业排除在外。

1.2 专职教育与通识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仍然有前苏联高等教育的影子,大学实际上是一种国家机关,沿用计划经济模式来办教育。课程设置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国家已规划好学生应配备什么样的知识,不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创造意识。近年来,逐渐认识到高等学校的这种集权化、工具化倾向;高校的教育改革强调自主办学,按照各校自身的特点与潜力,开拓更大的自由创新发展空间。

中国大学设置有宝塔化倾向,塔尖部分首先是北大和清华,其次是985大学、然后是211大学(近来改为“双一流大学”),还有一本、二本、三本大学之别。塔尖部分是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相当于欧美的研究型大学,重视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素质,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大的发展潜能。而对于金字塔基层数量众多的大学,有一种倾向是努力向塔尖大学看齐,所有大学几乎同一办校模式。最近将一些“专升本”的大学改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着重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应用技术人才适应今后职业发展的需要。

在教育、科研经费投入和科技论文发表数量方面,我国已稳居世界第二位,然而在创新指数排名列世界第18位,原始创新能力和投入都还相对偏低,很多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够。我国现今更需要高水平的、偏重应用科学技术的研究型大学,这也是因为基础科学的应用,还取决于工业发展水平;例如,法国人创立了热机理论卡诺循环,而是英国用它来显著改进蒸汽机的效率;我们运用“互联网+”来审视德国“工业4.0”时,更要注意到德国高水平的制造业基础。

1.3 理想主义与功利主义

现代研究型大学的理想原则是“教学自由”、“学术独立”和“教学与研究的统一”[2],它的自身逻辑是排斥作为经济目的和政治目的的工具化。

然而,大学教育是费用高昂的事业,通常需要国家经费或私人基金的投入。随着大学的规模不断扩大、并日益受到政府机构和外界组织的影响,十九世纪现代大学起始的洪堡模型,已有所变化,不再是“世俗”之外的理想象牙塔[3]。其中最负面的影响,就是外界对资金投入注重短期产出和效果,形成功利主义倾向;而人格全面发展的教育理想,便随之淡化,并且出现学术道德沦丧的现象。

现今中国教育改革推行高校自主办学,富有创造性的、自由发展的高校将给予社会更多回报,更有利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大学的教学研究中,对于基础科学、应用科学、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认识在不断深入。有人评价“赛先生在中国还是客人”[4],“有些人对科学实质了解不够,希望中国不打好地基就建楼,急切要求将研究转化为应用”;并且引用十九世纪末美国物理学家罗兰带刺激性的语言,强调纯科学的重要性[5]。然而,近代科学史发现[6]:美国和日本是在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才兴起凭兴趣、不问世俗、潜心研究的“无用”的纯科学[7]。

2 大学学习本身的创新要求

2.1 中小學学习阶段的思维定势

在应试制度的压力下,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在高考竞争中取胜;学校的评价标准是升学率、有多少学生考取名校,而家长关心的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竞争取胜”的教育环境,驱使教师集中关注少数可能考分领先的学生,而多数学生却被忽视。中国学生在课外阅读数量方面存在差距,特别是在怀疑精神、自信自立、独立思考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

应该审视国外“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改方案[8],这也是中国传统推崇的教育方法“有教无类”。它在于尊重各个学生的不同兴趣、个性和特长,尽量为各个学生提供适合的发展条件,而不是用单一的模式强迫所有学生都去适应。

当前的统一高考应试制度,似乎还没有更好的替代模式。然而,考试竞争使学生滋生“出人头地”和“怕输”心理,为了达到取胜目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并且现今“成功”的标誌是追求财富积累,在此社会环境下学生的公民素质教育受到忽视。

教师采用灌输教育方式,学生消化讲授内容采用呆板记忆方式,考试按照固定规范试卷方式。学生为了应考,反复演练各种模拟试题、考试真题、强化试题和重点题型等等。这种刻板的反复训练记忆,形成一种负面的思维定势,妨碍学生的创造性思考。

学生解题时,思维是沿着某一方向和按照某一次序思考;下次遇到类似问题,还会沿着上次思考的方向和次序去解决,形成一种惯性,多次实现这种思维惯性便形成固定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可以少走弯路,对于学生应对考题是有利的;但它对于解决新问题、开拓新思路和构成新观念却形成障碍。

2.2 SCI期刊并不能鉴别开创性贡献

大学研究成果通过论文公之于众,每篇论文都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创新工作的结晶。学生开始的论文写作可能是“习题”式和任务式的,但是应该有学生的独创性工作内容;跟踪、跟风式的论文总是一种低级形式的,要避免思维定势带来负面影响。

