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姿势打开德化?
2017-04-18
一直有兴趣去趟德化。
一是知道戴云山里风光景致确实不错,一是料想德化这样的产业县,必然有种别样的气质,跟一般旅游目的地不会一样,跟一般小县城也不会一样,勾起了我探究体会的好奇心。更何况,还能顺手买买瓷,这两年德化出现了不少年轻匠人的工作室,到原产地淘货长眼力,也是种乐趣。
果然一路都饶有兴味。德化小城,山清水秀,四分之三人口都是在陶瓷业里谋生计,虽称不上大富,但总温饱有余、丰俭有继,人民普遍和善有礼,没什么好起急、要争竞的,又爱在吃吃喝喝的烟火气里,厮厮磨磨小日子,对外来客而言,“界面”很友好,距离感的尺度很舒服。
我甚至认为德化以及德化人这种淡淡的风度,跟白瓷也是不无干系的。白瓷之美,在色泽与质地的温润动人,德化人做白瓷做了上千年,经验与火候、手感与拿捏,温润已经不仅仅是项技艺追求,制造美的人也被美所磨练教化,温润沁入性格,又渐渐包浆成一個地方的气质。这年头,气质温润平和的小城何其难得。
我们来德化,七成是为了瓷,不仅要看瓷买瓷,也是有种对产业县的猎奇心。就好比石狮街头明晃晃一片阿语跟汉语双语的服装店招牌,义乌城中遍布印度餐厅恍如异国。产业市镇,或以光怪陆离演绎“地球村”,或以生产、交易体量与尺度的巨大震撼我们的心,又有各路英雄逢集于此。总之,那也是种奇景、奇观,迥异于我们日常生活,也迥异于正常意义上的旅游所见。
就好比我在德化国营陶瓷厂的车间里、流水线面前,确实感受到一种难以名状的冲动:巨大的厂房,粗粝、强硬。一列列待烧的瓷器,装在红色匣钵里,沿轨道匀速前行,穿过火焰炽烈的窑炉,化泥为瓷。一瞬间,我明白了工业为何也能成为一种遗产,类似德国鲁尔区的例子,那种严肃、精密、不由分说的巨大力量,由人所创造,又压制人,却同时在创造财富、创造生活,哪怕仅仅是一家生产日用瓷的工厂。
所以,这便回到了标题中我所提出的问题,“用什么姿势打开德化”?不是处处都是丽江、大理,我们出门看世界,也并非只有吃喝玩乐、风花雪月这一种乐子。我一直觉得,随着国人的旅游越来越频繁,旅游的边界也在逐渐模糊,旅行在向更日常也高频的休闲过渡。世界这么大,休闲怎么可能只有一种姿势?旅行之乐,向来在于旅行提供了最好的场景,激发与满足我们对人的兴趣,对事儿的兴趣,对格物致知的兴趣,对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兴趣,对可引发我们心灵各种奇妙反应的东西的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说,德化既特别又精彩。
若能按这样的逻辑,德化去发展与构思它向着休旅服务业的转型,打开它的明天,我想吸引力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看看那些张扬生活美学的年轻人们有姿有色的工作室,这就是苗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