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语教学中社会文化因素的多维思考
2017-04-18邓瑶瑶夏侯富生
邓瑶瑶+夏侯富生
【摘 要】文章以教育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等为理论基础,从语言结构层面、背景知识层面和交际层面三个维度对外语教学中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论证,进一步阐释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密不可分的关系,并提出了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外语教学 社会文化因素 影响 策略
一、引言
在外语教学界,随着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深入和普及,人们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 外语教学绝不是单纯的语言技能操练,语音、词汇及语法的语言本体教学,它涉及目的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外语教学的目标不仅是为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其真正职责是为了培养出更多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人才。因此,社会文化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但与语言技能教学相比,文化教学仍然处于从属地位,在外语教学中如何真正意义上结合文化教学的实践还处于不断探索之中。语言是文化的載体,人们使用语言的社会交际必然受到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制约。正是基于每种语言都负载着特定的各种形态的文化,更深入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社会文化要素,从而培养学生自觉形成文化洞察力已成为当前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社会文化与语言教学
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语言教学尤其是在外语教学中社会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不可否认的是,很长时间以来,整个外语教学的重心都只放在对学生进行语言形式结构的掌握和语言基本技能的锻炼上,而并未对社会文化因素在外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引起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受到传统语言学、结构语言学或是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影响,从索绪尔到乔姆斯基都只是把语言本身作为语言学研究的唯一对象,因此将语言与文化截然分开。
其次,传统外语教学只是纯粹培养语言技能,认为学生能够在不违反语法规则的前提下造出一些意思正确的句子就能进行成功有效的交际。
最后,尤为重要的一点是,人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同时习得的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使得其在往往倾向于看到母语对外语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而对外语学习中社会文化因素发挥的影响常常忽视。
三、社会文化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下面将外语教学中的社会文化因素从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即语言结构文化、背景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分别探讨三者在教学实际中的具体表现。语言结构文化指的是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征。
(一)文化内涵词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英语阅读能力对学生来说,实质上是一种书面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通过阅读活动去判断、推导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某种态度或者行为。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时,会遇到大量的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这时学生必须理解三个层面的意义:词汇意义、语法结构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倘若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词语内含的社会文化含义,用母语的理解方式形成的词语概念来定义目的语中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语概念,没有察觉和区分它们在深层语义上的差异,容易踏入跨文化交际的误区。
因此,教师在外语教学中要格外注意对文化内涵丰富的英汉词汇进行比较。一般来说,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的语义差别如下。
1. 词汇空缺。这类词只在一种语言和文化中存在内涵意义,在另一种语言里没有与之对应的词。具体来说,大致可以概括成四类:①名物词语;②典故;③由于哲学思想和历史文化不同而导致的文化空缺;④其他。例如“阴”“阳”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词;“plumber”本义是水管工人,水管工人的工作是修堵和补漏水管,从工作性质引申指特工,我们很难在汉语中找到相应的词。
2. 象征词语。表示同一事物或概念的词,只在一种语言里有文化内涵,在另一种语言里则没有。例如“梅、兰、竹、菊”在中国象征高雅脱俗、刚正不阿的君子,在英语里仅仅是普通的植物。
3. 同名异义。在两种语言里,某些词其表面上都是指同一事物,其实内涵意义却不同或相反。例如 “lover”(情人),在中国人眼中指的是妻子或自己的爱人,属褒义,而在欧美国家“lover”通常指情妇,属贬义。
4. 派生词。有些词的基本意义相同,但派生意义的区别却存在很大差别。例如“policy”(政治)的派生词“politician”在美国英语中一般都用于贬义,指的是那些通过政治手段来谋取个人利益的人,一般翻译成政客。
(二)句法层面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在用外语进行写作时,学生即使储备了充足的词汇,也能基本遵循语法规则,但写出的英文句子却是汉语思考过后的再翻译,所以文章写得不地道甚至外国人很难读懂。中国人和英语为目的语的人在构建语篇的过程中遵循着不同的模式。英语和汉语在句法层面上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英语写作,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 汉语重意合,西方语言重形合。汉语没有复杂的格、位、形态变化,其结合主要取决于语义搭配是否合乎情理,汉语句法关系主要靠词序和语义关系表达。英语是以形合为主的语言,语句注重形式联系,注意结构的完整和合理性,使用连词比汉语多得多。
2. 汉语习惯的表达方式是用主动语态,而在英语句子则倾向于不用人称来做主语。这和中国人“事在人为”的思维习惯及以自然为了解、研究的对象的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分不开。
3. 汉语叙述多呈现动态,而英语常呈静态且常常用被动语态。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汉语动词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和状语。相比较而言,而英语中的谓语动词有很多形态变化,受到各种规则约束,因此多用含有行为和动作含义的普通名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因此汉语形成了明显的动态优势。
4. 汉语时间状语的出现频率要远远高于英语时间状语。王振亚(2005)认为英语动词有时态差别,这意味着英语动词有表达时间的功能,除非必需,写英语句子时,一般不用时间状语。汉语动词表示时间的功能弱于英语。例如,许多学生在作文中经常会写“She is reading now”,其中多余的时间状语就是英汉语时间状语使用频率上的差异造成的。
5. 我国学生在表达复数概念时过于依赖词汇手段。在英语中,表达复数概念的语法词素-s是强制性的,必须加在任何表达复数概念的可数名词之后;而词汇手段是非强制性的,不必要时可以不用。但在汉语中,表达复数概念的语法手段“们”在使用上受到很大限制。当表达复数概念的语法手段受到限制时,词汇手段的重要性自然就会增加。英汉语的这一差异往往导致学生写作时生成“some years ago”这样的表达方式。实际上,“some”(词汇手段)是不必要的,英语国家的人只说“years ago”。
(三)外语听力课和阅读课中背景知识文化因素的影响
