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市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浅析
2017-04-18李燕王三山
李燕 王三山
摘要: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青海省海东市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在国家鼓励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如何确定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本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主题。本文在梳理青海省海东市现有各类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就其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做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海东市;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青海省海东市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因位于青海湖之东而得名,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南北宽约180公里,北枕祁连,南滨黄河,西抱西宁,东望兰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就有“海藏咽喉”之称。海东市地处华夏民族摇篮——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之间,史称“河湟间”或“河湟地区”。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勤劳勇敢善良的河湟各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开发共同进步,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据考古发掘,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居住,在生生不息的一代代繁衍中留下了大量的珍贵历史遗迹,海东市民和县阳洼坡就曾发掘了与中原地区相同的仰韶文化遗址,被发掘的史前文化遗存中,还有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遗存781处,青铜器时代的齐家文化遗存346处,辛店文化遗存85处,卡约文化遗存908处。诸多宝贵的历史遗存无不证明作为青海省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最悠久的地区,海东市所处的区域是当之无愧的河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作为青海省自然和地理条件最优越的地区,海东市现有包括汉、藏、蒙、回、土、撒拉族等在内的19个名族,共计178万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2015年,海东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4.4亿元,同比增长1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7%,各项重要经济指标均居全省第一。其政治、经济、战略地位明显的同时,在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更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文献综述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近三十年来,无论文化产业理论研究还是跨学科发展研究都发展迅猛,涌现出了一大批权威学者和大量优秀的成果,推动了学科向纵深化发展。回顾研究历程,我国学者针对文化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下领域。
(一)关于文化产业概念的研究
学者张曾芳与张龙平(2002年)认为,文化产品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文化物化形态经历了由产品、商品直至產业的逻辑过程,文化产业运行中存在商品和社会双重价值规律。李江帆(2003年)则分别从狭义文化产业、广义对文化产业和文化相关产业对文化产业研究范畴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同时也认定文化产业并非仅指实行市场化的文化部门,所有生产具有文化特性的服务产品和实物产品的部门,无论以市场分配方式运营还是半市场或非市场分配方式运营的,都属于文化产业。蔡尚伟、胡惠林(2006年)分别就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世界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文化产业的经济动作规律等内容系统地研究和介绍了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发展。
(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
学者胡惠林(2004年)认为,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确保这场革命取得预期成果,一是必须创新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二是必须转变党对意识形态的管理方式。张少春(2007年)认为,公共财政支持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建设公共财政的必然选择,应该在科学界定文化单位性质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创新财政投入和管理方式,在有区别的财政扶持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霍步刚、傅才武(2007年)认为,长期以来,我国文化理论界在高度重视行政力量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巨大作用和影响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种把十分复杂的文化体制改革过程简单化为政府决策的倾向,造成对文化体制改革过程自身规律的忽视,而文化体制改革的初始条件和改革的阶段性过程都是难以超越的,应该对文化体制改革进行分期研究、改革过程进行阶段性推进。张涛甫、贺艳燕(2011年)立足于中国特色文化体制变革,就中国改革的前沿上海市文化体制改革的经验,以及通过与国家文化体制改革战略对接,准确定位、明晰政府职能边界、解决文化发展内生动力等方式化解现有问题提出了鲜明有力的观点。
