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知识获取-流动-应用的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分析*

2017-04-17福建工程学院管理学院蔡彬清

海峡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异质性要素协同

福建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蔡彬清

基于知识获取-流动-应用的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分析*

福建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蔡彬清

组织网络化发展及创新范式网络化背景下,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是影响协同创新绩效的关键要素。该文分析协同创新知识网络的构成和内涵,构建“协同创新知识网络能力要素-知识活动过程-知识创新绩效”理论分析框架,从多层次、多维度分析基于知识获取-流动-应用的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要素构成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为培育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提升协同创新绩效提供理论参考。

协同创新 知识网络能力 知识获取-流动-应用

1 概述

协同创新作为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更加注重协同创新”。2012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2011计划”自启动以来,教育部已先后认定2批、总计38家各类型协同创新中心;除教育部认定协同创新中心外,许多省市也纷纷推出了省级“2011计划”[1]。福建省于2013年和2015年共认定了33家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陈强等、Lengyel等分别对奥地利和匈牙利的科技管理体制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其国家创新体系未获得成功正是因为机构设置重复,科技决策缺乏协同[2-3]。从国外协同创新的经验看,较为成功的有扁平化、自治型的美国硅谷产学研“联合创新网络”;欧盟的“创新集群”;日韩的技术研究组合;芬兰、爱尔兰和瑞典等国协同创新联盟。因此,推进协同创新,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开展我国的协同创新理论研究和实践已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热点。

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4]。众多协同创新主体的交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协同创新网络。对于协同创新主体而言,在其组织网络化发展及创新范式网络化的背景下,网络是主体获取创新资源和实现创新要素聚集的基本途径。知识资源是网络主体最关键的创新要素。知识网络能力是各主体在整体上构建和管理知识网络的能力。主体利用其知识网络能力,从嵌入的协同创新知识网络中获取知识,促进知识流动,并应用知识创造新知识,以实现知识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创新活动的优化,是提高创新绩效的根本途径。因此,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的构成及其网络能力的培育值得深入探讨。

2 协同创新知识网络能力研究现状

作为重要的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是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整合科技资源、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探索。目前,协同创新研究涉及协同创新模式、协同创新机制设计、协同创新动因、协同创新要素、可持续性问题等。协同创新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但对协同创新主体的网络能力和网络活动关注不足,而网络是协同创新主体活动的基本载体。

在社会网络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最新研究进展的交叉融合下,知识网络能力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成为研究的热点。Hakansson最先提出企业网络能力的概念,即企业改善其网络位置的能力和处理某单个关系的能力,被视为一种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5]。朱秀梅等将网络能力划分为网络导向、网络构建和网络管理等维度,建立网络能力、资源获取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模型[6]。Kratke指出,知识网络是知识参与者之间的一种社会网络,通过个人、群体和组织各层次上的知识创造与传递来实现价值创造[7]。在协同创新研究中,学者们认为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合作与交流是网络化协同创新的优势[8]。知识协同是协同创新的核心,属于知识管理的协同化发展阶段,是知识在合作网络中的转移、吸收、消化、共享、集成、利用和再创造[9]。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这一核心能力影响网络主体知识协同活动和创新绩效,需要更为深入地探索研究。

3 协同创新知识网络构成及内涵

协同创新是在创新逐步转向系统化、网络化范式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创新主体对异质知识和外部资源的依赖性逐步增强,与其他创新主体交流合作的需求更加迫切,推动了创新活动协同化、系统化和网络化趋势,知识是协同创新网络中最为关键的要素,知识活动是协同创新网络主体活动的基础。

