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探索

2017-04-18刘红攀

价值工程 2017年10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会治理创新

刘红攀

摘要: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互为关联,二者缺一不可。其在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极具价值。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战略任务更加明确,不仅实现了社会工作的有效介入,也使其作用更加突出。可通过社会各类人才培养,落实该项工作目标。本文主要对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的内涵和关系进行分析,并探索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推进社会工作的顺利进行。

Abstract: Social work and social governance are interrelated, and both are indispensable. Social work is highly valuable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The convening of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igh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made the strategic task of innovating the social governance system more explicit, not only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intervention of social work, but also to make its role more prominent. The objectives can be implemented through various types of social personnel training.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relation of social work and social governance, and explores the effective path of social work involved in 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and promotes the smooth progress of social work.

關键词:社会工作;社会治理;创新;路径

Key words: social work;social governance;innovation;path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0-0057-02

0 引言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战略部署便已明确,而具体战略任务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实现: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社会矛盾体制化解、完善公共安全体系。依从于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创新的具体要求,实现路径探索,使该项工作更加有效。

1 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的内涵和关系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最初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使“社会治理”的概念更加清晰,社会管理体制转型的目标也更加明确,其对社会管理进行了深层次解析,使党的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工作更具创新性和开拓性,有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社会治理的实质是对公共权力的延伸以及对公民个人权利的保护,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其强调除政府之外的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个体等,在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积极作用。现代治理和治理主体之间具备关联性。它既是社会管理的过程,又能够最大程度实现公共利益。其是指政府和公民在公共生活管理中的合作性。该种方式,使管理工作更加民主。

社会工作的价值导向在于以人为本、平等公正和助人自助。采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实现社会资源的整合,继而为个人或社会群体提供帮助,使社会关系更加协调,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减少社会矛盾。

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互为关联,极为契合。社会管理通过对国家权力系统和社会组织系统的双向依托,实现社会治理,进行社会整合、利益协调、公共服务、风险管理和社会发展。社会工作采用相关服务方法,为老人、小孩、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实现社会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稳定。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都有其各自的功能,而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关联性和契合性。社会工作以专业优势及特性参与到社会管理中。

注重社会工作建设,加大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力度,与社会管理转型和社会治理创新的现实需要相契合。无论是社会工作的发展,还是社会治理创新的推进,都要对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创新这一课题进行全面考量。

2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

2.1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社会工作有助于社会治理方式的改进。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了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社会工作在社会协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强调社会参与。受传统官本位观念限制,并未真正形成公民社会。社会工作者要依据区域背景,认识到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在政府治理、社会自我调节和居民自治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

以某地区的“社会+义工”联动模式为例,其特征如下:①政府主导。社工岗位和社会服务均由政府开发和购买。②实现社工和义工资源的全面整合。该种模式的根本诉求是由社工对义工进行引领,而义工为社工提供辅助,进行二者的整合,实现社会工作中各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共同为社会服务,提高公共服务质量。③外来经验与本土化结合。该种联动模式,既有对外来经验的借鉴,又体现了该地区的本土化特征,使社会工作服务更加规范、专业。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要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体现在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和重在治本方面。其主要价值理念是助人自助,服务过程极为科学和专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以规避各类社会矛盾。助人自助,并非仅对弱势群体提供物质帮助,更讲求心灵支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融入社会。

2.2 激發社会组织活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也有明确提及。它充分发挥了社会工作的价值,而社会工作也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使社会组织更具活力,有助于政社分开和政社合作的实现。我国发达地区社会工作发展态势良好,社会工作人才一般在民办机构或分支进行供职。

采用正确的方法,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加大政社分开工作实施力度,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活力。截至2015年11月,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已经超过60万个。其中,社会团体32.6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7.4万个,慈善基金会数量已经达到4695家。纵观我国社会工作现状,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社会组织数量非常少,无法满足日常社会工作需求。而且,社会公众对民间组织缺乏正确认知。加之,民间组织的规模普遍较小,影响力有限,创新意识缺乏,不够严谨和规范,且公信力不足。相关部门要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相关规定,对具体工作进行落实,以充分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也要注重自身的参与性,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优势,将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的价值和作用发挥到最大。

2.3 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对有效预防的创新和社会矛盾体制化解进行了明确界定。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是社会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它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特定人群提供服务,能够有效预防社会风险,及时发现社会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通过沟通和互动,化解该过程中的各类矛盾。因为人民群众的需求无法满足,故而,产生社会风险。社会工作者要明确基层群众诉求,采用专业的眼光,对社会风险及相关问题进行评估,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呼吁政府和社会,从根本上消解社会矛盾。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作用不可估量。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能够实现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及权益保障机制的构建。相关研究表明,社会工作过程由收集案主信息的预估、选择信息的诊断、与案主合作明确治疗计划及判断社会工作能否帮助案主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社会工作具备专业优势,且具体工作过程的实施科学合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群众问题,保障其权益。

2016年5月,某市社区内连续发生4起入室盗窃案。该小区60岁以上老人占比在20%左右。事件起因是该社区附近正在建造高层商品房,建筑工人为图便利,每天从该小区经过,吸引了外来商贩。部分居民认为是外来人员大量穿行造成盗窃,建议把社区通往建筑工地的大门锁上,禁止建筑工人穿行。针对该问题,要及时报警,对盗窃案件进行侦查和处理,营造安定的社区环境。同时,召开社区居民议事会,物业、社区、居民代表、工人代表参与,协调各方矛盾。设置固定通行时间,供建筑工人通行。明确建筑工人经过社区所应遵守的规则;社会工作者与物业和社区沟通,加强社区安全与管理;开展社区服务,消除或改善居民对建筑工人的不良认识,组织居民和工人进行联谊活动。通过该种方式,实现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介入。

2.4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社会工作使公共安全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善。社会工作主要根源于群众需求和社会矛盾的解决,并有效规避社会风险,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防范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社会工作也可在违法犯罪人员的司法和社会矫正体系中实现介入,确保相关人员的社会回归。社区矫正是专业社工介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目的和实施方法各有不同。

依从于各国预防犯罪和促进罪犯再社会化的立法和实践,可知社区矫正并不只是监外执行刑罚,也包括对刑满释放人员进行矫正及对失足青少年的帮助和教育。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社会矫正过程中,需要依托于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和领导。

公共安全体系为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提供了外部保障。其是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不仅关系到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参与性,而且直接关乎社会治理创新效果,对社会稳定及发展具有正向推动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不可估量。近年来,为满足社会工作需要,实现社会治理创新,加大了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力度。而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尤为突出,有助于推进社会建设及发展,为人民群众构建安全、稳定的外部社会环境,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李迎生.探索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4(03):23-28,98.

[2]徐选国,戚玉,周小燕.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生计发展的理论创新与经验反思——以社会治理创新为分析视角[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38-48.

[3]王瑞华.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01):38-41.

[4]李飞虎,傅楚涵.城市社区治理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6(02):6-10,21.

[5]徐选国,杨絮.农村社区发展、社会工作介入与整合性治理——兼论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范式转向[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8-17.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社会治理创新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