(三)关于文化企业发展的研究
学者常卫(2007年)认为,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是由于其大型文化企业具有创新能力,而中国文化企业整体创新正在全面提升的过程中,我国需要从国际战略、培养文化产业的经营人才、鼓励文化企业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协作与建立科学管理体制上提高文化企业创新能力。卜凡婕、夏爽(2010年)则通过安全分析和访谈的方式,在理论与实证的基础上认证了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目前文化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境内外融资两种模式进行了对比,认为,上市融资应该成为成熟文化企业进行融资的主要方式,同时境内资本市场应为我国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的首选。王娟、韩丹(2014年)认为,文化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核心部分,在分析了现有国际市场不同文化企业进入方式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离不开完善的政策法规、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并可采取企业集群或者战略联盟的拓展方式进军国际市场。
综上所述,诸多学者在多年的研究中,厘清了文化产业的边界,为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但现有的成果中,对于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较鲜见,尤其是对于西部地区地市行政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选择青海省人口较为集中的海东市作为研究对象,拟在前人的研究基石之上,将文化产业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更进一步。
二、青海省海东市文化资源概况
青海省海东市位于东经100°41.5′—103°04′、北纬35°25.9′—37°05′之间,海拔3000米以上的北部地区及山区较寒冷,海拔1700—2500米的黄河、湟水河谷地带较温暖,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海东市地处祁连山支脉大板山南麓和昆仑山系余脉日月山东坡,属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镶嵌地带,境内山峦起伏、沟整纵横、植被多样、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由于地处“河湟文化”核心地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因此,青海省海东市生态与人文文化资源积淀极其丰厚。
(一)多彩的生态旅游文化资源
海东市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镶嵌地带,生态文化资源异常丰富。现已开发并运营成熟的生态文化资源如下:
1.互助县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是青海省唯一的以森林自然景观为主体的生态公园,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植物王国”、“天然动物园”,景区海拔2100-4308米,总面积112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4.3%,境内群峰巍峨、古木参天、危崖壁立、云淡天高,是青海省内自然生态系统最完好的区域之一,也是旅游避暑、疗养度假、科普考察的胜地,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风景区。
2.循化县孟达天池景区。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西双版纳”的孟达天池面积约300亩,池水清澈碧澄、群峰倒影、随波微动、鱼影绰绰、水鸟飞翔,是青藏高原的璀璨明珠,也是青海省的第一个以野生植物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野生植物有90科、287属、509种,其中苔藓类3种、蕨类10种、木本植物159种、草本植物337种、药用植物322种。境内有国家保护植物太白红杉、桃儿七、羽叶丁香等,列入国家药典植物81种。2000年4月,循化孟达天池景区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民和县桃花园景区。园林总面积达20平方公里的民和县桃花园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民和县地处青海省最东部,海拔较低,气候条件优越,每年4月开始依次有桃花会、允吾梨花会、品牡丹会等活动,8—9月份即有鲜果上市可供游人采摘,因而具有得天独厚的开展考古研究、观光、休闲、度假等一系列活动的文化资源,属于国家AA级风景区。
4.民和县七里寺景区。位于民和县古鄯镇境内的七里寺峡,景区面积约53平方公里、海拔3200米,峡内有东西和南北走向的两道山峡,峡口为开阔河谷地,山势峻险挺拔,两侧溪流潺潺,山清水秀、景色优美。七里寺药泉水史称“其味辛温,无毒,饮之愈胃疾”、“少则三七,多则四九愈之”,对心血管病、皮肤病等多种疾病也具有显著疗效,在省内闻名遐迩。
(二)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
