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2017-04-18王骏飞

价值工程 2017年10期
关键词:模式改革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

王骏飞

摘要: 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对实现岗位对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共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实践型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式。文章采用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对6所正在参加应用实习的学生进行调查,从而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问题分析,认为忽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不科学、缺乏校企深度合作和缺乏校企合作监控体系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从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校企联合培养、考核机制等角度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由此,通过上述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竞争力。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in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advantage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re brought into full play,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post-docking,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resource sharing and win-win situation. Important ways and mea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n the aspect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nd points out that ignoring practical teaching, unscientific practice teaching content, lack of deep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nd lack of cooperation system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The main problems facing the current.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of practice teaching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the practical teaching faculty, the joint training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nd the assessment mechanism. Thus, through the reform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model, strengthen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 competitiveness.

關键词: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问题;模式改革;应用型本科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practice teaching;problem;model reform;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0-0157-03

0 引言

实践教学作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关键,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构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但长期以来,我国就业市场学生就业难,同时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企业的参与和引导,从而使得高校毕业生与企业需求脱节,在就业市场缺乏竞争力。因此,加强企业和学校之间,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之间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形成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提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而在2015年11月,由我国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更是明确为各个地方本科院校指明了方向,提出要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从而通过广大的企业和行业的共同努力,推动学校实践转型。对此,提出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不仅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也是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必然要求。

本文则从校企合作下的实践教学问题入手,就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加强实践人才培养进行深入研究。

1 校企合作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研究调查对象

为充分了解目前校企合作下的实践教学问题,选择正在参与校企合作的学生进行调查。同时为保证本次调查的客观性,选择了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工商学院等6所学校的学生。调查依据6所学校二级学院给出的到合作企业实习的名单进行调查,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总共发放调查问卷487份,有效回收412份,回收率84.6%,符合问卷调查有效比例。

1.2 调查结果及存在问题分析

1.2.1 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

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我国教育普遍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对学生时间能力的培养,而包括黑龙江科技大学等在内的6所院校调查也不例外。为了解专业教师在教学中的侧重点,设置“你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比较侧重知识传授还是知识应用”问题。通过调查发现,接近63%的学生认为在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比较侧重知识的传授,即让学生明白和知道该知识点;而37%的学生则认为专业教师比较偏向于对知识的应用。而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来讲,更多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这些能力的本质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如何加强对知识的应用。但本文通过调查看出,目前很多教师还停留在对如何传授学生的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对知识應用能力的培养。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很多专业教师将实践教学作为对知识教学的一种辅助验证。正是这种观念,使得课堂成为专业教师个人的舞台,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导致很多学生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消极对待所学的知识。

另外,部分课程教师对实践教学态度不认真,没有花费时间和精力在实践教学方面。学生在学校期间也只是迎合理论考试,对自身动手能力的培养倒是其次。由此,正是这种消极的认识使得实践教学陷入被动,制约着实践教学效果。

1.2.2 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

俗话说:“学以致用”,教师传授技能、知识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灵活应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教学的内容与未来岗位之间的差异大小成为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关键。

本文通过对参与企业实习的学生调查中,设置“你认为教师平时教学中所传授的能力在实际岗位中能应用多少”的问题,认为能用到10~20%的学生超过60%,而认为能应用到20%~30%的学生的比例为27%,认为能用到30%以上的比例在13%。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学生在岗位中实习所需要的内容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的产生,与调查高校中没有明确的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实践教学内容有很大关系,从而导致企业实际的能力需求与课程教学之间的差异。

1.2.3 缺乏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

质量监控是保障实践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对此,为了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很多院校开始探索基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为核心导向的实践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由此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满足企业对毕业生能力的需求。为充分了解和反映上述6所本科院校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的问题,设置“你认为学校是否对实践教学质量进行监控”问题,超过70%的学生认为没有感觉到学校对实践教学质量有监控评价,17%的学生有,但效果不明显,而只有13%的学生选择有,且效果明显。而导致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大部分是由于学校软硬件方面的不足,导致缺乏对学生实践教学方面的质量监控。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学生独立进行实践实验操作的时间相对较少,导致很多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只是浅尝辄止,没有对知识点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二是对学生实训课的管理不严,没有对实验课进行良好的组织和加强对实验室器材的高效利用,同时缺乏对实验课程效果的评价体系,不能起到事后监督的作用;三是教师缺乏实践基础,缺乏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以较为平常的任课教师为例,目前很多高校的任课教师大多是重点院校的硕士或者博士毕业生,这类毕业生大多缺乏社会实践和动手能力,同时对目前行业或者就业市场也缺乏了解,从而导致教师讲的内容脱离实际,不仅无法给学生强有力的说服力,同时教学效果也很差。

同时学生在参加实践课程中,通常是以班级作为单位,而每个班级的学生在30人左右,对社科类专业来讲,实验出现错误还很好处理,但是对于工科类专业,如计算机程序设计,一条指令错误将耽误很多时间。而单纯地依靠这一名教师则很难起到实训课程的效果,也很难对实训的质量进行把握。

