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经济增长问题分析

2017-04-18牛津超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33期

牛津超

摘 要:当前经济学研究中对我国经济增速、城市住宅价格和我国一般物价问题有一些错误的分析和认识,从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常识出发,阐述了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速高低不同,我国城市住宅价格受预期和供需影响,物价受商品的供需、交易的货币化、货币发行量等多重因素影响。

关键词:经济增速;城市住宅价格;物价问题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3.006

1 经济增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连续三十多年增速保持10%左右,创造了世界奇迹。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提高。近年来,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进入新常态。有些人就大呼小叫,认为中国有危机了,有困难了,危险了。有些人则认为经过一些宏观调控及其他手段中国还可以保持高速增长几十年,这种观点也包含了中国经济增速不能降低的观念。好像中国经济增速低了天就塌了。这都是偏颇的看法。

总的来说,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经济量都比封建社会大大增加,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由贫穷到富裕的过程中GDP增速当然越高越好。或者战争造成物资奇缺,GDP增速当然越高越好,就像二战后日本、西德,亚洲四小龙、四小虎。但并非在一国的任何发展阶段都是增速越高越好,且不说能否一直高速增长,即便能超长期高速增长,那么就真好吗?恐怕答案是否定的。首先人类对大自然的资源环境占有和破坏对地球到底有多大影响还没有明确结论,但早有人研究表明如果中国人都像美国人那样消耗资源环境,地球早就承受不了了,何况全球70亿人。其次,人类欲望无穷,一国人均拥有再多财富也满足不了欲望。中国古代先贤就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物质要求不要太高,精神需求相对可以无穷,信仰是非常重要的。无论中西方都说明GDP不代表全部人类需求。

2000年以来,发达国家GDP增速早已降到5%以下,甚至零增长负增长,也没有出现多大问题。我国GDP2015年已经达到近70万亿人民币,在这样的基数上还要高速增长有没有必要和可能都是问题。GDP是一国一定时期(一般一年)生产的最终产品(实物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是一个流量概念,不是存量概念。产品成千上万种,GDP统计的总量并不反应结构性问题,比如实物和劳务的比例和增速问题,实物性产品又分耐用品和非耐用品。从存量的概念上说,劳务也有不同存储特性,有些根本不能储存,有些部分可以储存,耐用品和非耐用品的使用期又各不相同。一国的财富总量和人均消费量(贫富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及创造财富的能力才是衡量国家是否强盛、人民是否富裕的指标。发展经济的目的当然是国强民富,仅仅用一个表示流量、总量的GDP的去分析问题在当今中国大错特错,会产生很多错误的观念。

在目前的阶段,我们应该放弃陈旧的观点,从社会财富角度去观察分析我国的形势。最起码要把GDP统计的内容分开为实物和劳务两大类分别计算,从人均财富拥有量和消费量去衡量GDP的增速问题,甚至可以更细分为各行业的GDP统计,分别讨论GDP增速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每个人不会天天剪头发,假定人均20天剪一次发,剪发行业提供的劳务已经能满足人均20天就剪一次发了,那这个行业GDP增速就不需要增加了,负增长都可以。为什么一定要高速增长呢?难道非要通过做广告宣传,让每个人10天剪一次发吗?又如如果我国汽车产量能满足成年人人均拥有一辆,那还需要高速增长吗?美国、日本、欧洲的事实也证明不需要。

总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应该从结构方面分析GDP。短缺的如教育、医疗、金融要继续通过各种政策环境促进其高速增长。过剩的如钢铁、煤炭等就要低速甚至负增长。

2 城市住宅价格

城市住宅价格在我国成了几乎是全民关注的问题,尤其1998年房改以来,全国各城市房价一路上涨,大中小城市都上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尤其涨幅大。所谓的富裕人群、中产者、打工者、农民工都对城市住宅价格有着自己的看法。很多经济学家对房价高低及未来走势观点各不相同。有经济学家用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指标如房价收入比、租售比、房产总值与GDP之比等指标分析我国房价及走势,结果错误很大。也有人从汇率、资金流动、人口结构、城镇化等角度分析房价走势,但结论都不令人满意。事实是房价一直上涨,各个城市涨速不同。