青海省海东市有土、藏、回、撒拉、蒙、汉等19个民族,长期的共存共融中形成了地域独特、民族浓郁、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土族与撒拉族,是两个青海省独有的少数民族。土族先民在青海高原建立了长达300年的吐谷浑王国,在漫长的岁月积淀中逐渐形成并发展成为内容绚丽多姿、形式丰富多样、特色异常鲜明的土族文化,如独有的宴席曲、轮子秋、纳顿、盘绣、七彩土族服饰等,无不展示出其乐观向上、能歌善舞、忠贞勇敢的民族性格。撒拉族在循化定居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长期的积累和发展形成了其独特的婚丧、服饰、礼仪、礼俗、饮食等文化习俗。同时,汉、回、蒙等其他17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存生活中,也形成了各自独有的诸多民俗习俗,是促进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不可多得的优势资源。
(三)厚重的古文化资源
河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青海省海东市古文化资源无比丰厚。喇家遗址对于研究西北地区先民的居住环境、玉文化的发展、4000多年前中国灾难现状和探讨史前文明具有重要价值。柳湾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灿烂文化的典型代表,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马场垣遗址,是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命名地,不仅包含了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为主的居住遗址和葬地,还包含了辛店文化的居住遗址以及少量的齐家文化、卡约文化遗址和墓葬,文化内涵极为丰富;被誉为“湟北诸寺之母”的互助佑宁寺,以及有“小故宫”之称的瞿昙寺,扬名海内外的出土彩陶,南丝绸之路遗址,明长城遗址等等诸多历史遗迹无不熠熠生辉,无不在力证海东市的重要文化地位,无不体现着海东市劳动人民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也是海东市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四)浓郁的宗教文化资源
青海省海东市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区,积淀形成了浓郁的宗教文化资源。位于化隆县巴燕镇东南的丹斗寺,是“后弘期”藏传佛教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播区,一直是众多信徒们向往的圣地。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湟水北岸白马寺,古称金刚崖寺,建于11世纪,为安多地区首建的佛寺。还有位于乐都县中坝藏族乡的央宗寺,位于海东市平安区始建于元末的夏宗寺等诸多名寺,共同构成了海东市底蕴深厚的宗教文化资源。
(五)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资源
青海省海东市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是民族民间艺术文化资源的富矿区。承载了厚重历史文化信息的花儿艺术,是海东市民族团结、民族共融的瑰宝,被第一批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收录。被第二批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录的乐都南山射箭活动,以及与其齐名的“北山赛马”活动源远流长,使得弓箭文化、骑马文化得以传承和交流。源自于明代的社火也是完全源自于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乐都、平安、互助、民和等每年正月都会举办各类社火节,增添传统节日喜庆气氛的同时,也有利于民族团结和谐气氛的形成。互助《彩虹部落》剧目、《拉仁保与吉门索》和民间说唱故事《祁家延西》剧目、循化的《撒拉尔家园》剧目,以及土族的“安召”舞、撒拉族的“骆驼舞”、乐都亭子、高跷等,无不具有深厚的民族风格和较强的艺术开发价值。
三、青海省海東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加强
1.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递增。近年来,青海省海东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一部分虽然存在年份下降情况,但是难以掩盖总体呈逐年上升态势。2005年,海东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439万元,2014年即为32100万元。近十年来的投资峰值2013年更是高达36700万元,相比于2005年近增长了15倍。目前落实在具体项目的有:海东市群众艺术馆1个,县级文化馆6个,市级图书馆1个,县级图书馆6个,馆舍面积累计达18000平方米。文博机构8个,文物陈列展览用房4800平方米。乡镇文化站94个,已经实现乡镇全覆盖。建成农村小型综合文化体育广场259个,村落覆盖率达16%。村级文化活动室713个,村落覆盖率达到44%。配备简易篮球场650个,村落覆盖率达到40%,农家书屋1587个,实现村级全覆盖。全市寺院共1057个,寺庙书屋162个,占总寺院的15%。文化进村入户工程已完工855个,占总村数的53%。河湟体育走廊篮球场建设145个,体育器材进寺院项目104个,占总寺院的7%。在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中,共普查体育场地2042个,已配备图书流动文化车5辆。建成互助县彩虹部落剧场、乐都县彩陶博物馆、互助吐谷浑广场等标志性的文化设施。
2.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成效显著。在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海东市共普查不可移动文物2707处,发现新文物939处。目前,全市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6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5家。启动了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程,各项前期工作已完成,博物馆、展厅等项目已经动工。
民族民间艺术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通过开发,初步打造成为民族文化民间文化艺术品牌。目前,全市已经批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1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5项,公布市级文化遗产项目257项、县级647项。其中:土族、撒拉族婚礼,乐都“九曲黄河灯”,“南山射箭、北山赛马”,河湟“花儿”等成为海东文化建设的重要项目。
