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
2017-04-18刘瑞香郝建花
刘瑞香+郝建花
[摘要] 目的 分析在母婴同室新生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共同参与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择取该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102例新生儿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均分为传统组与共同组,传统组新生儿接受常规护理,共同组新生儿则接受共同参与性质的母婴同室护理,对两组新生儿护理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比两组新生儿母亲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新生儿其它主要指标。结果 共同组新生儿的不良反应率仅为3.8%,产妇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1%,明显高于传统组,且相关指标优于传统组对象,两组实验对象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母婴同室的新生儿护理而言,共同参与式护理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共同参与;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2(b)-015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joint participation type of newborns nursing of direct rooming-in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work. Methods 102 cases of newborn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for research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traditiona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joint participation group adopted the direct rooming-in nursing,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nursing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nd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the mothers in the two groups to the nursing work and other main indicators of newborns were compared at the same time. Results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and satisfactory degree of delivery women to the nursing work in the joint particip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3.8% and 98.1%, which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traditional group, and the related indicator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tradition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he joint participation nursing for newborns with direct rooming-in is better, which is worth promotion.
[Key words] Direct rooming-in; Newborn; Nursing; Joint participation; Adverse reaction
新生兒是临床中存在的特殊群体,由于新生儿的各项身体系统及各个器官的发育还尚未完善,因此,细微的护理差错就很容易导致新生儿护理出现严重问题[1]。目前,伴随护理理念的发展及临床护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在新生儿护理中,母婴同室护理应用广泛,主要就是将新生儿与产妇集中在同一个房间,共同进行护理[2]。很多产妇在生产时过度紧张,对于个人身份的转换尚未做好准备,因此,对于新生儿护理也会产生紧张等情绪,容易影响护理质量[3-4]。该院在母婴同室护理的新生儿中应用共同参与模式,方便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该院出生的102例新生儿作为实验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新生儿的纳入标准为:足月生产的新生儿、评分超过7分的新生儿、家属同意接受实验的新生儿。该次实验排除以下新生儿:早产新生儿、巨大儿、体重不达标新生儿、合并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儿。将所有实验对象均分为传统组与共同组,每组51例。传统组男性30例,女性21例,体重为2 321~4 652 g;共同组男性29例,女性22例,体重为2 322~4 655 g,两组新生儿的相关资料在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传统组新生儿接受常规护理,新生儿与产妇分开,由护理人员完成新生儿护理,包括对新生儿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喂养护理及脐带护理等。共同组新生儿则接受共同参与模式的母婴同室护理,主要方法如下。
1.2.1 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对新生儿的监护人及其它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家属共同参与模式下的母婴同室护理的重要价值等。护理人员需要将共同参与模式的母婴同室护理的理念、操作方法等作详细介绍,让新生儿的家属有心理准备。
1.2.2 沐浴护理 在新生儿沐浴之前,家属需要预约好时间,并准备好新生儿的衣物,随后将新生儿送至沐浴间。护理人员需要对新生儿的各项状况进行检查,并指导产妇帮助新生儿沐浴,沐浴结束后做好交接处理,将新生儿推回房间。
1.2.3 其它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告知产妇及新生儿其它家属如何正确抚触新生儿,如何为新生儿更换尿布及衣物,还要将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告知产妇。护理人员要重视对新生儿各项指标的筛查,并将护理过程中新生儿出现溢奶、哭闹等现象的原因告知新生儿家属。护理人员需要让新生儿家属重视洗手、消毒等,并保证母婴同室环境的卫生,每日定时开窗通风,并做好消毒处理,尤其是床头柜等经常使用的物体,需要用消毒液进行擦洗。护理人员还要告知新生儿家属,保证新生儿被褥等的清洁,以免出现感染[5]。
1.2.4 制定护理目标 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对共同参与模式下的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目标进行确定,对新生儿护理进行严格监测,并重点加强新生儿的安全护理,对产妇及家属的护理操作进行重点观察,还需要不断营造良好的护理氛围。
1.2.5 建立操作规范 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新生儿自身的特点建立护理操作规范,对每一项护理工作都要进行详细的描述,并建立科学的护理流程图。此外,护理人员需要针对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的护理环节进行重点备注,加强风险护理的意识。在操作规范中,护理人员还需要加强新生儿护理意外事件的有效预防处理,不得让产妇及其它家属给新生儿穿过多、过紧的衣服,还要避免新生儿在吮吸母乳的过程中出现呛奶、溢奶等。若是新生儿食用牛奶,护理人员需要告知产妇严格把控牛奶的配比,并控制好相应的温度,一定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牛奶变质等给新生儿带来不良影响。