其实,我国城市住宅价格的复杂在于房子的特殊性质。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土地制度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我国又处于从贫穷农业国到工业国剧烈迅猛变化的阶段,所以很多研究指标没法用一些流行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指标分析。如果教条主义运用,当然结论不会令人满意,即便结论与房价上涨吻合也不能说明因果关系。尤其是一些计量方法错把关系当作因果关系。比如城镇居民收入,我们统计数据是不完全的,一些城市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流动大,户籍人口和实际人口差异大,由于文化原因收入也无法准确统计,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各项税收、现金使用等制度使得公民收入相对较为明确。又如租售比这个指标根本不适合中国,我国有几个人买房是为获取出租收益呢?还有城镇化这个经常被拿来说事的指标也有很大问题。城镇化需要农民的支付能力、自由流动、城镇化以后的权利保障等,这些都存在很大问题,从年龄结构来说很多80后是存在城镇化意愿的,但支付能力存在很大问题。而其他很多年纪大的农民恐怕根本没有城镇化的意愿,从很多老人在城市中替孩子照顾第三代就可以看出来,由于生活习惯和人際交往圈子等问题,这部分人不愿意在城市生活,从另一个方面说,在某些时间段,这些群体已经居住在城里了,而另外一些时间是不愿在城市里,不管怎么说这些人不应该作为以后城镇化的潜在人口统计。所以简单的用农民人口来谈城镇化错误极大。

我国城市住宅价格到底是高是低,未来走势如何?答案是没有高低之说,未来涨跌都有可能。城市住宅价格的未来走势取决于国家对住宅的定性和投资者对城市住宅价格走势的预期。根本的说是所有人对住宅价格预期的合力。因为住宅具有普通消费品和投资品两种属性。凡是投资品就和股票是一样的性质,都会发生如历史上的郁金香泡沫、南海泡沫那样的故事,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投资品的价格走势归根结底取决于投资者的预期。普通消费品的价格归根结底是供需的力量,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供小于求价格上升。我们国家历史特殊,住宅有历史上单位分配给个人的和房改后个人购买的,到底每个城市自然面积内有多少平方米能够正常使用的住宅是最根本的问题。而这个数据没有公开,甚至有人说政府都没有。所以当前人们的判断很混乱,供需和预期都是不明确的,但最终结果是明确的,哪里涨就说明预期涨,投资属性和使用属性的纠缠造成最终结果。政府统计并公开现有存量、限购等行政措施、价格的实际走势进一步影响未来走势。

总之,关注住宅价格走势要从当前走势和供需的基本数据去分析,还要具体城市具体分析。

3 物价与货币发行量的关系

物价问题是个大问题,也是复杂的问题,但当前有几种错误的分析及论点给人们很大误导。有些经济学人教条照搬西方经济学理论,整天发表物价(尤其是房价等人们比较关注的商品)上涨是因为我国货币发行太多的缘故。近15年来我国货币发行量数据经常被用来说明货币超发严重,有些人还和美国比,说美国货币发行极少,并以此来批评中国央行。这种极其错误的论调是一种书呆子论调。其错误之处在于无视中美社会差异,张冠李戴,就像王明左倾给中国革命带来的危害一样。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化剧烈,各项制度、经济、人口、科技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学上我们社会是“起飞”的社会,而美国相对来讲是稳态的社会。两种社会对货币的需求差异极大,比如我国1998年以前城镇居民住房主要还靠分配,基本很少用货币交易,即使交易也是一种扭曲的价格。改革的过程就是价格从扭曲到恢复正常的过程,从完全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社会中各项交易对货币需求极大,根本不可跟美国比较,中国改革的进程是把很多不用货币的活动变成货币交易的活动。所以,死搬硬套西方经济学错误极大。经典公式MV=PY有四个量,通常只关注M和P,但对中国近四十年来说,必须深入研究V和Y。

很多人拿国内外物价比较尤其是中美物价比较来说明中国物价高是因为货币发行太多。这种分析又抛弃基本供需原理,只关注货币这种交换的媒介,属于舍本逐末。一般商品价格是由供需决定的,美国是发达国家,人均财富拥有量比发展中国家要多,自然物价要比发展中国家低。难道一个商品奇缺的国家物价应该比商品丰富的国家物价低吗?物以稀为贵,除非人为管控使价格扭曲,稀缺的东西永远都是相对高价。

总之,物价受商品的供需、交易的货币化、货币发行量等多重因素影响,绝不是货币发行量单一决定的。

参考文献

[1]张维迎.理性思考中国改革[J].新金融,2003,(8).

[2]周其仁.货币、制度成本与中国经济增长[J].国际经济评论,2008,(3).

[3]李迅雷.中国房价还能涨多久[N].中华工商时报,201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