3.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十二五”期间,海东市广播电视工程全面推进,共计完成“村村通”8.9万户、“户户通”23万户,建成国际数字地面站74个,广播电视直播“户户通”覆盖率达100%。完成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投资1.2亿,覆盖率达95%—99%,边远山区群众收听、收看电视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和活跃
近年来,青海省海东市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元旦、春节期间,组织社火、秧歌500余台,业余剧团开展近千场的演出活动,参演人员近2万人。农历“六月六”期间,每年举办不同形式的“花儿会”达100多场,参演人员近3000人。互助县东沟乡、丹麻乡、乐都县瞿昙镇补被文化部相继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在庆“三·八”、“五·一”、“五·四”、“八·一”、“十·一”期间,各级组织举办县级文化体育活动60场以上,举办广场文化活动150场以上。各乡镇因地制宜地利用农闲时间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赛马、射箭、拔河、篮球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乐都国际攀岩赛、互助河湟国际射箭邀请赛、循化文化旅游节、循化国际黄河极限挑战赛等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三)特色文化产业初见规模
2013年,海东市全市文化产业销售收入达1.15亿元,2014年达1.45亿元,文化旅游、文艺演出、工艺美术、图书报刊、音像网络、文化娱乐、出版印刷等各项产业均已步上正轨。目前,经市、县(区)文化部门登记许可的文化经营单位达1200余家,从业人员总计3680余人,文化注册资本1.2万元。互助县成立了刺绣行业协会,建立了文化产业绣坊培训制作基地,完成了土族刺绣、土族盘绣、土族福娃等系列旅游商品开发。互助“梦幻谷”文化产业园、循化博艺民族工艺品公司、圣驼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等一批有规模、有效益的文化企业正在逐步兴起。循化县博艺公司被评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循化、平安、化隆等地的河湟奇石产业迅速发展,现已经形成规模的河湟奇石展销已达40余处。
(四)旅游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1.旅游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空前。“十二五”期间,海东市完成各类旅游投资59.6亿元,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3个,重点实施了互助彩虹部落民俗园、威远镇生态园、纳顿庄园、梦幻谷游乐城、古城度假村,化隆黄河绿洲生态园、昆仑玉旅游产品展销基地等旅游项目,旅游投资力度空前。
2.旅游资源建设初见成效。截止2014年底,海东市共评定国家A级景区10家,其中4A级景区两家,包括互助土族故土园旅游区和循化撒拉族绿色家园。3A级8家:平安峡宗寺森林公园、民和桃花园乡村休闲度假区、七里寺景区、药泉山旅游景区、金三川民俗风情浏览区、本康滩自然风景区、乐都柳湾彩陶旅游景区、化隆夏琼寺景区。目前,海东市设立各类旅行社15家,评定星级旅游饭店22家,其中四星2家、三星10家、二星10家。2014年度,海东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7亿元,相比于2011年的8.2亿元增加到了两倍多。
3.旅游收入逐年提高。2010年以来,青海省海东市年旅游总收入、年接待海内外游客数量、游客人均花费额持续增长。2010年至2014年,接待海内外游客量从420.8万增加到了754.8万,年均增长率达到16%,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的数量达到2704.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6.1亿元。游客人均花费额从135.6元增加到了297.6元。
四、青海省海东市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思路
(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文化体系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高度,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青海省海东市应当充分借力于公共文化服務体系建设,推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1.加快文化产业新场馆建设。青海省海东市应紧紧抓住国家支持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机遇,组织专人尽快完成柳湾彩陶博物馆、平安洪水泉建筑群、循化撒拉族建筑群等国宝文物单位的申报工作,逐步建成海东市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体育场、电视台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使海东市文化场馆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为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发展搭建平台。
2.进一步提升现有场馆服务质量。加大场馆新建的同时,鉴于各县区内县级场馆皆地处人口密度较高的县城的特点,青海省海东市应做好现有的县级剧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广播电视台维修和改造工作,提高现有县级场馆的使用率,发挥现有场馆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推进乡镇灯光球场、村级文化活动室、健身活动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升级改造工作,通过进一步提升现有基层乡镇文化产业场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真正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网络共建、共用,使诸多“僵尸”基层场馆焕发活力与生命力,实现辖区场馆全覆盖的同时服务全覆盖。
