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地理学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017-04-18齐元帅

教育界·下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西学东渐西学观念

齐元帅

【摘 要】自明末清初开始,在前后三百多年的西学东渐历程中,地理学作为某种意义上的先行学科,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量传入的西方地理学知识,逐渐改变了中国人的地理观念和世界意识,促进了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传播,对我国地理教育也影响深远。文章通过对这一历史过程的梳理,旨在揭示地理学在整个西学东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地理学 西学东渐 传统地理观念 民主与科学思想 地理教育

中国与西方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始于明末清初,在这一时期,随着大批欧洲传教士的东来,包括地理学在内的大量西方学术思想开始传入中国。自16世纪下半叶耶稣会士来华,迄于雍正年间厉行禁教之时为止,在第一次西学东渐高潮期间,中西文化交流蔚为大观。在地理学方面,利玛窦将世界地图传入中国,并且带来了西方的经纬度制图法、有关五大洲的知识、地圆的概念和五带的划分等西方地理学知识;艾儒略的《职方外纪》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地理和风俗,对中国传统地理观念造成了猛烈冲击。而随后清朝统治者开始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西学东渐的高潮中断,西方地理学知识的传入也基本停滞。乾嘉之后,直至19世纪初,伴随着第二次西学东渐高潮,西方地理学又卷土重来,如潮水般涌入中国。此时,面对列强的船坚炮利,人们才开始产生了解世界的迫切需要,在学习西方地理学的热潮中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

在先后两次西学东渐高潮之中,地理学一直是西学传入的重要内容。先进的中国人,大都是从认识世界地理开始,才逐渐打破了传统的以中国为世界中心的旧观念,最终树立起了正确的地理观念和世界意识。可以说,在这些人有限的西学知识中,地理学占有很大的比重和地位。邹振环先生也认为:“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地理学科对于中国起着某种意义上的先行学科的作用。”[1]中国传统思想的突破与转型首先是从地理学领域开始的,以地理观念和世界意识的转变为起点,中国知识分子才充分理解到自身的缺陷,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念头并进一步开始大力宣传西方科学和文化,开始了思想转型的艰难行程。而中国近代地理教育,也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在西方地理学的刺激下,才逐渐开始发展并最终成长起来的。

一、空间知识的拓展,促进了传统地理观念的转变

面对西方地理学知识的传入,最先受到冲击的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地理观念。古代中国人始终认为自己居于世界的文明中心和地理中心,中国之外皆称之为“夷”。这种自以为独居世界中心的观念,严重阻碍了中国人了解世界地理和其他国家文化的热情,同时也抑制了中国地理学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明末清初西方地理学知识的传入,给中国传统的地理观念带来了第一次重要的冲击。这一时期传入的西方地理学,使中国人知道了九州之外还有五大洲的存在,带来了地圆意识以及西方各国风土人情等新的地理知识。但是这些先进的地理观念,仅在少数接触西学较多的士大夫中获得认可,大部分中国人仍然没有摆脱“天朝上国”的迷梦。许多学者对利玛窦、艾儒略等传教士所说的五大洲概念持怀疑态度,不愿意相信九州之外还有其他大地的存在。

直到19世纪初,第二次西学东渐高潮开始,新的传教士再度将西方地理学的新成果输入中国,才进一步打破了中国人旧有的观念。这一时期,在西方列强的枪炮声中,中国的国门被打开,同时被打开的还有中国人的眼界。尤其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士大夫中出现了主动了解和认识西方的趋势。列强入侵的残酷事实刺激着一批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以经世的眼光考量中外关系,积极主张‘洞悉夷情,迈出了近代中国认识和了解西方世界的第一步”[2]。林则徐初到广州任上,为了“细察夷情”,就组织编译了《四洲志》等地理著作。之后,更是诞生了《海国图志》《康輶纪行》《海国四说》《瀛寰志略》等一系列介绍西方的地理著作。这些地理著作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为国人认识和学习西方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随着对西方世界的进一步了解以及空间知识的拓展,“渐渐使一些学者意识到了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只是居于一隅,甚至只是东亚区域的一部分,由此粉碎了中国士大夫以天朝为中心、惟中国有文明的陈腐观念”[3]。

