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水散热器采暖系统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2017-04-18李昊

价值工程 2017年10期
关键词:热网热源

李昊

摘要:热水散热器采暖系统是我国目前应用得十分广泛的采暖系统。本文探讨了热水散热器采暖系统常见的热源、热网、用户系统等方面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

Abstract: Hot water radiator heating system is widely used in China's heating 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common problems of heat source, heating network and user system of hot water radiator heating system,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關键词:热水散热器采暖系统;热源;热网;用户系统

Key words: hot water radiator heating system;heat source;heating network;user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0-0091-02

0 引言

热水散热器采暖系统是我国目前应用得十分广泛的采暖系统,其运行效果对我国集中供热和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意义重大。现在实际运行中的热水散热器采暖系统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采暖系统的使用效果,其原因涉及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管理等各方面。现笔者探讨一些常见问题,范围包括热源、热网、用户系统等方面,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

1 热源的问题

热网供暖区域内大多数甚至全部的散热器不热,室内温度普遍达不到设计要求,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热源容量不足,这又可分为锅炉和循环水泵的问题。

1.1 锅炉容量不足的问题

如果锅炉运行以后升温困难,常温下的补水烧了两个小时以上时,供水温度仍然达不到60-70℃,回水温度仍然达不到40-50℃,且延长锅炉运行时间供回水温度仍然无法进一步提高,则说明锅炉容量或出力不足。这时,应首先检查锅炉是否出现了故障,如有故障及时排除。同时核算已投入运行的锅炉容量是否满足供暖区域内的热负荷需求,如确实不足,应考虑增加投入运行的锅炉的台数,如已无锅炉可增加,则应考虑必要的扩建和增容。

1.2 循环水泵容量不足的问题

如果锅炉供水温度比较正常,回水温度却明显偏低,供回水温差过大,则表明循环水流量偏小,说明循环水泵容量不足。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提高水泵转速的办法提高水泵容量,必要时可以考虑更换水泵。

2 热网的问题

2.1 水力平衡的问题

有时位于热网末端的建筑物整座楼散热器都不热,室内温度普遍达不到设计要求,而其他建筑物则供暖正常。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般是热网的水力不平衡。主要是设计时对水力平衡问题考虑欠佳,对管网系统形式选取不当,水力平衡计算不够仔细认真,导致位于热网前端的建筑物流入水量过多,位于热网末端的建筑物流入水量过少。要解决热网水力不平衡的问题,首先在设计时要合理选择管网系统形式,在条件许可时应采用环状管网系统,这种系统形式自动平衡且初投资不高而运行费用最低。还要认真进行水力平衡计算,热网末端的管径可适当放大。已投入使用的热网存在水力不平衡问题时,可在余压过大的建筑物采暖入口处设置合适的节流孔板或平衡阀进行调节。

2.2 管道保温的问题

室外热网管道需做保温层,直埋管道可采用预制保温管道。如果管道保温做不好,就会使管道热损失增加,供回水温度降低,影响供暖效果。管道保温做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实际采用的保温材料材质不符合设计要求,保温层厚度小于设计要求;二是保温层施工质量低劣;三是保温层发生脱落现象或遭到水浸。所以建设单位一定要按设计要求选用保温材料,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规范施工。

2.3后期人为影响的问题

热网在建成投入使用后,有些建设单位急于满足一些新建建筑物的供暖需要,在未经设计单位校核的情况下就将新建建筑物的采暖系统接入原有热网供暖,结果导致不但新接入的建筑物供暖效果不好,热网原来正常供暖的建筑物的供暖效果也受到了影响。热网的供热量是一定的,系统中需接入新用户时,除应对热源的供热能力和循环水泵的输水能力进行校核外,还应对热网的水力工况进行校核。如果校核的结果表明原有热网无法满足新用户的供暖需要时,不得盲目接入新用户。

有时还会发生热网系统的初调节受到人为破坏的情况。外网安装调节完毕后,应当固定所有用户系统的采暖入户管道阀门的开启度。如果这些阀门的开启度被改变,可能会使整个系统的水力工况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有些用户不热而有些用户过热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应重新调节并固定用户系统采暖入户管道阀门的开启度。有时还会发生采暖入户供、回水管的旁通管阀门关闭不严或误开启的情况,也要给于足够重视。

