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型杂交水稻前氮后移品种间产量及物质分配差异研究
2017-04-17魏先瑜绵竹市农业局
□魏先瑜/绵竹市农业局
籼型杂交水稻前氮后移品种间产量及物质分配差异研究
□魏先瑜/绵竹市农业局
为缓解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农业部提出农业生产要“两减”,其中重要之一减就是减肥料。针对水稻品种对氮肥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笔者用多个籼型杂交稻开展水稻氮后移研究,以期获得籼型杂交稻品种氮后移规律性表现,或适宜氮后移品种特征特性,为指导大面积水稻生产科学施氮提供技术支撑,不断提升水稻生产效益与氮利用效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随机在水稻市场选择已通过审定的杂交稻20个,它们分别是花香优1号(V1)、内5优306(V2)、川优6203(V3)、蓉18优447(V4)、冈优169(V5)、乐优198(V6)、宜香优800(V7)、蓉优1808(V8)、冈优99(V9)、冈优725(V10)、Y两优973(V11)、德香4103(V12)、炳优900(V13)、渝香203(V14)、金冈优983(V15)、F优498(V16)、内5优317(V17)、川农优华占(V18)、蓉优22(V19)和川谷优7329(V20)。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3年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基地实施,小区面积10.9m2。3月5日播种,地膜湿润育秧,4月8日移栽,移栽规格20cm×27cm,每穴双株,本田每公顷栽185 265穴。磷钾肥作底肥一次施用(N∶P∶K=1∶0.5∶0.5),每公项施纯氮150kg,氮肥设底肥∶蘖肥=7∶3(CK)和底肥∶促花肥∶保花肥=6∶2∶2两个施氮处理。3次重复,裂区设计,以施氮方式为主处理,品种为副处理。
1.3 考察项目
1.3.1 分蘖
水稻返青成活后,每周调查1次。每小区选对角10穴,共20穴;三次重复共60穴。公顷苗数=60穴平均数×185265。
1.3.2 穗数
水稻成熟时,调查分蘖,各小区测20穴穗数,三次重复共60穴。公顷穗数=60穴平均数×185265。
1.3.3 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
在每小区调查分蘖和穗数的每点随机取5穴,每小区10穴,三次重复30穴。分小区脱粒,将实粒和壳秕粒分开,然后统计实粒数和壳秕粒数。穗粒数=10穴总粒/总穗数。穗实粒数=10穴总实粒数/总穗数。结实率=10穴总实粒数/10穴总粒数。千粒重=(500粒重+500粒重+500粒重)/3×2。
1.3.4 产量
成熟时分小区实际收割测产。收割脱粒后晾晒干,除杂质和壳秕粒称重,并按13.5%标准含水量折标准公顷产量。
1.3.5 转运率
转运率(%)=(抽穗期单茎茎鞘重-成熟期单茎茎鞘重)/抽穗期单茎茎鞘重×100%
1.3.6 氮表观生产力
氮表观生产力=籽粒产量/总施氮量
1.3.7 粒叶比
粒叶比(粒/cm2)=总颖花数/抽穗期叶面积
1.3.8 比叶重
比叶重(g/cm2)=总实粒数/抽穗期叶面积
试验数据用EXCEL录入,然后用DPSv7.05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前氮后移品种间产量差异
图1 前氮后移品种试验产量结果
2种施氮方式条件下,20个品种试验产量结果如图1。对试验各处理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表明,在相同施氮条件下,不同施氮方式和不同品种产量均达极显著差异。具体分析看出,前氮后移20个品种,其中有12个品种增产,公顷产量9.15~11.10t,平均公顷产量10.52t。8个品种减产,公顷产量8.37~10.81t,平均公顷产量9.98t。进一步分析表明,氮肥重底早追(CK),12个品种公顷产量8.93~10.38t,平均公顷产量9.98t。前氮后移12个品种产量较传统氮肥重底早追高5.38%。再深入分析看出,前氮后移12个品种,其增产表现有较大差异,其中内5优306、蓉18优447、德香4103、内5优317和川谷优7329这5个品种,增产达显著;另外乐优198、川香6203、宜香优800、蓉优1808、冈优725、F优498和蓉优22这7个品种虽然增产,但增产幅度未达显著。试验还表明,籼型杂交稻前氮后移处理就产量而言,有的品种适合前氮后移,有的品种仍适宜氮肥重底早追。在前氮后移增产的品种中,其增产幅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2.2 前氮后移对产量构成因子影响
