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云南温泉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

2017-04-18高雯

价值工程 2017年10期
关键词:温泉云南

高雯

摘要: 云南旅游业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急需开发并推出更多的休闲旅游精品来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深度化的旅行要求。现有的云南传统的旅游模式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障碍,而丰富的温泉旅游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合极大可能成为助推云南旅游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云南温泉旅游资源的优势和云南温泉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

Abstract: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Yunnan is in the stage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t is urgent to develop and introduce more leisure tourism products to meet the increasingly diverse and in-depth travel requirements. The existing traditional tourism model in Yunnan has become an obstacle to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but the rich hot spring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culture are likely to become a new impetus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ourism in Yunnan.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hot spring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ot spring tourism development in Yunnan.

关键词: 温泉;温泉旅游;云南

Key words: hot spring;hot spring tourism;Yunnan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0-0210-02

0 引言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但却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和“地热之国”的美誉。另外省内26个少数民族也为云南增添旅游魅力。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们对于旅游的深度和新意有了更多的要求。而云南传统粗放的旅游模式亟待转型和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对云南温泉旅游优势和温泉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 进而提出云南温泉旅游发展的些许建议。

1 云南温泉旅游资源丰富

1.1 云南温泉数量众多

据全国SPA协会经过初步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显示:云南省内查明的温泉源共达1266多处,约占全国已知温泉总数的三分之一;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品质之优,堪称全国之冠。此外,云南地热活动在全国最为著名,不仅温泉流量大,而且地热资源丰富,有资料显示,云南每年流出的热水居全国第二位,有3.6亿立方米之多,相当于118.7吨标准煤释放的热量。

1.2 温泉种类繁多但分布不均

温泉出露几乎遍布全省各州县市。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对温泉进行不同的分类,依据温泉产出方式不同,可将温泉分为天然温泉和人工温泉两类,其中人工温泉包括采矿坑道温泉和钻井温泉两种类型。依照温泉水温不同,可将温泉分为四种类型,具体如下:水温在25℃~40℃之间的是低温泉;水温在40℃~60℃之间的是中温泉;水温在60℃~80℃之间的是高温泉;水温在96℃以上的是过热泉。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中、高度温泉。依据温泉所含化学成分不同,可将温泉分为三类,即硫磺泉、碳酸泉、重碳酸泉。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重碳酸泉,碳酸泉和硫磺泉次之。

从数量分布上看,云南温泉的状态是西密东疏,温泉数量总量的三分之二都在西部温泉,云南省东部只有剩余的三分之一的温泉。高温泉主要分布在滇西地区,最为著名的是腾冲,其具有强烈的水热活动,其地热温度之高、压力之大、蒸汽之盛在全国都久负盛名。中低温泉主要集中在滇中、滇东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是昆明市,“温泉城”便于是用于称赞昆明的,在城区和禄劝、宜良、安宁等地有温泉60余处,如著名的华侨城温泉水公园、柏联SPA、安宁温泉等。

1.3 多数温泉具有医疗效用

温泉一直以来备受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其具有医疗效用,具有疗养、护肤、美容、保健等疗效,通过浴用、饮用、吸入等多种途径,可以养生健体,祛病美颜。云南的温泉以重碳酸泉为主,其次是碳酸泉及硫磺泉。

2 云南温泉旅游的发展现状

2.1 云南温泉旅游发展状况层次不齐

早在2008年的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云南省旅游行业协会就提出了建设云南温泉大省的愿景。据云南旅游协会SPA统计云南省的16个州市均对现有的温泉资源进行开发。部分地州已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如腾冲就已形成了“火山热海”及“悦椿”两大知名温泉区。但还有较大比例的温泉处于初步开发阶段。总体来说,云南健康疗养温泉产品比例太小;温泉旅游普遍采取“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務”的粗放型开发模式,没有充分利用温泉较好的医疗效用发挥其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据云南省旅游协会SPA与温泉分会统计,云南去年2016年温泉企业及个体经营户1085家,温泉产业产值243.8亿元,温泉游客及消费者672.4万人次,其中省内游客占51.8%、省外占45.7%、境外游客占2.5%。据统计,全省的温泉企业中,乡村温泉有469家,温泉客栈有278家,共约占总数的68.8%。而规模相对较大的温泉酒店、温泉疗养院、温泉景区共计仅有89家,占比8.2%。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比起其他温泉大省来说,云南温泉企业的集群规模还不够,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同时也缺少顶层设计、多规合一、各部门融合的政策和规划。