3 用户系统的问题

3.1 散热器数量和管道管径不足的问题

有时室内温度较低,达不到设计要求,散热器表面温度却比较正常。这往往是因为设计时采暖热负荷少算或计算错误,致使散热器数量不够和管道管径不足。比较容易漏算热负荷的围护结构有:与不采暖房间(如楼梯间等)相邻的隔墙、楼板、门窗等;建筑物悬挑出去部分的楼板;建筑物层高不一致时,高出相邻房间屋面的山墙等。《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第5.2.5条规定:与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或等于5℃,或通过隔墙和楼板等的传热量大于该房间的热负荷的10%时,应计算通过隔墙或楼板等的传热量。所以在计算建筑物热负荷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计算,不要有遗漏。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采暖房间如出现上述情况,可增加房间的散热器数量,必要时也可同时加大部分管段的管径,以使房间温度达到设计要求。

3.2 用户系统积存空气的问题

空气是热水采暖系统中最有害的因素。当管道和散热器中积存空气时会形成“气塞”,影响热水的正常循环,造成某些部分不热,同时还可能会产生噪声。而且,空气中含有的氧气是造成金属管道和管件腐蚀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须重视系统空气积存的问题。采暖系统充水前是充满空气的,充水时空气被从系统下部充入的冷水挤出。但空气在水中的饱和溶解量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降低,当系统中的冷水被加热升温后,原来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便逐渐分离出来,积存在系统中。因为空气比水轻,所以空气都积存在系统各部分的最高点。所以,在系统各部分的最高点应设置集气罐或自动排气阀。空气泡的移动与水流速度及管道坡度有关,集气点的水流速度不应大于0.1m/s。为方便检修,自动排气阀与系统的连接处一般设置一个阀门,系统运行时一定要将这个阀门打开,以保证自动排气阀可以正常工作。

3.3 管道和散热器堵塞的问题

热水采暖系统的管道和散热器发生堵塞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有时因为施工時不小心或其他原因,导致泥沙、纤维、管材碎屑、焊渣等杂物进入并留在了系统内,致使管道或散热器通路断面减少甚至完全堵死,造成系统内水不能正常循环,房间无法正常采暖。系统容易发生堵塞的部位有:水流改变方向处,如弯头、三通等管件处,设有阀门及调节装置处,散热器和集气罐等水流速降低处等。为防止系统发生堵塞,从设计、施工安装到运行管理都要注意。设计时在用户采暖入口供、回水管上均应设置除污器,在系统最低点设置泄水阀以方便排污。安装时要保证管道、配件、散热器内部清洁,无任何杂物。在系统投入使用前要彻底地清洗系统。当已确定系统发生了堵塞时,就要查找堵塞发生的部位,一般在热与不热的部位之间找。现在还有一种射线扫描技术可以探测到系统中的堵塞。总之关键是准确找出堵塞发生的部位,以便及时排除,避免大面积拆开系统查找原因。

3.4 安装不当引起的问题

当管道之间连接不当时,比如立管与干管连接或散热器支管与立管连接时伸入被连接管过深或连接方式有误,导致水流阻力增大水流量减少,影响了采暖效果。截止阀的方向装反,也会导致水流阻力增大。安装时漏装了起调节作用的阀门,会使系统丧失了调节功能,发生水力失调时无法进行调节。所以一定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做好施工人员培训,规范施工。

3.5 运行管理不当引起的问题

采暖期开始时,有时系统充水过快,系统中积存的空气将无法完全排出,使系统将无法全部充满水,影响了供暖效果。系统充水的正确做法是从回水管路缓慢充水,充水过程中要每隔1~2小时进行一次系统排气。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漏水且补水不及时,就会使系统积存空气,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所以运行管理人员应经常观察系统水位变化,及时补水,维持正常的系统水位;如果是系统发生不正常漏水,则要及时查找漏水原因并进行处理。

4 结语

以上为热水散热器采暖系统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及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笔者在多年工作实践中采用上述方法解决问题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影响热水散热器采暖系统运行的因素面广、复杂,可能出现的问题还有很多,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贺平,孙刚,王飞,吴华新编著.供热工程[M].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陆耀庆编著.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李娥飞著.暖通空调设计与通病分析[M].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热网热源
热网异常工况的辨识
新建热网与现状热网并网升温方案
基于动态三维交互的二级热网仿真系统
横流热源塔换热性能研究
压气机叶片MPAW堆焊的热源参数模拟仿真
基于启发式动态规划的冷热源优化控制
嫦娥三号同位素热源环境辐射场分布研究
中部槽激光-MAG复合热源打底焊焊接工艺研究
多类型热源点共存下的区域热力统筹供应探讨
基于图论的空间热网拓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