对产量构成因子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表明,产量构成因子差异达极显著,结果见表1。由于20个籼型杂交稻品种前氮后移表现出多数品种增产,那么主要分析前氮后移处理对增产品种产量构成影响。前氮后移处理每公顷有效穗数较对照少1.8万穗,降低0.98%,前氮后移对穗数影响小。前氮后移处理穗粒数较对照多4.09粒,增加2.02%。前氮后移处理千粒重较对照增加0.34g,提高1.11%。前氮后移结实率较对照高1.83百分点,提高2.21%。以上分析表明,籼型杂交稻前氮后移对其产量构成因子——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均有影响,品种间表现不一致,总体表现为正向效应,前氮后移促进了品种增产;但就前氮后移12个增产品种产量构成因子平均值而言,除公顷穗数外,其他因子都表现出一定正效应,这与前氮后移处理12个品种平均产量较对照增产5.38%相吻合。
表1 前氮后移对产量构成因子影响
2.3 前氮后移水稻物质分配变化
2.3.1 叶片SPAD值变化
于齐穗期和成熟期分别测定前氮后移20个品种与对照叶片SPAD值(见表2)。前氮后移12个增产品种齐穗期倒1叶、倒2叶、倒3叶和倒4叶SPAD分别比对照高6.14%、8.93%、9.53%和14.82%;成熟期前氮后移12个品种倒1叶和倒2叶SPAD分别比对照高13.59%和24.41%。说明水稻前氮后移提高后期植株氮含量,进而有利于叶片叶绿素合成,为稻株光合作用奠定良好基础。再看表3中12个品种齐穗期至成熟期SPAD衰减情况,前氮后移处理倒1叶和倒2叶分别低3.0%和6.34%,进而说明前氮后移有利于维持水稻叶片后期功能,是前氮后移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的物质基础。
表2 前氮后移与CK齐穗期和成熟期叶片SPAD值
表3 齐穗期与成熟期SPAD对比
表4 前氮后移库源和氮表观生产力
表5 前氮后移物质运转率
2.3.2 前氮后移物质积累与运转
表4中比叶重看出,前氮后移12个品种较对照高10.91%,说明前氮后移较对照叶片质量好;这与前面前氮后移12个品种齐穗期叶片SPAD值高于对照一致。表5中前氮后移12个品种齐穗期叶片和茎鞘干重,前氮后移与对照差异较小,成熟期的运转率分别是55.13%和40.06%,分别比对照叶片和茎鞘的运转率52.08%和37.02%高3.05个百分点和3.04个百分点。再看表4中代表库源协调特性的粒叶比,前氮后移12个品种粒叶比为0.6981,对照粒叶比为0.6928,前氮后移粒叶比较对照高0.74个百分点,应该说两者间差异甚微。综合分析,前氮后移12个品种,在库容量相当条件下,源较对照有所增强,流较对照比较顺畅,是其增产的物质基础。
另外,本试验前氮后移12个增产品种,其氮表观生产力较对照提高5.13%。表明在同等施氮量条件下,前氮后移不仅提高水稻产量,而且提高氮生产效率。
2.3.3 适宜前氮后移品种特征
本试验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氮肥适当后移,以传统重底早追为对照。结果表明,20个品种中有12个品种表现增产,8个品种表现减产。增产品种中增产表现不一致,减产品种减产表现也不一致。为探明哪些品种适合前氮后移,哪些品种不适合前氮后移,将20个品种重底早追条件下产量及穗粒结构列入表6。首先看公顷穗数,12个增产品种公顷穗数10.62万~13.66万穗,平均12.09万穗;8个减产品种公顷穗数10.11万~14.24万穗,平均11.98万穗,增产品种公顷穗数仅比减产品种多0.91%。其次看穗粒数,12个增产品种穗粒数169.74~239.46粒,平均205.3粒,8个减产品种穗粒数202.7~314.72粒,平均252.6粒,增产品种穗粒数较减产品种少23.04%。再其次看结实率,12个增产品种结实率75.4%~88.74%,平均结实率83.36%;8个减产品种结实率74.58%~85.48%,平均结实率80.13%,增产品种结实率比减产品种高3.23个百分点。最后看千粒重,12个增产品种千粒重26.47~32.22g,平均千粒重30.09g;8个减产品种千粒重23.35~30.06g,平均千粒重27.15g,增产品种千粒重较减产品种高9.77%。进一步分析看出,增产品种与减产品种的公顷穗数和结实率无论是变幅还是平均数,差异均较小。而穗粒数和千粒重无论是变幅还是平均数,差异均较大。据此可以初步认为,大穗型品种与较小千粒重籼型杂交稻品种不适宜前氮后移。具体说,穗粒数250粒左右和千粒重27g左右的品种不宜前氮后移;而穗粒数200粒左右和千粒重30g左右品种适宜前氮后移,表现出较好的增产效果与氮利用效率,此指标可以作为水稻生产上指导品种施氮依据。
