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教育在左,电大教育在右

2017-04-18肖凌峰

教育界·下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社区教育转型

肖凌峰

【摘 要】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针对电大教育要想保生存,谋发展,选择转型社区教育的问题,文章通过对社区教育概念的剖析对照,从本质属性上揭示了社区教育与电大教育的关联性,从而对这一转型选择做出否定的判定。

【关键词】社区教育 电大教育 转型

在2016年6月的《开放教育研究》杂志上,笔者读到了吴遵民、陈玉明的《电大转型社区教育何以可能》文章,虽然笔者对电大转型和社区教育这样的名词以及电大开展社区教育这样的提法并不陌生,但这篇文章把它们放到一起,还是着实让人惊讶了。电大教育似乎需要社区教育的拯救。基于这种疑虑,笔者在详细查阅这些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厘清在社区教育如火如荼的发展过程中,电大究竟会充当怎样的角色?更希望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电大也好,开放大学也好,能够坚守好自己的教育使命。

一、社区教育

(一)缘起

近年来,社会建设的加强,使得社区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日渐成为基层群众的生活空间。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社区教育的作用逐渐被认同。教育部、民政部等部门围绕社区教育的作用、社区教育的具体实施制定了规则。

1993年,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强调要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并首次引用了“终身教育”的概念。自此,社区教育开始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由青少年校外德育为主,继而向教师、家长、社区居民等群体组建辐射和拓展的社区教育,开辟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新路。(小林文人,末本诚,吴遵民,2003)

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中指出,“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

2000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指出,“实践证明,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引导居民爱祖国、爱城市、爱社区,可以形成崇尚先进、团结互动、扶正祛邪、积极向上的社区道德风尚”,并要求“加强对社区成员的社会主义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

为推动社区教育工作,教育部决定开展社区教育实验。2004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随后,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了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指导原则和目标、主要任务,提出了发展社区教育的保障措施,要求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同时,教育部在全国范围推荐社区教育示范区,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通知》中明确要求:要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形成基本完善的社区教育培训网络;社区教育示范区要有多渠道筹措社区教育经费的机制;有一支专兼结合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每个街道(乡镇)应有一名教师;重视开展社区教育的宣传与理论研究。自此,作为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产物,社区教育蓬勃发展起来。

(二)概念的界定

一般认为,我国的现代社区教育起源于中小学的校外德育教育,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的社区教育委员会成立为标志。如今,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社区,因而以社区为载体开展的教育活动应运而生。特别是在国家大力倡导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对于社区教育含义的界定显得十分重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社区教育的定义是:“基于所有教育起始于社区,且并不是以获取社区的利益为目标,而是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原理,因此,实现这一原理的活动即为社区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对“社区”及“社区教育”作了如下的补充规定:“社区又是指都市或农村的、被限定在一个区域内的住民,他们同属一个群体,具有共同的思维方式或对某一事物具有共同关心度的人群。而社区教育并不是仅仅指有关社区的教育,或为了社区发展的教育;它更重要的是社区的住民对教育拥有的决定权,以及为创造社区教育而负有的责任。”(吴遵民,2003)

华东师范大学吴遵民教授從分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社区教育的定义出发,做出这样的界定:“中国社区教育是由地区居民自发产生的,为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及对终身学习的需求,而由政府提倡并与地区基层组织共同推动的,旨在以提高地区居民精神与文化素养,满足他们自我完善的要求,以及切实保障地区居民自主学习权利为宗旨的自下而上的群众性教育活动。”(吴慧涵,2015)

北京师范大学厉以贤教授(1993)认为:“所谓社区教育,是实现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教育活动过程。”教育部《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文件对社区教育的描述是:“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基础,它具备‘全员、全面、全程的基本特征。”该定义是本文采用的定义。

通过对社区教育相关政策及定义的解读,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这些对社区教育概念的界定虽然表述各异,但形成了以下几个共识。第一,社区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教育活动,是一种教育与社会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二,社区教育的目的是满足社区全体成员的各种教育需求,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第三,教育范围是特定的区域;第四,受教育对象是社区全体成员;第五,有一定的实施主体,包括管理组织和执行机构。

其次,在本文所采用的定义中,社区教育被赋予的终极意义是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通过社区教育,营造全民皆学的学习氛围,只有形成了学习氛围,社区居民才会在积极融洽的环境中,自觉地接受教育,进行学习,也才能够在彼此的交往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建成学习化的社区,社区才会拥有持久发展能力。

再次,从定义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定义是附着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上的,被赋予了时代的特征,更多地彰显了时代的需求。因而,社区教育兼具了教育、文化、服务及政治功能。社区教育所具备的功能,决定了社区教育的教育内容主要为公民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教育、文娱体育休闲教育。

最后,从教育部文件的定义来看,我国的社区教育是一种大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活动,突出教育与社会的融合,教育定位平民化,教育资源多样化,教育内容广泛化、动态化,教育形式及成果多元化,从而使社区教育具有独特性。

综上,无论我们认同哪种定义,但对于社区教育的理解应该从以下几点来把握。

第一,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与社区的发展需求是开展社区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社区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及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社区教育是一项面向全体公民的公共事业,具有非功利性,它强调公民的自主参与。