背景知识文化因素的差异主要表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时间观念的差异。
1. 价值观念。
西方人极度崇尚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目标的实现,追求个人利益。中国人提倡凡事以集体利益为重,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群体目标的实现和群体利益的维护。中国文化崇尚天的价值观体现在语言中,凡遇上难事,要向上天祈求庇护,做事也是根据“天意”,相信天意不可违;西方则主张征服自然,他们崇尚上帝而非天。中国传统思想相信“先苦后甜”“享福必须先吃苦”;而西方人主张尽情享乐,满足自我。西方文化提倡创新和冒险精神,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崇尚中庸之道,安于现状。
2. 思維方式。
汉字是象形文字,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是典型的直觉思维的体现,基于感知,侧重经验、感悟。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理性思维,讲究精确性,强调演绎法。大陆型的地理环境、长期的闭关政策、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以及小农经济使人们缺乏与外界的联系,加之集权制导致思想禁锢,中国人具有内向性的思维方式。西方大多数国家地理上接近海洋,工商业、航海业发展迅速,好奇心和想象力丰富,容易接受新事物,思维方式是开放型的。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西方人重视个性。例如西方医学长于用解剖方式,重视局部,中医恰恰相反,认为应先考虑整体。
3. 时间观念。
在时间观方面,西方文化把时间看成是不可逆转的单向直线的延伸,去而不返,因而善于对时间做周密的安排;中国文化视时间为一个循环过程,周而复始,因而常常立足于过去。
听力理解这一过程首先是对听到的语篇信息进行解码,之后再重新形成对材料的完整理解。处理听力材料中的语言信息需要联系上下文和调动大脑中存储的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知识帮助理解、推测和判断,所以在听力课中对相关背景文化知识的阐述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Omalley & Chamot在1990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听力差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点:在听力过程中他们通常潜意识地用母语的思维方式尝试解释、分析、判断听力材料的语言信息,这种负迁移造成了他们在听材料时顺利解码语言信息的障碍。
外语阅读材料中经常引用圣经和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典故、神话,而且不加出处,随意引用,并在文章中穿插着各种隐含的社会文化知识,这就为学生的理解增加了难度。研究表明,学生在阅读外语文章时遇到的理解障碍包括对材料中引用的典故不明其意,不知其用;难以发现文章中呈现的各个事实的关联性以及对某些语句从字面不能理解。这些都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背景文化知识,使得学生对文章没有贯通的思路,无法做出正确的推断。只有完善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这些问题才会得到解决。
(四)外语学习中容易出现的交际失误现象
由于缺乏跨文化交际知识,学生往往在潜意识里将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完全对等,以为命名同一事物或概念的词语在文化内涵和外延上也不会存在差异,或者是误将汉语中使用习惯直接带入相应的跨文化交际之中。因此,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应对交际文化知识给予必要的重视。交际文化主要包括直接反映社会文化习俗的日常言语行为,如问候、致谢、道歉、告别、邀请、应邀、拒邀、求助、询问、应诺和人际关系方面的称呼、礼貌用语,还包括对带有浓厚鲜明民族文化特点的词汇和词语的理解、运用,其中有对谦辞、敬语、禁忌语、委婉语和恭维赞赏语的运用。
四、社会文化因素融入外语教学策略
(一)提高教师素养,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应该非常熟悉外语教学所涉及的两种文化:学生的母语文化和目的语社团文化。教师应该具有扎实深厚的英语基本功和较高的英美文化知识修养,能够帮助学生逐渐摆脱母语文化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使学生尽快树立一种跨文化意识,尊重不同文化。
(二)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中西文化进行对比教学,带领学生认识和比较中西文化的异同。这除了提高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之外,还能促进学生对外国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使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的水平,从而达到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母语文化,更加包容、尊重和理解外来文化的目的;解决中国学生的主体文化知识匮乏问题,最终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水平。
(三)适当增加文化测试内容,改变文化评价导向
除了考查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之外,在测试中适当增加一些文化内容试题,尤其是应该添加一些涉及中国文化或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另外,英语测试中对文化内容的考查形式不应拘泥于书面表达,还可以采用口头表达的方式,如英语口语测试等。
(四)注重教材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教材十分重要。国外出版的教材在教学中的使用应该占到一定比例。应当将真实性作为衡量自编教材质量的标准之一,即这类教材能够保证涉及的社会生活场景的真实性、社会关系的真实性,从而真正还原和重现语言运用的真实过程。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与使用,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和容量大大增加,他们很容易就能找到各种各样的英文原版CD、VCD等。这恰好弥补了书本材料欠缺的真实性,并且生动形象的画面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六)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包括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融合法等。
(七)其他途径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及报刊等,鼓励学生观看英语电影,举办英美文化知识讲座,鼓励学生跨国访学。
五、结束语
美国语言学家Kramsch(1998)说:“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两者不可分。”语言与文化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中文化的重要地位。外语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与语言使用的过程,更是一个文化学习的过程。本文从语言结构层面、背景知识层面和交际层面三个维度对外语教学中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论证,进一步阐释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密不可分的关系,并提出了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的相应策略。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3]Rivers, W. M. 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4]Rivers. W. M. 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5]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7.
[6]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7]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27-31.
[8]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9]张友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J].外语界,2003(03):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