协同创新知识网络是复杂网络,应用复杂网络分析理论和方法对协同创新知识网络的系统要素、系统结构开展研究,即分析协同创新知识复杂网络的主体(节点)、关系(边)及结构。因此,协同创新知识网络的系统组成主要是网络行为主体、网络关系和网络环境。网络行为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等,网络关系主要包括竞争合作关系、经济交易关系、社会网络关系等,网络环境主要指社会宏观经济水平、政策体系、市场需求、各类资源要素(资金、信息、人才)等。在一定的网络环境下,协同创新网络主体之间基于知识活动,通过各类网络关系相互联系,共同作用,形成了复杂的协同创新知识网络。

4 基于知识获取-流动-应用的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构成及影响机制分析

知识获取、流动、应用是协同创新网络主体最为基础的知识活动,是主体开展知识创新活动的基础。自March提出二元式组织学习(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以来[10],这两种组织学习模式一直是组织学习领域研究的热点。利用式学习是指组织对现有知识、技术等的扩展和完善,而探索式学习是指组织对新知识、新技术等的寻求和发现[11]。聚焦于创新领域,学者们开始基于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分析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两种创新模式。无论是网络主体对现有知识技术的扩展和完善、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寻求和发现都可以涵盖在知识获取-流动-应用的知识基本活动过程中,是主体创新活动的基础。

在协同创新主体知识获取-流动-应用这一关键过程中,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主体知识获取-流动-应用活动的效率,进而影响主体创新绩效。因而,深入分析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的构成,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是提升协同创新绩效,促进协同创新成功的关键。基于此,本文构建“协同创新知识网络能力要素-知识活动过程-知识创新绩效”的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构成及其影响机制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构成及其影响机制分析框架

4.1 多层次多维度的协同创新知识网络能力要素分析

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协同创新知识网络能力要素分析体系,从知识层次、主体层次、关系层次、网络层次等四个层次开展分析,四个层次的特征分别体现为知识异质性、主体适应性、关系多样性、网络复杂性。在每个分析层次上又从多个维度集中体现每个层次的能力要素。

4.1.1 知识异质性。在协同创新知识网络中,主体知识交互活动中主体间的相同知识为冗余知识,并不能增加主体的知识效用。协同创新知识网络主体间异质性知识的获取和学习是其增加知识效用的重要途径。主体间异质性知识的交叉融合和互补性知识共享是其进行知识交互的主要目的[12]。因此,主体间的知识异质性状况直接影响主体间的知识活动状况,进而影响知识创新绩效。主体知识异质性从知识类型、知识范围和知识深度等三个维度进行表征。

4.1.2 主体适应性。协同创新知识网络是复杂网络系统。复杂网络中的主体适应性是指网络主体具有能动地适应环境,并通过反馈来调控自身结构与活动,促使网络涌现并保持网络的稳定、平衡及其环境一致性的自我调节能力[13]。主体所采取的对环境的适应行为是在认识环境和自身状态的基础上做出的,因此,主体适应性可以从主体知识基础、学习能力、资源支持(人力、资金等)等三个维度进行表征。主体知识基础越好、学习能力越强、资源支持条件越好,即主体适应性越强,则主体知识活动效率和效果越好,协同创新网络和主体的创新绩效就越高。

4.1.3 关系多样性。协同创新知识网络行为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等,这些多样化的网络行为主体是协同创新知识网络的重要结构要素。基于主体在功能和规模上的差异性,各网络主体可能基于契约建立经济交易关系、基于联盟建立合作竞争关系、基于信任建立社会网络关系,形成了主体间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网络。协同创新知识网络关系表现出多样性。为进一步衡量协同创新网络主体间关系的多样性,从主体间的关系广度、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等三个维度表征网络关系的多样性。协同创新知识网络主体间的关系状态直接影响主体间的知识活动状况,进而影响协同创新网络和主体知识创新绩效。

