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石油需求预测方法概述

2017-04-18孔悦

价值工程 2017年10期

孔悦

摘要:石油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运用结构分析与景气分析相结合的预测方法打开了传统研究黑箱,揭示了影响成品油需求变化的具体原因,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明确石油的需求结构了解石油需求变化规律,有利于细化石油需求数据更对现实具有指导作用。

Abstract: Petroleum resources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prosperity analysis are combined to open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black box, revealing the specific reasons impacting the refined oil demand changes. By this method, we can understand the oil demand structure and the law of oil demand changes, which is conducive to refining oil demand data and has referential value.

关键词:石油需求;供求因素分析;结构分析方法;景气分析方法

Key words: oil demand;supply and demand factor analysis;structural analysis method;prosperity analysis method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0-0035-03

0 引言

石油资源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种重要战略资源和稀缺的特殊商品,石油价格的波动频繁,带来石油供给方面存在诸多的不安全、不确定因素,使石油一直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成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经济秩序和军事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自1993年以来,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石油需求缺口越来越大,对外依存度愈来越高,2012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石油成为影响我国能源安全,制约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突出问题。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量的预测成为更好保证我国石油供需平衡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

传统研究方法以趋势外推和需求弹性为基础,以变量的综合多元回归分析为核心,附加国际经验的杰建议及历史经验的外推。如: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灰色系统方法、时间序列方法、回归模型、自动回归平均模型等。然而由于石油需求弹性的不稳定性、直接借鉴国际的经验不符合我国国情和传统研究中黑箱化特征突出的原因导致传统研究一直未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本文将在成品油需求预测中创新性的引入新的分析方法。即结构分析方法与情景分析方法相结合。这种分析方法首先,它彻底地打开了传统研究的黑箱,揭示了影响成品油需求变化的具体原因。这也是保证整个预测合理性和准确性的关键。其次,在把握成品油需求总量变化趋势的同时,也能揭示需求结构,尤其是细分市场需求变化的基本特征,更加直观明了,对现实更具有指导意义;再次,对每一部分进行精准预测和调整,不仅使细分市场数据清晰更能提高整体模型的精准率,更有助于解释成品油需求变化的基本规律;另外,符合人们认识成品油需求的常规思路,是模型的适用范围和可参与性明显改善。最后模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能够不断吸收新的信息和研究成果,包括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同时在分析工具上也完全保证了统计学意义上的严密性和可检验性。

石油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由于其用途广泛又没有完全替代的产品,所以称为支撑国民经济的必需品,当全球经济增长快速的时候对石油的需求必然会高涨,相反当经济形势低迷对石油需求也会减少。尽管各国都在通过提高石油使用效率和寻找开发可替代能源、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但是短期内效果甚微。所以短期内石油需求具有刚性。

石油资源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种重要战略资源和稀缺的特殊商品,石油价格的波动频繁,带来石油供给方面存在诸多的不安全、不确定因素,使石油一直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成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经济秩序和军事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以住、行为特征的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生意,石油消费总量急剧增长。而我国的石油资源总量并不丰富,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自1993年以来,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石油需求缺口越来越大,对外依存度愈来越高,2012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石油成为影响我国能源安全,制约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何保证我国石油供需平衡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

1 传统预测方法及其局限性

传统研究方法以趋势外推和需求弹性为基础,以变量的综合多元回歸分析为核心,附加国际经验的杰建议及历史经验的外推。如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灰色系统方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等。

传统的这些研究方法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尚未能达到很好的研究效果。如:

1.1 能源需求弹性具有不稳定性

原则上说,利用上述的能源弹性变化的规律进行预测是完全可行的,但在实际的预测工作中,由于能源弹性随着经济周期的短期波动规律难以把握,这种预测方法仅仅是理论上可行,并没有实际的可操作性,难以保证预测的可信度。传统的预测研究假定需求弹性保持不变,或者延续某种特征变化趋势进行预测都存在着突出问题。

1.2 直接借鉴国际的经验不符合我国国情

借鉴国际经验是传统研究的重要方法,但是直接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来实现对中国能源需求的精准预测,或者借用国外的模型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一方面,我国有着特殊的国情特殊的经济增长轨迹和产业结构特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经验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中国的能源消费特征必然与其他国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简单的借鉴国外经验必然会导致认识上的教条主义。另外由于科技的进步,能源的价格,消费性形态等的变化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的形成背景存在很大差异,直接借鉴必然会存在误区。所以必须从经济增长实际入手结合我国国情,并且遵循我国经济增长的共性规律的基础上,客观分析我国的规律才能更好解决我国的问题。

