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经的守望

2017-04-18程秋露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漳河小山村小桥

程秋露

夕阳西下,暮色渐浓,一抹殷红的夕阳照在这宁静的小山村和村边那座古老的小桥上,那么恬静。清澈的浊漳河、清漳河水在这里汇集,静静地流淌,流过了沧海桑田,不知疲倦,一直向前。

爷爷老了,岁月的沧桑爬上了额头,腰弯了,拄上了拐杖,走路也不太利索,走在起伏不平的鹅卵石上,有些不稳,夕阳下的影子时长时短、时左时右。但是,每天他都要来到河边,拿个马扎坐在小桥上。曾经清澈的浊漳河、清漳河在这里汇集,如今却已干涸。

爷爷说,漳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使荒山变绿,让漳河两岸的人们吃上了黄金饭、人参菜,她造化了涉县八景之一的“漳河落涧”。

春天,河边杨柳吐絮,嫩芽初绽,嫩色的一片鹅黄清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让人心醉神迷。山坡上,芳草如茵,各种野花姹紫嫣红,争奇斗艳,静静的漳河映衬着满河春色。

夏天,河水渐涨,万物繁荣,山花烂漫,满目青翠。鸟儿在树丛中蹦来跳去,有时也会看到老鹰在山谷盘旋;水草在水底摇曳,卖弄万种风情,小鱼在其中游来游去,仿佛在眉目传情,暗送秋波。农忙抽闲,大人们会坐在河边钓鱼、聊天,妇女在河边浣衣,悠闲自得,感受漳河水带来的那份情凉。孩子们光着屁股在河里嬉戏、打水仗,到处都是欢声笑语。他们不只是嬉戏,而是用一种最亲近的方式去感受漳河的慈母柔情。玩累了,他们会坐在岸边,体味鱼儿轻吻小脚丫的感觉,这时孩子们便唱起“小板床,四条腿,俺给奶奶疙瘩嘴,奶奶嫌俺刮得慌,俺给奶奶滚辣汤,奶奶喝了一小碗,俺就喝了一大缸……”

秋天,满山金黄,层林尽染,花椒、柿子红遍山野,红色与黄色、橙色交错,似镶嵌了团团锦绣,这是人们对大自然的回馈,同微寒的漳河水,交汇成一幅秋山红叶伴流水的长卷;秋风渐凉,各色叶子随风飘洒,片片如同自由飞舞的黄蝴蝶,漂亮极了,落到水里,像一只只小船,穿过那座古老的小桥,载着希望向下游流去。

冬天,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万籁寂静,漳河水仍静静地流淌着,不说话,好像是不忍心打扰大山的寂静和劳作了一年的人们。美丽的漳河,她滋润了漳河两岸的山山水水,更加眷顾了我们小小的合漳村,呵护着生命,浇灌出灿烂的漳河文化,河伯娶妻的故事在漳河两岸广为流传。

十多年前,漳河水不再清凉,美丽的杨柳不再婆娑,大山不再寂静,河边也听不到人们的欢声笑语。往日的淙淙流水变成了泥沟、污水,露出裸露的河床,没有了往日的喧闹,古老的小桥显得那么孤独,好似神伤的老人。即使汛期也看不到往日漳河水匆匆流过的情景,“清漳一带潆洄山足”的美景已不在,不知当年的小二黑和小芹还能否会在漳河边约会、细说情话。听说上游截留了,建了很多的水库、大坝和工厂、矿山,恬静的小山村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人们不再到河边聊天、纳凉了,孩子们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但是,每当黄昏时候,总有一个瘦小的身影,蹒跚地向前移动,很慢,很慢,有时低头,有时远眺,好像在回忆什么,找寻什么……

多年过去了,我已经长大了,到县城上学,离开了曾经的小山村。但在放假的时候我都会回去,看望爷爷,看看漳河,看看曾经的山,曾经的水。但是,我还是愿意跟着他到村头漳河边走走,去倾听曾经的故事,去想象曾经的古桥流水。后来,爷爷走不动了,但是他总是在念叨着曾经的漳河,念叨着曾经的大山,念叨着“孩子,快长吧!长大了到武安吃金米捞饭人参菜”。噢,明白了,这是爷爷对我的希望,也是他曾经的向往,是多么的淳朴、简单。

爷爷念叨漳河,因为曾经的漳河给他带来了很多美好的回忆,给了他很多的快乐,让他吃上了黄金饭,给了他一生去守望曾经的过去,去守望那清凌凌的水、蓝盈盈的天、绿油油的芳草地和漳河的匆匆流水。他守望的是希望,守望的是美好的记忆,守望的是那恬静的小山村、古老的小橋和曾经的漳河水。他多么希望美丽的漳河能焕发往日的清凉,重现曾经的水域灵光、河水淙淙,山相映、水相连。

夕阳下,漳河边,小桥依在,却少了一个瘦小的身影。

推荐理由

这篇文章散发着浓郁的乡土人情气息,萦绕着一缕浓浓的乡愁。小作者在古老的漳河岸边长大,目睹了这条河流给两岸人民带来的欢乐。在小作者饱蘸浓情的回忆中,漳河的一年四季、春花秋月都是那样绚丽多姿、美不胜收。“爷爷”的形象,已经和古老、博大、无私的漳河融为一体。小作者也在思考着新时期漳河的命运,希望它能重新焕发活力,更希望故乡的人民能“记得住乡愁”,建设绿色生态新家园。以景动人,以情感人,是这篇文章的特色所在。

(推荐教师:程丽明)

猜你喜欢

漳河小山村小桥
脚没醒
我和我的小山村
我和我的小山村
登铜雀台
小桥
浅谈漳河水利风景区开发与堤防工程管理
提升渔船检验水平构建漳河平安渔业
王旭辉??《小山村》
我变成了小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