期刊投稿的某些急功近利倾向,例如,热衷于修饰论文形式上的完美、专门探讨如何博得更大影响力的技巧[9],以及偏重于论文发表数量等等,不利于学生培养踏实的科研创新工作习惯。

期刊审稿在多数情况下能够做出正确决定,从众多论文中剔除“差”的。但这种筛选也符合马太效应,难以识别“极好”的研究结果,很容易坐失那种力排众议的开创性工作贡献[10]。

科学研究要求前瞻性和自我判断能力,要耐得住寂寞;真正的原始创新为社会接受,往往需要一段时间。

2.3 科技发展与知识不断更新

中小学阶段形成呆记硬背书本知识的学习习惯,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要求。

书籍对于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原理仍很重要,但是它具有滞后性。新发现和新思想不断产生,知识在不停地变化,每个学习领域的事实内容和概念理解都在变化之中。大学学习需要不断补充阅读、分析、整理最新文献,并随时注意收集新的信息。

大学学习不仅是学些具体的知识技能,重要的是培养应对变化世界的综合认知能力,包括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写作能力、认是自我、品德修养等等。

未来难以明确确定,教育与未来的关系,是提供给学生一种学习环境和平台,不仅提高学生对已知世界的认识,还要开拓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能力;对不确定的未来做较好的选择和准备。

3 培养综合认知能力

3.1 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提倡独立思考、大胆探索、不盲目从众、不墨守成规,培养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综合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解学习内容和解题时,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问题的正确答案不是唯一的。创新思维除了运用逻辑推理,还要综合判断事物间的联系和相互转化,后者受到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影响。

培养创新能力首先是开拓创新意识,即创造性思维、对新事物有丰富的想象力。创新思维往往是先引导“发散思维”(替代思考、逆向思考、多角度思考),然后思维集中(对比联想、触类旁通),解决问题。

创新要有先进科学理论依据和深厚知识基础,发展创新能力是厚积薄发的积累过程。学生和老师合作创新,是学生活跃思维与老师丰富经验的结合[11];而在学业结束、开启自己的学术生涯时,最好与导师保持距离,确保研究领域的独特性。

3.2 推理和综合判断能力

创新能力包括发现和分析问题、提出和论证假设、推理判断和实际解决问题等等,除了熟练运用逻辑推理论证、掌握清晰而高效的思维方法,还要注意复杂环境下的综合判断能力,特别是避免偏激片面思想。

现今教育问题不仅是学生的能力提高,而是从社会到学校的价值观混乱;传统文化、建国以来的主导文化、自由主义文化等的价值体系互相幹架。学生对于所处的大学环境,特别是对于个人自由的边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缺乏科学思维和综合判断能力。

例如,有人强调教育目的是“享受人生”,教育“不是对国家、对社会负责,而是对受教育者本人个负责”[12]。这种观点割裂了个人人生与社会、国家的关系。

以往的专职教育,重点在于国家,按国家规划设置学生的专业与课程。现今推行的通识教育,重点在于学生,重视学生特点、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开拓学生创新潜力。

从长远效果来看,后者对国家更有益处。

此外,国家对于大学大量投入,期望学生对未来社会有较大贡献。科学无国界但学者有祖国,我们心中都有一个中国梦。

3.3 认识自我潜能

自我认知就是理智地看待自己和外界,对自己的个性、特长、能力以及在所处环境中的位置,自我恰当评估。

从自我认知的实际出发,制定合理、明确的努力目标,作为今后行动的动力;这将激发学生的意识潜能,奋发进取,坚持不懈,对于认知、情感、意志、行动有很大的正面影响。

成熟的自我意识,是一种自我完善的个性调节系统。学生要有自信和自制的意识,对于偏离目标的思想情绪甚至行动,要有调节和自控能力。实现预定目标的過程中,常会遇到各种障碍和意外情况,有时还会产生挫折感,这就需要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认识和情绪,还要锻炼处事应变的能力。

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同感,从而巩固自信。自信意识的来源,也在于经常在心理上进行积极的自我提醒或暗示。自我暗示不限于语言(呼喊、默念等),其它感觉(听觉、视觉、触觉等)、意念、情景想象等激励暗示,同样有用。自我暗示也常用于思想镇定、集中等自我心理调整。

3.4 不断自学能力

科学发展和知识不断更新,要求学生具有终身不断学习的能力。

在知识学习中,要求掌握某一或某几个领域的深度知识,要求学生能够判断怎样才是彻底理解掌握某项知识,要求能够分辨出主要的与辅助的、长期有用的与目前适用的知识,并且能够觉察不同学科、理念、文化的相关之处,以及各知识领域(哲学、数学、历史、科学、道德、美学)不同的思维方式。为今后知识积累和学问自成体系打好基础。