第三,社区教育是一种非正规、非正式的教育类型。所谓正规教育,是指各级各类学历教育;非正规教育,则包括青少年校外教育、成人校外继续教育、职业证书培训、老年教育等;非正式教育,则主要指的是通过非正式形式进行的教育,如通过各种媒体、图书馆、展会、展板等方式使人们受到的影响和教育。(厉以贤,2007)

第四,社区教育需要社区及社区成员的支持。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的特征。要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必须利用开发社区内的一切教育设施及资源。因此,社区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另外,在社区教育实践中,一般把社区教育重点定位在区、街道和居委会三级。

二、电大教育、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

(一)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

终身教育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它源自成人教育理论,演化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广为人知的教育理念了。对于终身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一是它强调人的一生都应该接受教育,不同的年龄段接受不同的教育,而且这些教育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二是强调教育要渗透到生活中,要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调起来,并因此将它们视为一个整体。所以终身教育理论更侧重强调教育机构的整合。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所构建起来的教育体系就应该是通过对社会各种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使原本各自独立的教育形态在终身教育的框架下相互连接,最终形成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建成有赖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学习型社会(也称学习化社会)强调社会对人们接受教育的条件的创设以及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重视,这样的社会不在于要求人们接受什么教育,而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什么样的学习机会。由此可以看出,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是以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为先决条件,是终身教育理念的终极目标。

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终身教育及学习社会化成为教育发展的两大趋势。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两个文件对终身教育在我国开展的目标和要求做出了政策层面的明确规定。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对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表明党和国家构筑终身学习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连续性和坚定性。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就是在终身教育的框架下将现存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形态、教育资源及教育领域进行重新整合和再构建,使其能形成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还能衔接有序的体系,使各种教育之间能衔接有序相互连接和贯通。只有这样,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学习型社会的理想才有可能实现。(何齐宗,2008)

(二)电大教育和社区教育

首先,通过对上述基本概念的辨析,我们可以发现本文所引用的社区教育的概念正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糅合体。社区教育所倡导的教育目的也是终身教育所倡导的,其终极目标是学习型社会所描述的。终身教育为社区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是社区教育的立足点和归宿;社区教育为终身教育的实现奠定现实基础,是终身教育的切入点。因此,社区教育可以理解为社区内的全民终身教育。

众所周知,终身教育起源于成人教育的发展,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思想产生的基础。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关键是培植和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电大作为我国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教学手段,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和民族边远地区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其广泛的社会性、全民性、多样性是其他类型教育无法替代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国家宏观教育发展的决策对电大在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的明确定位,充分地肯定了电大是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力量。

由此可以断定,电大教育和社区教育都是“为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服务”的重要办学形式,它们统一在终身教育体系框架下,为相互之间的融通衔接提供了空间。

其次,在中央电大召开的社区教育研讨会上,葛道凯校长认为电大开展社区教育是一种价值回归,是电大发展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重要方面。阮智勇副校长认为社区教育是电大为社会服务的又一新平台。事实上,同普通高校相比,电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其教育对象主要是在职成人,因而与社会有更紧密的融合,再加上电大一直坚持的“四个面向”(面向地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办学方向,其教育触角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城乡的基层社区了。而社区教育从诞生起,其目标就是满足民众需求。所以,二者所追求的教育价值目标是一致的。

再次,社区教育是区域性大教育,是对区域内全体成员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教育,既有知识的更新与积累,也有基本素質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同时也是社区成员为适应社区生活需要贯穿一生的终身教育。社区教育的开展有赖于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统筹下,对区域内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其中应该包括电大教育的资源。正如教育部前副部长鲁昕2010年12月在杭州召开“全国社区教育工作座谈会”会上讲到的:“电大资源是社区教育资源库的重要来源,各地电大要在社区教育资源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由此可以推断,电大作为社区内的教育机构,应该为社区教育提供服务。

最后,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与社会相结合的社会文化现象和社会实践活动,任何一个机构都不可能在社区教育领域包打天下,关键是要恰当确立定位和分工,在社区教育中发挥各自优势和形成特色。对于电大而言,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共同目标把电大教育和社区教育联系在一起。电大介入社区教育,其系统优势究竟如何有效发挥?电大与其他相关机构、部门在社区教育中的角色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依托电大建设的多种中心的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究竟仍是电大还是变成另外一类的教育机构了?这些问题没有完全理清之前,讨论电大教育转型社区教育尚为时过早。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对照终身教育的理念,社区教育可以界定为区域内的终身教育,而电大教育只能是学校教育,这个属性当下来说无从改变。只有在终身教育体系的框架下,社区教育与电大教育方可以教育形态的名义平等对话。因此,电大的未来若要明媚,排除政策因素,用习近平主席的话来说,那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参考文献】

[1]小林文人,末本诚,吴遵民.当代社区教育新视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9.

[2]吴慧涵.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27.

[3]厉以贤.终身学习视野中的社区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7(05):5-12,48.

[4]何齐宗.教育的新时代——终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9.

猜你喜欢

社区教育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安凯转型生意经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现状研究
大连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