1.3 校企合作缺乏深度

校企合作的深度将直接决定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效果。对此,本文设置“你对本校校企合作开展效果评价”调查中,54%的学生认为校企合作的效果不明显,21%的学生认为校企合作效果一般,而25%的学生认为校企合作效果明显。

同时为深入了解部分学生对校企合作效果不明显的原因,采用访谈的方法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

学生A:虽然学校与很多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但在实习中发现只是去单位实习,没有明细的实习安排计划。而有些同学到企业也只是打打零工,做点杂事。

学生B:进入到企业后,学东西完全是依靠自己,而说的实习导师带的问题,很多也只是高校教师兼职。而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大小会直接影响自己对知识点的应用。

通过上述的调查和访谈可以看出,虽然应用本科院校与各个行业的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但是实践发现很多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仅仅是流于形式,合作程度不深,如缺乏联动机制,各自为政。由此,根据上述的原因,使得应用实践教学体系与实际工作场景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正是因为这种差距,使得实践教学内容和岗位实际的需求内容缺乏关联度,导致学生在毕业后无法适应实际的工作岗位。

2 校企合作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

结合对上述6所高校的调查,笔者认为,理清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思路是目前思考的重点,也是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关键。因此,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三点入手:

首先要转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改变过去以理论教学为主,真正将教学回归到本质中来,即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基础的知识应用能力,并在该能力基础上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在对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中,要始终依托当地区域优势资源,设计以培养学生企业需求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体系,从而适应不同经济形势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第三,在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构建中,必须加强对校企合作下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构建,通过拓展校企合作深度,从而确保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质量。

3 校企合作下的实践教学模式体系构建

结合上述的问题和思路,要转变目前校企合作下的实践教学模式问题,必须从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双师制师资队伍建设、考核机制等角度进行构建。

3.1 构建符合企业需求的实践课程体系

转变现有的教学体系,加强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加强校企合作的重点,也是满足企业需求的关键。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加强对教学课程体系的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构建跨学科交叉融合体系,从而改变过去单纯的学科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企业对学生的职业要求;二是加强人文与社科课程,从而在培养学生扎实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勇于承担、强烈社会责任感等人格品质,从而将专业知识和伦理教学融入到课程体系之中;三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增加实践教学课时等方式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在工程实践、工程设计和工程创新方面的能力。对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实训场地、实训平台等;另一方面,实训的内容也要紧密与实践相互结合,从而增强实训的时效性。

3.2 构建校企联合培养联动机制

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关键还是在于发挥好校企合作这个途径和平台。

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分两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区域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对人才培养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确保人才定位与企业人才需求一致;其次,根据企业需求,采取分阶段的方式到合作企业参加为期1周~3月的专业实习,并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让学生和企业之间签订为期3个月~1年的专業实习合同。同时当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为每一位学生配备一名企业导师,同时配备一名学校导师,在这两名导师的指导下,实时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指导。

第二步,在联合培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校企联盟的方式,从而构建校企合作的运行机构和利益共同体。如合肥师范学院通过建立校企处的方式,全面协调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的问题,并及时通过该平台对毕业生的情况进行反馈。

3.3 构建校企合作下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质量监控是保障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传统的教学理念下,任课教师忽视实践教学,其关键点还是在于缺乏实践教学质量监督与保障机制。因此,如何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监控成为重点。对此,首先应加强对每个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如实训课程、学生实习等过程质量的监控;其次,构建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传统学校评价的基础上,引入企业评价的方式,从而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评价。同时构建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而更好地对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评价。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合作下的实践教学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因此,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另一面,鼓励广大的教师到合作单位挂职和顶岗工作,从而加强教师对专业课程的认识,让教师在课堂中更多地传授企业需求的知识和技能。

3.5 构建以能力为主导的考核机制

传统的考核是以分数作为主要导向,而学生也已经习惯每学期期末考试合格的思维。按照这种思维,往往使得学生对实践技能不重视。因此,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除传统的课程考试和实践教学效果监控以外,还引入行业考核和实训考核,由此使得对学生的考核更加全面。具体如图1所示。

以机械电子专业为例,在进行实训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岗位需要,设计包括基于PLC应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等在内的内容,从而更好地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电工证书、电子工程师等专业证书的考试。

4 结论

本文通过以黑龙江科技大学等在内的6所学校作为调查对象,就校企合作下的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通过研究认为,要加快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在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的基础上,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应该从实践课程体系、校企绩效考核机制、实践教师队伍等角度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这样才能形成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的培养和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瑜,田会峰.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01):53-54.

[2]郭幼丹.基于“能力本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 龙岩学院学报,2014(05):71-77.

[3]李诗然.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以合肥师范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4(05):104-108.

[4]黄俊彦,王晓敏,邢浩,季峰民,张琳,王彩印.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3(04):89-93,98.

[5]马瑞,陈元新,何纯芳,曾祥君,曾洁.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2):154-156.

[6]吴绍芬.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1(06):100-104.

[7]戴志锋.IT工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演进——基于应用型到卓越型的视域[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11):64-67.

[8]黄东,陆安山,黎永壹.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钦州学院学报,2015(11):59-62.

猜你喜欢

模式改革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变被动为主动”机械类工程图学课程作业评价模式改革与应用实践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ESP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