学习中需要不断阅读、收集、整理各种文献资料;随着不断学习和资料积累,形成个人信息库或个人数字图书馆。根据各自的特点专长和兴趣爱好、按照对各门知识的深度要求和外延范围,对收集的文献信息进行选择和优化组合。学会如何利用个人文献数据库管理软件[13]和其它合适手段,搜集相关的文献信息,追踪最新动态,及时补充更新和综合整理个人文献库的内容。

3.5 表达与沟通能力

正确流畅的语言文字表达与沟通能力,是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知识发展和科学进步,离不开同道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切磋,创造性思维往往在思想碰撞中产生。学生要充分利用大学提供的优良学习环境,尽量多参加各种研讨会、学术论坛和学术会议,勤写报告和论文,锻炼自己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还要提高同道间的互补合作能力、社会交往和协调能力。

中国传统文章向来是文史哲相通,学生通过多读、精读各大师的作品,融会贯通,心领神会,形成一种文化底蕴。从这点来说,文章不仅是汉字、词汇、语法、标点符号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所内含的作者思想、情感和个性;母语学到什么程度,就决定了文化底蕴和思想达到什么深度。

3.6 人文情操培养

现代大学的发展,将公民的素质教育放在重要地位[14]。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里,最重要的公民素质就是具有科学的观察思考能力,对法律尊重和对他人包容,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公平社会更表现在鼓励弱者自强自信,使弱者能得到同样条件和机会,通过刻苦努力有所成就和生活得精彩。

大学之道“止于至善”,大学学习不仅是探求科学世界的“真”,并且崇尚人文精神的“善”与“美”。当前主要的社会问题,是整体道德溃败,对于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缺乏基本共识。读书人讲究“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趋炎附势,对于财富“取之有道”,心中存有敬畏。道德和信仰缺失的终极原因,不在于是否有多高的知识技能,还是对于现今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缺少综合认知能力。

大学时代所学的专业内容(它只是未来职业的初步准备),随着社会变迁日新月异,若干年后已印象淡薄,而大学时代培育的综合素质和人文情怀终身难忘。

4 结语

进入大学学习,一般已有较好的阅读掌握书本基础知识以及应试的能力;但是,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方面必须充实加强,这突出表现在创新能力欠缺和学术视野不广。

除了在逻辑推理、心理调适、写作发言、文献整理、创新设计等等方面加强训练实践,更重要是在如何正确认识现今的大学学习环境,在如何正确处理专业与跨学科学习、学问深入探究和博览旁通、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以及在价值观、思想情操、个人人生与国家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培养与锻炼科学的观察与综合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Abbott A. 大学教育的目的[EB/OL].新浪博客(教育张清一)2014-02-04.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f7cd6a10102e

518.html.

[2]閻鳳橋.柏林大学办学模式的确立:理性的凯旋[J].复旦教育论坛,2010,8(6):16-19.

[3]Levine D. 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 take one: on the genius of this place[EB/OL]. Presented at 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 Colloquium, November 8, 2000.http://iotu.uchicago.edu/levine.html.

[4]饶毅.赛先生在中国还是客人[EB/OL].科学网2014-7-21.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813471.html.

[5]饶毅.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与海归[EB/OL].科学网2012-6-8.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579976.html.

[6]袁江洋.中国离世界科学中心尚远[N].中国科学报,2012-08-27(B1).http://www.antpedia.com/news/33/n-236033.html.

[7]Flexner A.无用知识的有用性[EB/OL].(陈养正、赵汐潮节译)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40854468/.

[8]欧阳峰.美国理科教育(4)“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EB/OL].科学网2011-2-8.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9766&do=blog&id=411018.

[9]开放获取(Open Access)如何帮助你的科研职涯[EB/OL]. 科学网 2016-12-5.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81387-101809

5.html.

[10]李江.科学守门人,接受了平庸而拒绝了开创性贡献[EB/OL].科学网2016-11-08.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013483.html.

[11]刘全慧.本科生完全可能做出惊人的科学发现[EB/OL]. 科学网2017-1-14.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

&uid=3377&do=blog&id=1027478.

[12]茅于軾.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什么[EB/OL].搜狐教育(时评)2016-07-24.http://learning.sohu.com/20160724/n460789395.shtml.

[13]EndNote X7汉化绿色版[EB/OL].2013-6-20.http://www.portablesoft.org/endnote/.

[14]Newman J H.大学的理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