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阿伦特的视角解读现代性引发的道德危机

2017-04-18王蕾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阿伦特现代性思考

王蕾

摘 要:汉娜·阿伦特作为一位富有原创力的政治哲学家对现代社会的某些问题做出过若干深刻而独到的分析。其中,她对现代性的分析引发了当下对现代性的道德后果的思考。

关键词:阿伦特;现代性;思考

现代社会最本质的特征便是现代性了,“现代性”通过新的技术、新的运输方式和交往方式、产品的分配方式和消费方式、现代艺术而散布到日常生活中去。“现代性”体现的是理性和启蒙的精神,它相信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人性和道德的不断改良和完善,人类将从压迫走向解放。整个中国当前就存在于暂时和变动当中,在旧的已经解构、新的尚未建成之际,现代性就像吗啡一样注入到了社会这个肌体当中,使之永远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在现代性的浪潮中,对优越生活的占据欲望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澎湃起来,并随着现代生活所给予的回报更欲罢不能。因此在著名文学家狄更斯的《双城记》里这样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明智的时代,这是愚昧的时代;这是信任的纪元,这是怀疑的纪元;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日,这是失望的冬日;我们面前应有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都将直上天堂,我们都将直下地狱。” 狄更斯的这一段话是一个偏文学化的“现代性症候”的描述。在其以上描述的这些现象都发生于西方社会的现代性过程之中,而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也正致力于现代性的潮流中,以上这些问题也正在逐步的上演着,这实际上也就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不可跨越的现象。

“现代性的症候”这一概念是由马克思·韦伯提出的,韦伯认为现代性是一个“祛魅”的过程,近代尤其是20世纪以后的哲学家都是在其基础上进行解读。具体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由的丧失,是指人们都按部就班的按照“技术一定”的方式生存,没有选择的自由;二是意义的丧失,它是指人们对纯利益的,没有任何崇高感存在。科学发明本是一项有益于人类的活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文明,可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现代社会的人们在看到技术的巨大利益的同时却忽略了利益的对立面,即对环境的破坏、物质的追求、怀疑不信任、道德的丧失……人们也渐渐失去了劳动的主观能动性,被流程、机器、编程、步骤等死规定牵着鼻子走,劳动者需调节自身去适应机器,而不是机器适应于人,自由的丧失和意义的丧失由此产生。汉娜·阿伦特也表述过她对此类现状的一种无奈,“他发现了阿基米德支点,但却用它来支撑自己,看来他只是被允许仅仅在这一条件下发现这一支点。” 同阿伦特一样,现代社会的人们面对“现代性的症候”时应进入深深的反思。

在汉娜·阿伦特那里,现代性的最大问题在于“共同世界”的丧失,即共通感以及与之联系在一起的共同现实的失落。现代性(modernity)具体所指为,“上帝死了”,超验存在的消逝,人类行为的外在根据转变为人的内在理性,价值从而失去了坚实的基础,最终导致虚无主义。阿伦特曾讲,“我们不再依赖所有人共有的、真实而毫无疑问的经验。” 现代性和传统(中世纪)相对立,二者的区别在于,传统性以柏拉图为开端,讲理性、崇高与神性,代表着人类对浩瀚宇宙的探索;现代性标志着超验存在的终结,它曾是证明我们行动﹑解释实现和理解我们生活意义的主要方式。不管在世俗的、柏拉图主义的理念中,还是在基督教的形式中,西方传统一直认为,在我们的心灵之外有一个标准或者尺度,可以依靠它来评价我们的行为。“当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及其所暗示的虚无主义的时候,他确实弄清楚了始于17世紀的变革导致了什么。” 现代性具体所指为,“上帝死了”,超验存在的消逝,人类行为的外在根据转变为人的内在理性,价值从而失去了坚实的基础,最终导致虚无主义。

在汉娜·阿伦特看来,传统生活带给我们的是确定、稳定的,在对宇宙的敬畏中拥有崇高的追求和信仰,是“好”、“光明”的;而在现代精神中,人们对自身的关注大于对宇宙(或身外之物)的关注,利益点变得狭隘,没有信仰便看不到未来和希望,这也便是黑暗的时代,是惶惶不可终日的。界定现代性的不是源于自我的异化,而是来自被理解为共同空间的世界异化,在这一世界中,人们显现于他们的生活过程之中。

从上述表述我们便可看出,现代性存在着危机,“一个传统的终结并不必然意味着传统中的观念己经完全丧失了对于人类心志的控制” 相反,一旦一个传统丢失了活力,对于起源的回忆逐渐淡漠,那些腐旧的观念以及范畴有时候就会变得更加专横;只有在传统的末日来临甚至人们不再反抗它时,它才可能暴露出它的所有强制性力量。新的事物崭露头角,旧的事物已被逼退,问题根源在于新势力仍不够强大到独自挽起时代的巨轮,处于新旧交替中的人们,一方面受传统精神的制约和牵绊,另一方面对于新进事物没有自己的判断力,无法做到扬长避短,现代性的危机便不可避免的发生,道德失范的现象便会涌现。

中国几千年以来一直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的思想观念在国人脑中已经根深蒂固,而中国人对上帝耶稣的认识则不足千年。在中国,中国古代的圣人与上帝有着相同的地位,但圣人的圣贤之道却逐渐被国人抛弃。同时,“五四运动”以后,现代性所包含的基本特征如“革命”、“发展”也被赋予了正面价值,“保守”、“安定”等这些传统价值观的特征则等同于退步。整个中国社会都处在激烈的变革与更替中,导致中国古代传统的道德纲常失去赖以存在的基础,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根本无法发挥其积极的引导作用。法律制度不完善、传统道德理论沦丧,我们的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领域也必然会出现一些恶性事件,这些恶性事件已经突破我们的道德底线,也警示着我们现代社会的道德已经开始滑坡。尽管目前这种现象并非是普遍存在的,但由于个别案例的增加显然已经不能坐视不理,而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寻求相应的理论,做到防患于未然。

猜你喜欢

阿伦特现代性思考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阿伦特与马克思的政治思想比较——关于劳动、暴力与自由问题
浅空间的现代性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技术与现代世界*——阿伦特的技术观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