4.1.4 网络复杂性。复杂网络结构特征可以从网络平均路径长度、度分布、聚集系统等三个维度进行表征。平均路径长度是指所有网络节点对之间最短路径的算术平均数,反映了网络资源的整合效率。协同创新知识网络主体间具有多样化的紧密联系,其网络平均路径较短。度分布是指网络内每个节点与节点连线数量分布的规律,反映网络中节点度的不均匀程度(异质性)。协同创新知识网络中存在规模相异、功能相异的多样化组织,网络组织由于知识异质性、主体适应性的差异,组织异质性大,其网络连接的不均匀程度即异质性大,因此,此网络度分布不均匀。聚集系数是指网络的平均度与网络规模之比,反映网络的疏密程度和群集程度。协同创新知识网络主体间建立紧密的经济交易关系、合作竞争关系、社会网络关系等,主体联系方式多样而复杂,且具有竞争优势的节点往往能获得更多的关系连接,即择优占优的趋势明显,其网络聚集系数较高。

4.2 协同创新知识网络能力要素对协同创新知识网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分析

协同创新知识网络中知识协同是协同创新的核心,是知识在合作网络中的转移、吸收、消化、共享、集成、利用和再创造[14]。将协同创新知识网络中主体的知识转移、吸收、消化、共享、集成、利用和再创造活动概括为知识获取、知识流动、知识应用等三种基本知识活动及其过程。多层次多维度的协同创新知识网络能力要素影响知识获取、知识流动、知识应用活动。

协同创新知识网络创新绩效主要表现为网络主体在知识获取、知识流动和知识应用活动的基础上,新知识的创造状况,可以从协同创新网络主体创新绩效、网络创新绩效等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体现,可以用平均知识水平、知识传播速度等指标衡量。

在以上基于知识获取-流动-利用的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的多维识别、网络和主体创新绩效测度的基础上,分析协同创新知识网络能力要素对协同创新知识网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

5 总结与展望

本文基于协同创新网络研究重点,对协同创新知识网络的构成和内涵进行分析,构建“协同创新知识网络能力要素-知识活动过程-知识创新绩效”的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构成及其影响机制分析框架,从多层次多维度阐述了基于知识获取-流动-应用的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要素构成,网络和主体创新绩效测度等,可以为培育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进而提升各主体创新绩效的相关策略和政策启示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文作为基于知识获取-流动-应用的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的基本理论分析,明确了相关内涵,构建了相关理论分析框架,但本文所提出的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中构成要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及关键路径等有待于通过后续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深化,以期得到更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1]许治,黄菊霞.协同创新中心合作网络研究——以教育部首批认定协同创新中心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11):55-67.

[2]陈强,鲍悦华.奥地利科技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1,(2):155-160.

[3]Lengyel B,Leydesdorff L.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Hungary:the failing synergy at the national level[J].Regional Studies,2011,45(5):677-693.

[4]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1-164.

[5]Hakansson H.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A network approach[M]. London:Croom Helm,1987.

[6]朱秀梅,陈琛,蔡莉.网络能力、资源获取与新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13(4):44-56.

[7]Kratke S.Regional knowledge networks:a network analysis approach to the interlinking of knowledge resources[J].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 2010,17(1):83-97.

[8]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5-174.

[9]范钧,郭立强,聂津君.网络能力、组织隐性知识获取与突破性创新绩效[J].科研管理,2014,35(1):16-24

[10]MarchJ.Explorationandexploitationinorganizationlearning[J]. Organization Sciecnce,1991,2(1):71-87.

[11]蔡彬清,陈国宏.链式产业集群网络关系、组织学习与创新绩效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25(4):126-133.

[12]陈国宏,蔡彬清,蔡猷花.链式产业集群网络及其知识传播、整合与创新绩效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13]谭跃进,邓宏钟.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系统工程,2001(5):66-70.

[14]范钧,郭立强,聂津君.网络能力、组织隐性知识获取与突破性创新绩效[J].科研管理,2014,35(1):16-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03052);福建省软科学项目(2015R0002);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闽教科2015[54]号);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FJ2016C030);福建工程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GY-S13031)。

猜你喜欢

异质性要素协同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融合感知差异的货代和货主选择行为异质性揭示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