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企业管理》教学改革创新探究
2017-04-18许雅观
许雅观
摘 要:中职学校《企业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占主导位置,为提高学生自主适应社会能力做铺垫,在今后的就业岗位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大有益处。为更好的掌握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做一些摈弃陈旧观念教学的模式。具体地说,中职学校《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必须立足中职学生这一特定的教育对象,必须贴近中职学生就业岗位的需求,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必须提倡学以致用之风。
关键词:企业管理;教学模式;中职学生
企业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中职学校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专业课教学必须结合中职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环节,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循循善诱才能使其对课程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结合企业管理教学实际,要提出可行的教学方式。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对教学策略的改进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一、中职《企业管理》教学法的设计思想
中职《企业管理》教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交叉学科,要想学好这门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内容融于理论教学内容之中的基本教学思想,同时由于该学科与其他多学科联系紧密。因此,《企业管理》教学为:将学习过程中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与创业意识培养和创业技能训练高度综合性紧密联结在一起,章节理论内容安排与实践环节环环相扣,相得益彰。强调学生企业管理与企业实践的意识。
基于以上指导思想,本课程针对在校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了案例型、模拟型和设计型等实践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贯彻合作型学习、研究型学习等理念及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将小组内部成员中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使小组成员通过知识共享达成互相激励与提高的学习效果,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不知、只知其然或知之甚微到知其所以然且知之广泛、深远,有效激发其主动学习兴趣,从而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同时针对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依托丰富的教学资源,凭借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既促进了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相关各课程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中职《企业管理》教学法内容设计
《企业管理》其教学内容中各章节可根据实际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内容两个部分,以其中一章企业营销管理为例,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是密不可分的。首先理论学习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技能,教授学生分小组选择可盈利项目(可要求学生选择本地企业作为目标或模拟企业),撰写营销策划书及模拟公司营销管理的全部程序,为后期营销管理内容的学习提供基础。同时可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列出营销策划的主要内容、主要工作和粗略投资预算、风险评估等内容,为后期的营销策划报告和战略规划报告的撰写打下基础。
对应核心篇内容,首先要求学生在对教师所选定案例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分析,并为自己所确定的营销策划项目或目标企业撰写战略规划报告和市场营销策划报告,并强调在此阶段要考虑运行成本、收益评估和风险评估;该部分实践教学内容的完成多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教师可在课堂进行过程检查管理。
三、中职《企业管理》实践教学法的完善机制
在实践教学方面,除了整合课程设置构建较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加以保障。学院实习实训科的教师可承担教学实践与企业 红娘的作用,这样做的好处是双赢良性循环,一方面可丰富学生学习实践实训活动,便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通过企、事业、行政机关单位为学生提供的各种形式的调研、参观、实习机会,学生获得与该领域相关的各种感性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实践运用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就业等形式为企业、事业、行政机关单位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学生与企、事业、行政机关用人单位形成良性循环。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为其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结语
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推进、精品课程的设置,教学过程建设等工作的不断深入,对教学方法的改革越来越紧迫。现代中职企业管理教学团队在大量的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总结、优化,形成了较完善的课程实践教学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点,主要表现为:首先是教学思想的转换,将原来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其二是以实践教学为契机有机结合创业教育内容,有意识培养学生主动解决企业问题或自主创业的能力;其三是本地作为目标企业的开发与使用,更易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并助力于大学生进行创业项目的实践设計;其四是运用科学管理的思想对学生在企业实践活动中的运用,进一步使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总之,通过创业教育内容的有机结合、本地企业的合理使用、科学管理思想方法的运用,使学生把抽象的企业管理概念落地为实际的企业业务流程、由分散的单元知识学习转变为更完整、流畅的课程设计环节,在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技能训练、科学管理理念的植入以及《企业管理》课程理论知识学习有机结合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魏中良.中职学校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J].青年教师.2014(03).
[2]刘卫星.如何提高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的实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
[3]郑为双.如何构建和谐职业学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