1.3 传统研究中的黑箱化特征突出

传统研究基于总量分析,为了尽可能多的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往往采取多元回归等手段,将诸多因素混在一起试图用一个层面的规律,来解释多重因素的复杂影响和复杂关系。这不禁忽略了不同因素的影响机制和特征,设置了一个认识上的巨大黑箱,使人们难以理解客观的经济生活规律,而且模型设计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虽然在历史分析过程中取得良好的预测效果但是在实际预测分析中效果却不能保证。

2 结构化分析方法结合情景分析方法

2.1 结构分析方法在预测中的应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毫无疑问的,正确的方法论是成品油需求预测取得理想成效的前提。本文将在成品油需求预测中创新性的引入新的分析方法。具体如下:

结构化分析方法的体现一:结构化分析的关键在于把握总体对象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和互相影响所构成的现实经济生活的客观映像和规律突出总体经济活动的有机构成的客观描述和分析。结构性分析思路贯穿整个中长期分析的方方面面。在预测模型总体逻辑结构的设计中,本研究打破了传统研究中关于成品油需求各种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黑箱”,采取了更加符合人们认知习惯和特征的结构思路,如图1。

在上文图1中将所有的影响因素如经济增长、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城市化及人口变化,由成品油需求领域构成的中间指标环节全部分解,主要分为:机动车、交通运输、农业和渔业、建筑业、电力、工业、商业和民用以及其他方面。然后依据大量的实际调研数据,细致研究和测算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为基础进行模型建设。

传统研究是将各种经济因素,如经济增长、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变化等因素直接与最终短的“成品油消费”联系起来,通过各种模型手段来描述两者之前的函数关系,并且以此来进行预测研究。弹性系数发就是其中最常用的方法。由于前文所属的原因,这种方法的预测成果存在明显的问题。本文的研究中,则是将所有的影响因素,以及由成品油需求领域构成的中间指标环节全部分解,然后依据大量的实际调研数据,细致研究和测算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为基础进行模型建设。

这种结构化的模型架构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首先,它彻底地打开了传统研究的黑箱,揭示了影响成品油需求变化的具体原因。这也是保证整个预测合理性和准确性的关键。其次,在把握成品油需求总量变化趋势的同时,也能揭示需求结构,尤其是细分市场需求变化的基本特征,更加直观明了,对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具有更加直接参考意义;再次,建立在大量数据积累基础之上的量化的结构模型,有助于解释成品油需求变化的基本规律,同时构架了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预测研究平台,不仅便于积累历史的研究成果,也具有较强的自我完善能力,另外,符合人们认识成品油需求的常规思路,是模型的适用范围和可参与性明显改善。最后模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能够不断吸收新的信息和研究成果,包括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同时在分析工具上也完全保证了统计学意义上的严密性和可检验性。

值得格外说明的是,这种研究思路将逐步理顺被传统研究颠倒了的因果关系,将成品油消费弹性作为一个解释变量,不仅能够科学预测成品油的需求弹性变化的基本趋势和原因,也为合理引入国外经验奠定了基础。

结构化分析方法体现之二:关于未来1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预测的一半均衡结构分析关于中国经济未来中长期发展的预测中,突出研究了各个经济社会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经济增长、就业、人均收入、储蓄率、投资率,相关行业增长之间的联动关系,如新能源技术、替代能源、能源供给和能源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产业增长结构变化过程中相互之间的投入产出关联等等。从分析模型的数学意义来看,这些分析框架科学的归纳了哥哥经济变量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有科学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充分利用了历史数据提供的信息和历史规律,是目前社会经济研究领域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理论实证模型。从应用角度来看,这种分析框架则保证了同一增长情境下各个经济社会指标之间的协调性,同时为理解政策变动和外部冲击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结构化分析方法的体现三:汽车保有量预测中的机构化方法应用

汽车用油是未来影响成品油需求最重要的因素,是保证预测成效最关键的环节。为了提高需求预测的科学可靠程度,摒弃了传统研究中单一的多元回归模型手段,而基于对汽车需求的实际影响因素和机制的科学把握,建立了结构化的动态预测模型。

