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2017-04-17桂淑伊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新课程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展开了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数学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154-01
高中数学是高中课程中的重要科目之一。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都非常关注数学科目的学习。目前,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列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有好多学校采取题海战术,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学习起来很累,教师教起来也很辛苦,有些学生甚至在做了大量的题之后仍然收效甚微,这就会使得学生产生挫败感,学习的兴趣也会下降,这种高强度、低效率的方式是不值得推荐的,我们向往的是高效的学习方式。高效的教学方法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提高,教师教起来也比较轻松。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要有相应的教学理念,并且付诸于行动。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此问题展开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一、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相比于初中数学,在内容上涉及的范围较广,并且也具有了一定的深度,以几何为例,初中的几何具有基础性,只涉及平面几何,而高中数学在几何的教学内容上则以空间几何为主,这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可以看出,高中数学在难度上有了一定的提升,如果采取题海战术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一定会影响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种教学方式较为灵活,要求教师和学生要高度配合,高效率地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
二、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一)多样化的数学课堂
传统的课程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往往将教师和学生割裂开来。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和学生要高度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模式更加人性化,使得学生真正参与到了课堂中來。开展多样化的数学课堂非常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除了传统的教师讲授以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小组学习的课堂模式,给每个小组规定学习任务,小组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探究课,这种模式适用于较难的知识,学生们搜集相应的资料,并且加以探讨,得出结论,这样可以使学生把难点真正消化吸收,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二)多媒体的有效利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用于人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媒体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在多媒体的具体利用上,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多媒体的制作太过花哨,这样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还有的教师制作的ppt页数太多,这样连续的放映使得学生无法很好地把握相应的知识,多样化的ppt好比过眼云烟。教师应该明确的是,多媒体只起一个辅助作用,我们不能把ppt作为我们教学的中心,而是要让学生真正地理解相应的知识。
(三)构建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现阶段,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大多以考试为中心,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考试的评价方式是存在很大的弊端的,很难从一张试卷中考察出来一个学生的数学水平,有时候存在超常发挥和失常发挥的情况。因此,我们提倡多元的评价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汇报会,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来评价学生,这种方式较为灵活,可以多方位地评价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应试教育的弊端。
三、小结
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展开了探讨,具体的分析了两大点,分别是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性和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方面,谈到了三点,分别是多样化的数学课堂,多媒体的有效利用和构建多样化的评价体系。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赵振刚.浅谈对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几点认识 [J];学周刊;2015年08期
[2]胡厚松.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分析及改进策略——基于新课程背景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13期
[3]何公平.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课堂效率的提升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20期
作者简介:
桂淑伊(1964.12-),女(朝鲜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朝鲜族中学,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理学硕士,主要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