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应用修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7-04-17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同年龄组牙列牙槽骨

胡 培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人民医院口腔科 河北省青县 062650

老年人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应用修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胡 培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人民医院口腔科 河北省青县 062650

目的:探讨老年人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接诊的老年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患者110例进行研究,其中牙列缺损90例、牙列缺失20例,根据年龄分为60-70岁组、>70岁组,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牙列缺失采取总义齿修复,牙列缺损则采取其他修复方式,观察记录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合理有效的治疗后,60-70岁组与>70岁组患者在牙列缺损、牙列缺失修复效果上无明显差异(P>0.05),均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结论:老年人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比较常见,加强他们的健康教育,提高牙周病防治工作,对改善牙列缺损及缺失修复效果有一定帮助,但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治疗可根据缺失与缺损分别采取总义齿修复与其他义齿修复处理,能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

老年人;牙列缺损;牙列缺失;修复

为了进一步探讨老年人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方法与效果,我院将接诊的110例患者实施了研究,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有对象110例纳入,全部为我院接诊的老年人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患者,入选时间2014年1月-2016年1月。入选患者有完整临床资料,愿意配合本研究,其中牙列缺损90例、牙列缺失20例,根据年龄不同分组,包括60-70岁组、>70岁组。60-70岁组:84例,牙列缺损68例、牙列缺失16例;男性44例、女性40例。>70岁组:26例,牙列缺损22例、牙列缺失4例;男性14例、女性12例。在前述一般资料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治疗前进行牙列缺损与缺失检查,了解相关情况,然后采取对应的义齿修复,牙列缺失实施总义齿修复,牙列缺损采取其他义齿修复,措施有下几个方面:①暂时重建修复:全面常规检查口腔颌面部,余留牙实施观察,予以牙体与牙周病治疗,制作上颌与下颌及全牙列模型,灌模后以蜡堤确定咬关系与可调试架,分析咬情况,根据磨耗牙列情况、缺损或缺牙数目及松动牙等,合理设计需要重建的牙列与修复体,根据结果、设计方案调整牙列,常规取模并制作模型,高度重建牙列[2]。②前牙切垫:人体基牙多在3-3,实施后牙垫时,后牙严重磨耗,有食嵌现象,则有牙周病,以及前牙与后牙缺失;实施前牙垫是,牙列有严重磨耗,存有间断性牙齿缺失,有牙周病。要求患者保持自然放松与反复咬,采取口内颌位记录,并暂时性架上可摘除的重建修复体,先部分升高咬合,维持3mm,制作单垫,超过3mm则均分上下距离,制作双垫[3]。③种植覆盖义齿:在上颌牙槽骨与下颌牙槽骨中植入2-4颗种植体,并在其上安置附着设置,和覆盖义齿连接,确保全口义齿固定性良好。④种植固定义齿:上颌牙槽骨与下颌牙槽骨中将6-8颗种植体植入,并放置附着装置,然后和烤瓷牙连接。⑤活动义齿修复:老年患者多有牙周萎缩,牙冠增加及牙齿松动等,为此可将局部义齿修复摘除或者采取全口义齿修复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不同年龄组患者牙列缺失总义齿修复情况与牙列缺损其他义齿修复情况,并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利用SPSS19.0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与卡方(Χ2)检验,将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组患者牙列缺失总义齿修复情况比较

牙列缺失20例患者实施总义齿修复,在上颌、下颌及全口方面的修复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2.2 不同年龄组患者牙列缺失其他义齿修复情况比较

牙列缺损90例患者实施其他义齿修复,在单桥、多桥、局部义齿、桥和局部义齿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不同年龄组患者牙列缺失总义齿修复情况对比

表2:不同年龄组患者牙列缺损其他义齿修复情况对比

3 讨论

老年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患者多合并全身性疾病,为此口腔治疗期间因操作疼痛容易诱发恐惧、焦虑等情绪,甚至不愿意接受系统性口腔修复治疗。在一些研究中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中缺失牙齿数目在10颗左右,成功修复比例仅为50%左右。牙齿发生缺损或缺失后,除了会影响咀嚼功能,甚至部分牙齿咀嚼功能退化,唾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造成胃肠道系统负担较重,对营养吸收造成不利影响[4],需加强重视。我院将接诊的110例老年人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根据年龄分组,其中牙列缺失患者采取总义齿修复治疗,而牙列缺损患者则采取其他义齿修复方式,结果显示在60-70岁组、>70岁组上在上颌、下颌、全口,以及单桥、多桥、局部义齿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根据年龄人牙列缺损与缺失实施义齿修复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治疗前要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加强口腔卫生处理,合理预防控制炎性反应,不能随便讲余留牙拔除,余留牙能为义齿固定提供良好的辅助作用,且对本体感受器有保护效果,能保障正常咀嚼功能[5]。综上所述,老年人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比较常见,加强他们的健康教育,提高牙周病防治工作,对改善牙列缺损及缺失修复效果有一定帮助,但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治疗可根据缺失与缺损分别采取总义齿修复与其他义齿修复处理,能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

[1]赵彦明.老年人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7(13):140-141.

[2]陈梅.老年人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修复治疗体会[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01):261-262.

[3]丁来美,许淑梅.老年人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J].现代养生B,2013,12(11):94-95.

猜你喜欢

同年龄组牙列牙槽骨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不同年龄组人群接受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途径的分析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动态载荷与静态载荷三维有限元分析法的比较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微刺激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不同年龄组中的临床结局分析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
江苏省农村老年人体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