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国公司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协调与选择

2017-04-18赵树成

进出口经理人 2016年13期
关键词:协调选择跨国公司

赵树成

摘 要:如今,市场经济全面开放,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成为了如今国际市场活动的主要方式,其同时也是跨国公司赚取利益、参加国际竞争的基本形式,两者之间存在着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和金融危机的扩散,如何做好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关系的协调工作,就成为如今企业重点关注与必须做好的主要內容。新形势下,获取资金与形成市场都是动态变化的过程,企业如果仍延续以往旧的贸易模式必然会出现选择上的失误。基于这种背景,本文对跨国公司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协调与选择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跨国公司;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协调;选择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不同类型的企业纷纷涌现。随着各国之间经济贸易的日渐频繁和世界市场的逐渐开放,跨国公司这种新的企业类型得以出现,其主要功能是对外销售产品,是本国产品对外营销的主要手段之一[1]。最近,金融危机频频出现,世界经济市场之中的竞争日渐激烈,跨国公司因此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与挑战。如今跨国公司的营销主要采用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两种手段。世界的经济市场早已整合成为了一体,但是其中的区域、人员之间的差异依然存在,任何一点细微的差异都有可能对跨国公司的决策产生影响。因此,各跨国公司一定要对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提起重视,并对其进行协调,确保公司的稳定发展。

一、跨国公司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相互关系

跨国公司指的就是在两个及两个以上国家拥有控制和管理部分,并能产生经济资产的企业。跨国公司主要投身于国际生产,也就是对外直接投资、集资从而进行跨国生产。因此,跨国公司从根本上说是由多个存在密切联系的经营企业构成的,这些企业共同制定发展计划,开展营销活动,以达到制定的战略目标,即跨国公司本质上是一个经营一体化的企业体系。

跨国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是离不开国际投资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过程实质上就是跨国公司的成长过程。一家公司在国外建立的分企业,本身就是母公司整体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承担着母公司的部分金融业务。跨国公司形成的主要形式就是国际直接投资,也就是说,国际直接投资这种形式的主体主要部分也是跨国公司。从理论上讲,对外直接投资也就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跨国公司有效配置资源的合理解释。站在跨国公司的立场来看,公司内部个人或者企业整体的愿望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而处于国际生产的一般理论来看,国际直接投资就是公司参与国际市场活动的形式之一,与国际贸易并无不同。实际上,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互相补充,它们共同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二、跨国公司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解释跨国投资发生的原因、机制和结果的理论。19世纪6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在英国产生,20世纪初,在英、法、德、美等国的推动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并对国际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可以说,如果战前国际直接投资还是从属于国际贸易的话,战后到今天它已经成为联系世界经济的主要纽带。西方经济学中最早涉足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现象的是纳克斯(R.Nurkse)发表于1933年的论文,题为《资本流动的原因和效应》,书中提出了利率元理论。早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较有影响的还有新古典利率理论、债务周期理论、国际收支平衡理论及外汇汇率理论等。其共同特点一是以市场完全竞争为前提;二是对间接投资进行专门研究,涉及到直接投资;三是以宏观经济为主。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作为独立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学者海默(S.Hymer)在其1960年博士论文《厂商的国际化经营:直接投资的一项研究》中提出的厂商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或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努力在跨国公司国际一体化生产中将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有机的联系起业,以寻求一种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协调和选择的解释[2]。

三、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中具有的优势

(一)技术优势

跨国公司能够在本国意外投资,其最关键的优势之一就是具有某些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包括公司生产过程中实际运用到的具体技术,也包含知识、信息、技巧等无形资源,例如跨国公司经过开发与研究所掌握的新生产工艺和新兴产品、产品的异化能力以及与产品相关的市场销售技能以及跨国公司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优秀组织与管理技能。这些技能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等是企业内的公共产品,这也常常会成为人们解释跨国公司为何选择国际生产而不是出口或许可证的理由。

(二)产业组织形式的寡占性

人们通常认为,寡占市场结构和行为是跨国公司优势的另一主要来源,其同上述的技术优势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规模经济对于通过研究和开发形成的发明创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一定程度上的垄断、扩大规模对于自身秘密技术的流出和国际保护都是有着积极作用的。在此相关学者特别强调产业组织的规模经济特征。因为其是大企业市场力量产生的主要来源。最开始时,人们认为规模经济对生产集中十分有利,可以通过出口贸易而非国际直接投资来参与国际市场。但是,随着海外市场贸易壁垒的出现,规模经济达到上限,当地的市场就会收到反垄断条款的制约,国际直接投资就会提上日程。

(三)获取原材料优势

对于特殊原材料的获取方便是东道国家能够成为跨国公司选择投资区域的优势与重要决定因素。如果某一公司获得了原材料使用权,那么这个企业就具备的原材料方面的特有优势。一个已经建立的健全市场营销体系的企业,比一个占据有利条件但没有市场渠道的东道国企业更能从原材料开发中获取足够的利润。凭借这种优势,跨国公司可以在不完全竞争的经济市场中占据对自己有利的竞争地位,获取高额的利润。

四、跨国公司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协调与选择策略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进行经营的两种主要方法,因此,要对其之间的关系進行协调,在对其进行选择的时候要做出极为精准的判定。

(一)结合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体系和运作方式

创新国际贸易经营和体系,就必须要将直接投资于国际贸易紧密结合,选择好公司的投资理论内涵,改变过去贸易往来中不适合投资运作的方式,使其能够适应新的竞争趋势。一方面可以通过缩短贸易、技术转让、投资等方式,实现直接跃人和对外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研究世界市场组织产品的生产工作,完善流通环节,降低成本花销,实现国际企业本土化与国内企业国际化的融合。

(二)对投资政策与贸易政策进行良好的协调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生产活动和国际分工的两种不同实现形式。如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体格局已经成型,跨国公司只有对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进行协调,使其共同发展才能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较快,经验丰富,在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处理上游刃有余,出台的政策也十分合理,具有较高的水平;而以我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贸易的了解程度太浅,在政策的制定上存在脱节等一系列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做到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将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与国际直接贸易进行真正的有机结合,对围着之间的关系进行良好的平衡,从而实现跨国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三)把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与国家竞争优势结合

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导向的均衡发展战略是我国在现阶段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核心。这种竞争方式能够全面提升我国的竞争实力,加大对国外市场的吸引力。当然,国际市场的形成要依靠资本的运作,只有利用好投资优势,实现互补发展,才能将贸易经营转化为资本。另外,在选择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的过程中还要健全相关法规,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氛围,将国际直接投资的优势作用发挥到最大,进而提高我国跨国公司的竞争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如今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国际形势下,跨国公司成为了企业中的重要经营类型,是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但跨国公司在具有一系列优点的同时,还面临着运作难度高、市场风险更大等许多的难关和挑战。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的主要经营手段,跨国公司要对二者进行深入仔细的研究,合理使用它们,使它们的优点在使用过程中得以发挥,从而确保跨国公司的良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婷.基于跨国公司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协调与选择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5,18:117.

[2]赵云英.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相互融合趋势[D].吉林大学,2004.

猜你喜欢

协调选择跨国公司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Transnational com panies encouraged to set up R&D centers in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