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神上位史
2017-04-18吴颖雯
吴颖雯
在今天,妈祖几乎成为福建海神的代名词。但在宋代泉州,官方鼎力支持的海神却是通远王。妈祖究竟是如何打败如日中天的通远王,逐渐上位,以至成为统御海上的最高神灵的?
妈祖原名林默,北宋时期福建莆田湄洲屿人。她在生前能预知祸福,造福当地百姓,于是去世后,得到百姓的立庙祀奉。但在获得官方认证之前,妈祖还只是福建民间众俗神之一,人们向她祈求消灾解厄,送子赐福,祈雨护航。直至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官方才肯定了妈祖的功劳,认为朝廷使团在前往高丽途中得到妈祖的庇护与相助。首次走进官方视野中的妈祖,获得晋封,也得到了“顺济”庙额的赏赐。在随后的一百多年里,妈祖又获得了13次晋封,包括“灵惠夫人”“慈济妃”等。但妈祖从“夫人”“妃”晋升为“天妃”“天后”,乃至“天上圣母”,成为地位最为尊贵的海上女神,还得得益其信仰在泉州的传播。
宋代泉州,通遠王的海神信仰是官方极力推崇的,每年择良辰上九日山祭祀祈风。在这种情况下,妈祖信仰的传播可谓另辟蹊径。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的妈祖庙,是泉州妈祖信仰的重镇。这座庙宇的兴建恰得其时,也恰得其势。
这座名为“顺济庙”的妈祖庙,位于泉州城镇南门内,这个地方恰是“笋江巽水二流之汇,番舶客航聚集之地”,并且离市舶司不远。这里中外海商、使臣官员、水手摊贩遍布,人们到市舶司办事或在出航前,会顺道在顺济庙烧香祈愿。另外,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人们在通往九日山的江上修建了石笋桥及顺济庙附近的顺济桥。这两座桥使得大船上九日山受阻,需要换小船才能前行的不便利,加上路途的遥远,致使民间远行九日山祭祀通远王的兴趣渐淡。另一方面,两桥的兴建却方便了晋江两岸的人员、物资来往,尤其是顺济桥,更是极大方便了民众上顺济庙祭祀妈祖。
到了元代,妈祖得到多次册封,其信仰的开拓可谓势如破竹。而不管是至元十五年(1278年)的“制封泉州神女号护国明著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 ,还是大德三年(1299年)的“加封泉州海神曰护国庇民明著天妃”,妈祖从“神女”晋升为“海神”的同时,其册封前缀都是“泉州”,而不是妈祖信仰的原产地“莆田”。
元代的泉州,在朝廷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下,成为彼时的国际大都市和世界最大港口之一。泉州商人云集,货物如山,交易遍布。而它所带来巨大税收,也使泉州成了元政府眼中的“香饽饽”。但在如此兴盛的海丝之路上,无法抹灭的是人们“行船走马三分命”的无奈。在这深不可测的海上世界里,相较于祈风为主的通远王,护航保平安的妈祖有着母亲般的宽容与亲和,才是出海人的可靠支撑。再者,作为外族掌权的元政府,如果再推崇通远王,执行由南宋官方掌控的九日山祈风仪式,则容易激发人们对前朝的思念。而妈祖有护航神力,虽也受封,却不像通远王官方色彩那么浓烈。于是,在泉州掌控海外贸易的蒲氏大家族的推动下,妈祖逐渐被扶正,成了全新的海神偶像。
另外,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引发的粮食紧缺问题,使得元政府不得不建立起从南方运粮北上的漕运。这个时候,护佑漕运成了元代妈祖的一大职能。朝廷甚至特派使臣代祀全国妈祖庙,北自直沽(今天津),途经杭州、宁波、莆田,湄洲,直至泉州(后加上漳州),沿途15座妈祖庙多与漕运相关。官方代祀活动将妈祖信仰的传播推向高峰,泉州的顺济庙则益加香火鼎盛。甚至到了明代,作为伊斯兰教信徒的郑和在下西洋之际,还会遣人至湄洲及泉州的妈祖宫上香祈愿,并多次出资修整这两座庙宇。而清康熙年间,施琅征海,师次于此。感念于妈祖的“有助顺功”,朝廷敕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后”,于是泉州妈祖庙更名为“天后宫”。
而今,人们早已折服于妈祖的海神权威中,顶礼膜拜。而这座曾经在中外海商、渔人商贩、官员使者,甚至下南洋、过台湾的泉州人心中,留下不可替代的精神支撑的庙宇,依然耸立在泉州城南。明清木构建筑保存尚好的天后宫,在不绝于耳的祈愿声中,默默地见证着妈祖信仰的强盛,也见证着当年泉州海丝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