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学生插上语言智慧表达的翅膀

2017-04-18耿欣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14期
关键词:口技课文文章

耿欣

语言的表达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口语表达用词要精准、流畅;书面表达要有文采、有思想。记得王荣生教授曾说:语文教材的选文可以分为四种功能---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其中“用件”就是用文章中里的东西触发学生,从事一些与该选文或多或少有关的语文学习活动。所以,我以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为载体,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活动助推变角色

1、记者模拟:

以模拟采访的形式设计教学,让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最出色的球员》,转变身份——作为记者,提出自己最想提出的问题,并结合课文(假如自己是体育明星)给予回答。

课上小组合作,互访并选出他们认为自己最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班级展示,有采访者,有被采访者。在演练过程中师生互评,发现他们过程中的闪光点,加以借鉴,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展示越来越像回事,学生兴趣高昂。之后,趁热打铁,让学生以《我的梦想》为例,进一步模拟演练,学生明显地有了长足的进步,通过情景的创设,学生的表达扎扎实实得到锻炼和提升,学生神态自然了,语言表达准确、得体、流畅了。

2、现场解说

《我打败了男子汉》是世界冠军张山写的一篇带有自叙性质的文章,让学生怎样从中提升表达?教师巧设计,让学生转变角色----我是解说员,利用写解说词的形式,了解比赛过程,并且同原文加以比较,明确人称变换以及心理描写的作用,通过形式的变化,学生再次提升了聽说读写的能力。

二、文本改编比异同

王荣生教授在他的《文言文教学教什么》阐明,文言文阅读的要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通过“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具体的把握作者的“所言志所载道”。因此,在学习《口技》《核舟记》《孙权劝学》的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几种不同的方法,提升学生智慧表达的能力和技巧。具体来讲:

1、章法比较

《孙权劝学》是一篇节选自《资治通鉴》后编者改编的文章,叙事虽简单但有波澜,怎样引导学生体会借鉴叙事技巧?自己改编了一篇文章为平铺直叙的写法,目的就是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文章在谋篇布局上的不同,没想到,学生不仅发现了故事的曲折变化,还发现了详略剪裁的不同,句式表达的区别,实在让我惊喜。

附改编文章: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乃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权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

2、改写训练

所谓改写即通过重写或修改使适合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或情况。在作文教学中,改写未尝不是一种提升语言表达,直观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学生对内容熟悉,改写难度小,易于模仿。

《口技》是一篇描述民间艺人高超技艺的文章,作者采用《春秋》一字含褒贬的手法,开头的一个“善”字统领全文,无论内容还是写作手法统统围绕它而来,尤其是正侧面描写的手法值得学生借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己改写文章,只选取正面描写口技人的语句,让学生体会与原文的不同。之后,学生以《核舟记》为例,围绕“奇巧”二字,抓住王叔远构思精巧、技艺精巧两个角度,自主改写文本,远比对照注释疏通文意要精彩的多。

总之,提升学生智慧的表达,关键还在于教师的引领,充分利用教材,给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才能引领学生更上一层楼。此时,我不禁想起了叶圣陶的一句话:“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这一切需从教师做起。

猜你喜欢

口技课文文章
擅长口技的猎人
90后口技传承人:用一张嘴还原《阿凡达》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