2.2 近年来温泉行业领军集聚云南

2013年12月22日,首届中国温泉金汤奖共颁发了 78个奖项,鼓励和嘉奖在温泉业界有杰出表现和贡献的企业和个人。本次获奖企业代表了中国温泉的最高水平,并推动和引领整个中国温泉旅游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78个奖项(20个类别)中,云南省包括8个奖项,共8家温泉企业和目的地获奖,这些优秀的金汤温泉品牌,代表了云南省温泉的特点,引领着云南着温泉的发展。将云南精品温泉品牌柏联、心景等推向全国。例如柏联集团于2014年进军重庆,在重庆北培开设柏联北培温泉酒店。

2.3 云南温泉开发类型单一

一类是观光娱乐、休疗保健与温泉资源相结合类型。这类温泉的代表是柏联spa温泉、安宁温泉。这类温泉的受众多为中产阶级,针对其受众的需求特点,其产品多突出美容美体、商务、会议、休闲、娱乐、观光功能。因此通常此类温泉在设施配置方面都拥有高尔夫球场、温泉度假酒店、大型商务会议厅、美容美体设备、多功能健身房等。在氛围的营造方面,通常结合周边良好的自然环境,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露天风情浴池。

另一种为民族文化与温泉资源结合类型。此类型温泉旅游地集中分布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这类型温泉资源开发有一定的局限性,民族特色要求突出鲜明,以良好的温泉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洗浴文化为基础,夹杂各种民族饮食、民族服饰的展示会,各种民族节庆以及独特的民族洗浴习俗表演吸引游客参观游览,使得温泉区成为民族旅游景区。如宁蒗的永宁温泉,自然环境优美,距泸沽湖仅十几公里,因泸沽湖特有的摩梭族民族风情,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光观及洗浴。

3 云南温泉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

3.1 对温泉旅游行业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布局,尽量改变现有两极分化的现象

对占比最大的乡村温泉和客栈温泉的服务进行量化要求,改善其经营环境,进而提高旅行者的体验感。让体验者的到休闲旅游的轻松,并得到温泉较高的医疗效用。总体上提升云南温泉旅游的服务层次。

3.2 增加温泉旅游开发的模式

云南温泉品种繁多而多具有医疗效用。可针对不同的温泉医疗效用对温泉进行深度开发,建立医疗温泉区。如保山的百花岭的温泉对风湿和皮肤病均有较好的疗效,在当地富有盛名。

云南除了少数民族这一特色,还有地质特色,如喀斯特地貌。可以在这一地区打造喀斯特山水温泉区。

4 结论

在面对云南传统的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问题,仅依靠粗放的“泡”温泉是无法达到转型要求。云南温泉旅游要从产品的多样性和针对性上着手,扩大受众群体,增强吸引力。同时对温泉旅游资源进行宏观规划,实现温泉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参考文献:

[1]于干千,胡宏斌.云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生态经济,2000(9):47-49.

[2]陈曦,黄远水,程婷,陈怡.温泉地旅游资源评价研究——以厦门翠丰温泉与腾冲热海温泉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06).

[3]云南师范大学旅游规划研究中心编制.腾冲县旅游发展规划[R].2003.

[4]郭曙萍,曹冀豫,石惠娟,王正慧.昆明安宁温泉老年人疗养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健康教育体会[J].西南军医,2008(05).

[5]梁乃英.云南溫泉大观[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6]赵敏.水富——滇东北旅游明珠[J].生态经济,2005(5):108 -110.

[7]吴茜.西部开发中云南的角色定位[J].生态经济,2000(12):41-44.

[8]廖新阳.地热王国[J].云南日报,2013(11):41-44.

猜你喜欢

温泉云南
KAI BEPPU温泉酒店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云南潦浒柴烧陶煴
云南行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探寻贵州十大温泉地
露天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