1.2.6 加强护理人员的考核 在共同参与模式下的母婴同室护理中,医院也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医院应当确保护理人员掌握相应的操作规范,并接受科学、系统的培训,只有通过考核的护理人员才能参与实际护理工作,以此保证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1.2.7 实施袋鼠式护理 护理人员在新生儿穿戴好纸尿裤之后,让其俯卧与产妇的胸前,并且指导产妇将新生儿头部调整至产妇自身乳房之间,让新生儿的脸部偏于一侧。护理人员需要在新生儿的后背处为其盖上被子,并让产妇一只手托住新生儿臀部,并将另一只手放于新生儿的背部处。产妇以此方式护理的持续时间应为1 h左右,并且在新生儿出生之后的5 d内进行袋鼠式护理1次/d。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新生儿分别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包括感染、肺炎、黄疸等,并加以分析。对比两组新生儿母亲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选择该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作统计分析,产妇打分未达到60即为不满意,打分在61~85分为尚可满意,超过85分则代表非常满意,产妇的总满意度为尚可+非常满意。此外,对两组新生儿的其它相关指标进行比对,并作以简析。
1.4 统计方法
此次试验中的所有数据需要接受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选择[n(%)]代表计数资料,并让其接受χ2核验,实验中的计量资料则选择(x±s)进行表示,并选择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儿不良反应
根据表1的内容可以明显看出,共同组新生儿各类型不良反应的例数均要少于传统组新生儿,数据接受对比之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
由表2可以看出,共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要远远高于传统组对象,两组对象的相关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其它指标
通过表3中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共同组新生儿接受护理后的体质量明显高于传统组,且新生儿的住院天数要短于传统组对象,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新生儿护理历来是重要内容之一,新生儿在脱离母体之后,自身所面对的环境发生了极为明显的改变,但是,新生儿各方面功能未发育完善,对于环境的适应力较差。可以说,新生儿所处环境对于其未来的成长发育存在极为重要的影响。在新生儿的传统临床护理工作中,一般都是将产妇与新生儿分开,新生儿护理工作带有很强的封闭性质[6]。目前,伴随母婴同室的广泛建立,新生儿临床护理工作也逐渐转变为开放性质较强的母婴同室护理[7-8]。
在传统的母婴同室护理中,护理人员很少会让产妇及其它家属参与护理工作,这就会造成产妇与家属对于新生儿护理存在生疏,对于新生儿出院后的家庭护理存在不良影响[9]。而将共同参与模式与母婴同室护理相结合,可以有效转变产妇的自身观念,产妇的个人需求可以得到较好满足,新生儿护理的效率也会得到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在实施共同参与模式后,产妇及其它家属会真正参与新生儿的临床护理,并且掌握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产妇可以学会如何正确抚触新生儿、正确的喂养方式、科学的沐浴方法等。此外,在共同参与模式的新生儿护理中,护理人员会着重强化产妇及其它家属的责任观念,帮助新生儿的家属了解新生儿自身的各项特征[10]。这样一来,新生儿的家属可以掌握更为完善的护理技巧,对于日后新生儿的家庭护理存在积极影响。此外,共同参与模式的母婴同室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更为有效的激发。母婴同室共同参与模式的新生儿护理,充分体现了“爱婴”的护理理念,产妇会全天候与新生儿共处同一环境。该院在实施这一类型的新生儿护理之后,可以有效帮助产妇尽早开奶,确保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也能有效提高产妇的哺乳能力及护理新生儿的能力等。从新生儿的角度来分析,共同参与模式下的母婴同室护理可以培养新生儿与母亲之间的感情,使新生儿更为舒适,并且对于新生儿的未来成长发育存在积极影响[11]。
在对比两组新生儿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后可看出,共同组新生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3.8%,远低于传统组新生儿19.5%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实验对象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共同组产妇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8.1%,明显高于传统组产妇82.4%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该研究的相关数据与杨霞[9]的研究数据存在共同性,其研究中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6.7%,这也体现出该研究的科学性。共同组新生儿在接受共同参与模式的母婴同室护理后,体质量明显更高,住院天数也更短,这些数据均充分体现了共同参与模式的母婴同室护理存在极强的应用优越性。
4 结语
在接受母婴同室护理的新生儿临床护理工作开展中,将共同参与模式与护理工作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东英,雷叶琴.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8):68-69.
[2] 吴惠文.母婴同室共同参与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4,25(18):2807-2808.
[3] 郭利华.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A4):236-237.
[4] 李雪莲,臧雅静. 护理干预对预防母婴同室新生儿呕吐的影响[J].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9):53.
[5] 贾姣元.共同参与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3):92-93.
[6] 沈庭英.母嬰同室新生儿护理共同参与模式分析[J].求医问药,2012,10(9下):95-96.
[7] 詹园园.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845-846.
[8] 方惠.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5):63-64.
[9] 杨霞.新生儿护理中实施母婴同室共同参与模式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33):100-101.
[10] 谢映梅.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对母婴同室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1):4-6.
[11] 杨雪娇,蔡岱青.产科母婴同室护理新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6):231-232.
(收稿日期:201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