3 讨论
3.1 籼型杂交稻对前氮后移的响应
先期研究少数品种氮后移表现增产,本试验用20个籼型杂交稻进行前氮后移研究,结果有12个品种增产,公顷增产量0.14~1.16t;8个品种减产,公顷减产0.02~0.67t。此研究结果说明两点,一是不是所有品种前氮后移水稻都会增产,这一结果与先期研究结果有所差异。二是前氮后移增产品种的增产量有较大差异,表明品种对前氮后移的响应是不同的,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似。水稻品种是水稻生产技术的载体,水稻产量与氮肥关系十分密切;在指导水稻生产氮肥使用时,首先要考虑到品种对前氮后移响应差异的实际,其次要考虑稻田氮背景值高低,最后还要考虑水稻生长期生态条件及其年度变化,只有综合考虑这些与水稻生产氮肥使用有关的因素,才能把水稻品种前氮后移技术利用好,促进水稻生产增产增效。
表6 增产品种与减产品种产量构成因子对比
3.2 籼型杂交稻前氮后移特征
水稻特征包括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形态特征由穗部特征和植株特征构成。水稻生理特征包括了植株含糖、酶、叶绿素和激素等,是控制水稻生长的重要物质;这些物质人们不易用肉眼判别其多少,而只能用化学的方法分析测试才能知道其多少与运转情况。除现有用SPAD值代表叶绿素外,分析测试其他物质不仅耗时,而且耗人财物,难以作为一种指标指导水稻氮肥施用。水稻植株特征包括了叶片长宽、茎秆粗度、节间长短、植株高度和植株根系,这些指标在水稻生产中考察较少。水稻的产量构成特征则包括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水稻形态特征中的产量构成特征,在水稻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中应用较为普遍,作为考察水稻有重要指标,其具体数据获取方法简单。本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穗粒数250粒左右和千粒重27g左右的品种不宜前氮后移;而穗粒数200粒左右和千粒重30g左右品种适宜前氮后移,表现出较好的增产效果与氮利用效率。笔者同时分析前氮后移12个增产品种产量与叶片SPAD值相关性,结果齐穗期倒4叶SPAD值与12个增产品种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7200**,12个品种倒4叶平均SPAD值37.2222。这些研究结果是先期研究没有,是本试验获得的较为重要结果,建议作为判别籼型杂交稻适宜氮肥后移的指标,并在以后水稻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逐步印证与修订。
3.3 籼型杂交稻前氮后移增产基础
先期研究水稻前氮适当后移结果,从产量上看普遍认为氮适当后移增加水产,从氮素看增加中后期叶片氮总累积量、净累积量和提高氮利用率,从干物质积累看有利于齐穗期物质累积,从物质源看提高了气孔导度、比叶重、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了光合速率,从产量构成因素看增加了单位面积粒数,而结实率和千粒穗稳定,就水稻产量构成因素而言,本研究前氮后移12个增产籼型杂交稻除穗数变化小外,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有增加,对增产都有贡献,这与先期研究产量构成因素对增产结果略有不同。齐穗期上部叶片SPAD值较对照高,齐穗至成熟衰减慢;比叶重较对照高;齐后叶片和茎鞘物质运转率较对照高,源库流协调是供试籼型杂交稻前氮后移增产的物质基础,这与先期水稻前氮后移研究结果相似。值得注意的是,本试验结实率与千粒重对增产有贡献,籼型杂交稻前氮后移的同时,要注意通过氮水耦合协调个体与群体、物质积累与运转和库源的关系,方能够达到氮适当后移增产与提高氮利用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