具体来看,关于汽车保有量预测中的机构化特征体現:第一,突出了不同收入水平人群的消费者对汽车需求的偏好差别;第二,在预测研究中直接饮用居民收入水平分布的实际概率曲线,采取矩阵运算方法突出反映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人均收入分布的不均衡性;第三,突出了城市和农训汽车消费的水平和结构特征的不同,并考虑了城市化率的阶段性变化对汽车需求的影响;第四,基于对柴油技术发展趋势的基本预测,细化了汽油车和柴油车的结构变化,以及对不同车型优化水平的结构性变化进行了细分等。

2.2 情景分析方法的应用

所有的预测分析都以一些关于未来的基本假设为前提,如假定未来将延续过去体现出来的规律或者惯性趋势等。未来的不确定性将使假定的合理性受到挑战。在中长期的预测中,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基于历史规律外推的短期预测技术不能满足长期预测的要求。

情景分析弥补了这种缺憾。其核心是,在对历史规律和发展趋势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一系列合理的(Plausible)、可认知的(Recognizable)、大胆的(Challenging)、自圆其说的(InternalConsistently)假定,并研究各种可能假定情况下预测对象的变化。

本文的情景设定是基于如下共识和思路展开的:

成品油需求=用油机具*单位产出的用油效率

用油机具=∮(经济增长,对用油机具的单位需求)

历史经验显示,单位经济产出对用油机具的需求变化短期看比较恒定,长期看也存在比较确定的变化趋势,而用油效率(包括替代能源的发展等)和经济增长存在各种可能的增长和发展路径。为此,以用油效率和经济增长为核型构建本文“二维”情景框架。其中,经济增长维度包含了诸如:GDP、人口、城市化率、三次产业结构、收入水平等一些列指标内在统一的各种不同的增长设定;用油效率维度则包括节能政策、能源替代技术的发展、石油资源的约束和油价提高等影响用油效率的主因素的各种不同假定。

3 结论

成品油和石油消费与经济社会增长密切相关,影响成品油消费的主要指标有经济增长(GDP)、产业结构、城镇化进程和人口及家庭结构,并进而分别设定基准、乐观和风险情景。见表1。

如表1所示,基准情景下2020年我国成品油需求将达到3.82亿吨,其中,汽、煤、柴油的消费量分别达到14928、3355、19944万吨;风险情景下2020年我国成品油需求将达到3.92亿吨,其中,汽、煤、柴油的消费量分别达到15365、3388、20457万吨;乐观情景下2020年我国成品油需求将达到4.02亿吨,其中,汽、煤、柴油的消费量分别达到15822、3422、20985万吨。

通过结构分析方法和情景分析方法相结合对我国石油消费量进行预测,并且在研究过程中细化石油消费市场的消费结构更加有助于掌握我国石油的供给需求因素分析。有效的发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所有的预测分析都以一些关于未来的基本假设为前提,如假定未来将延续过去体现出来的规律或者惯性趋势等。未来的不确定性将使假定的合理性受到挑战。在中长期的预测中,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基于历史规律外推的短期预测技术不能满足长期预测的要求。

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模型预测未来我国石油需求量,并寻找细分市场对石油整体需求的影响,揭示石油需求结构,有助于分析影响我国石油供给需求因素,有效的发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对我国石油政策乃至能源政策有借鉴指导意义即为本文希望得到的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1]Harald Ulrik Sverdrup,Deniz Koca1,Kristín Vala Ragnarsdóttir.Peak Metals,Minerals,Energy,Wealth,Food and Population:Urgent Policy Considerations for ASustainable Societ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2,5:499-533.

[2]常兴国,陈先达,史军.2012年中国企业境外矿业投资形势分析[J].中国矿业,2013,22(7):5-7.

[3]李明玉.能源供給与能源消费的系统动力学模型[D].沈阳,东北大学,2008.

[4]孔锐,储志君.我国石油需求预测及经济危机下的应对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19-23.

[5]离扑民.中国应对高油价的战略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05(2):26-30.

[6]杨夏鸣.高油价原因、影响及中国的对策选择[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2):26-33.

[7]焦建零,范英.中国原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的互动关系研究,管理评论[J],2004,16(7):48-53.

[8]姜彦福.我国国家经济安全态势报告1999-2000[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9]赵英.中国经济面临的危险-国家经济安全论[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10]张抗.中国的石油资源和发展战略[J].自然杂志,2008(30).

[11]李子奈.计量经济学[J].搞定教育出版社,2005:347-348.

[12]李维.石油价格波动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传导机制研究[J].世界经济情况,2008,2.

[13]雷家骁.国家经济安全导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14]刘君,等.国外的国家经济安全研究[J].科研管理,20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