二、文化视野的开阔,促进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

“民主和科学在近代中国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奴入主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表面看起来与民主科学思想尤其是民主思想了不相关的地理学研究竟然起到了重要作用。”[4]

一方面,西方地理学及其他西学知识的普及,给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带来了求真实证的理性科学精神,使他们勇于冲破传统思维的藩篱,开始摆脱迷信与古代权威并向科学靠近。另一方面,随着西方地理学的传入,大量西方民主制度与科学知识也随之而来,为国人了解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和通道。当西方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时候,中国还在传统儒家文化的统治之下,士大夫们仍力主严“夷夏之防”,保持着一种盲目的文化优越感。这种盲目的优越感随即在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面前一触即破,随着国门洞开,大量西方地理学知识涌入国内,中国人的文化视野也在这一刺激下逐渐开阔。很多中国人始知中国之外仍有先进的文化存在,开始逐渐认识到西方各国民主制度与科技文化的先进性,对世界的看法也得到根本的改变。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地理学还包含有大量的人文知识。西学东渐过程中传入的地理学著作,很多都涉及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和民主思想。尤其是晚清时期编译的地理著作,往往涉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技文化。正是对西方地理学的广泛研究,汇集了向西方学习的潮流,最终促进了民主与科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三、学科意识的进步,促进了我国地理教育的发展

我国古代地理学一直附于经史,各種地理知识都分散于各式书籍,没有独立的地理学科,同样也没有专门的地理教育。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随着西方地理学的传入和地理学科意识的进步,我国地理教育也取得了逐步的发展。

早在明末清初,深受西学影响的徐光启等人就意识到中国文化的不足,力图扩大西学在中国的影响并尝试在传统教育中增加科技教育的内容。虽然这一时期的教育仍以传统的封建教育为主,但是包括地理学在内的西学知识已经为传统教育的近代转型做好了铺垫。19世纪,在我国沿海城市出现了少数教会开办的近代新式学校,这些新式学校开设有地理相关的课程,标志着西方地理教育开始传入。洋务运动期间,开明的士大夫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开办各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大力培养科技人才,逐渐开始了我国的地理教育。这一时期,“洋务学堂中的地理教科书基本都是由西方翻译过来的西书,这些西书是近代地理教科书的起源”[5]。此时,地理几乎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必修课程。在当时京师大学堂的招生考题中就有“问英吉利、日本皆称地球雄国,而其国内均无长河大川,其故何也”;“问昔年俄罗斯据海参崴,英吉利即欲据巨文岛,其后俄人借租旅顺口,英复借租威海卫,试明其地之关系”[6]等有关世界地理知识的问题的出现。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制定并在全国普遍实施的学制,标志着我国地理课程正式设置。之后,随着中国地学会的成立和《地学杂志》的创刊,地理学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传统学术体系中渐渐分离出来,我国地理教育也随之逐渐发展壮大。

四、结论

在整个西学东渐过程中,一系列西方地理学新知识的传入,给中国传统地理学思想向近代的转换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为当时的中国人展示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全新的世界面貌。在新的地理观念的冲击下,人们的文化视野也大为开阔,进一步促使中国人走向了追求民主与科学的近代化历程。地理学在中国历史發展进程上的这一先行作用,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回顾这段历史过程,可以看出西方地理学对中国知识分子产生的普遍影响以及在推动近代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和中国地理教育的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振鹤.一度作为先行学科的地理学——序《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J].书屋,2000(08):74-76.

[2]张昭军,孙燕京.中国近代文化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2:36.

[3]邹振环.19世纪西方地理学译著与中国地理学思想从传统到近代的转换[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26-36.

[4]郭双林.西潮激荡下的晚清地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65.

[5]董泽华.中国近代学制变革下早期地理教育之嬗变[J].地理教学,2015(08):4-8,12.

[6]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940.

猜你喜欢

西学东渐西学观念
利玛窦对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的作用管窥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康熙皇帝的西学教师
健康观念治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演进轨迹与时代特征
“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女性道德观的近代命运
“西学东渐”与上海近代体育的嬗变(1843-1949年)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孤本《性原广嗣》与西学之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