3.继续推进重点工程建设。青海省海东市应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广播电视“进寺院”、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巩固前期工作成果的同时使工作落实到位。加强监督与督促,做好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柳湾彩陶、瞿昙寺、海东市传媒大厦、化隆群科文化广场、互助彩虹部落、“梦幻谷”娱乐城等项目的实施工作,打造出海东市独有的文化产业地标和行标。
(二) 努力打造地方文化品牌
面对众多的文化产业门类和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产业竞争,决定一个地域文化产业前景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2]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即为组织品牌。因此,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是客户与企业之间的一种无形的契約,这种契约的深入就是品牌的竞争力。[3]受相关理论的启示,应以地方文化品牌的打造作为推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努力打造自己的地方文化品牌。
1.精心打造历史文化品牌。青海省海东市汇集了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等各类历史文化遗址,合理开发和利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点历史文化遗址,包括柳湾彩陶遗址、喇家遗址、南凉古都、马厂垣遗址等,在充分展示地方历史深厚的积淀和文化传承脉络的同时,可以以柳湾彩陶等已经享誉世界的各类文化遗产作为地区文化产业品牌形象,对当地的文化产业进行有效的宣传,借历史文化而推广文化品牌,进而打造本地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努力打造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以丹麻“六月六”花儿歌手大赛、循化撒拉族文化旅游艺术、民和桃花节、三川纳顿艺术节、平安文化艺术节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在传承、发展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树立文化活动品牌,扩大本区域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同时,举办好乐都国际攀岩赛、互助河湟国际射箭邀请赛、循化国际黄河极限挑战赛等体育赛事,借此努力打造高原特色体育活动品牌,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
3.逐步打造文化艺术品牌。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价值观,使海东市拥有丰厚的文化艺术创作资源,完全有条件创作一批适合县、乡、村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等文化艺术作品,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形式弘扬河湟文化,并通过积累逐步打造文化艺术品牌。而作为地区独有的文化载体,互助、循化、平安的民族刺绣、民间烙画艺术等一批具有海东特色、在省内外有影响的艺术形式,亟待成熟的品牌加以推广。
4.全力打造民俗文化品牌。通过土族、撒拉族民族民俗精品风情园的建设,利用民族刺绣、服饰、节庆、饮食、婚俗等方式打造土族、撒拉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品牌。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繁荣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前提,应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和人才强市的观念,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在现有人才基础上,引进和培养一批包括文化策划管理营销、文化产业开发经营、文化发展研究,以及编剧、导演、编导、作曲、指挥等各类人才,以快速提升海东市文化产业队伍人才素质。同时,应该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以科学化、人性化为重点的考评机制,对能力和贡献突出者,委以重任、给予重奖,积极营造公平公正的人才培育选拔氛围,稳定人才队伍,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打下坚实基础。
青海省社会科学规划2016年度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青海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TW16001
注释:
[1]闫平.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理论学刊,2007(12)。
[2]屈峰.文化品牌建设与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1)。
[3]王朝辉、陈洁光、黄霆、程瑜.企业创建处主品牌关键影响因素动态演化的实地研究——基于广州12家企业个案现场访谈数据的质性分析[J].管理世界,2013。
参考文献:
[1]李永新,文化崛起[M].青海人民出版社,2013(9).
[2]李凤亮、宗祖盼,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与对策[J].同济大学学报,2015(2).
[3]胡惠林,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J].开发研究,2006(1)
[4]刘元发,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科学研究所,2011.
[5]胡惠林,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9(2).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青海省海东市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