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
2017-04-17陈蓓蕾
陈蓓蕾
摘 要: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真正的合作应该是:主动参与、相互支持、积极配合,自觉承担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学习是个复杂的过程,是需要多种因素相互促进才能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本文旨结合对案例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合作;有效;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不是独立存在的学习形式,是诸多学习方法和策略的一种形式,如何理解“合作”,如何运用“合作”,我们应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从!一味地“合作”,非但不能体现“课改”精神,反而远离了“课改”本意,使合作学习留于形式,那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价值、更具有实效呢? 我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合作情境,激发合作学习欲望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产生合作学习的冲动和愿望,引导学生以高涨的学习热情投身于小组活动之中。在一节数学课中,当教学达到让学生“既竭我才,欲罢不能”的地步,展开的合作学习才是最有价值、最有成效的。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有的学生猜测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与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相同,有的学生猜测不相同,这时,同学们的意见发生了分歧,产生了冲突,教师要适时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验证,同学们在小组内各抒已见,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一下子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组织学生合作分小棒,用已有的知识探究新知识。先把6根小棒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并观察分的结果;再把7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观察分的结果。在操作后让学生分析思考,比较两次分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并用语言叙述出来,接着要求用算式把分得的结果写出来。这样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了,此时教师再揭示余数的概念,指导正确的横式、竖式书写,这样就使每一步操作都与学生的思维联系了起来,使学生在合作操作中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因此,合作前要给学生创设有效的合作情境,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只有带着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参与到合作学习交流中,才能体会到合作学习带来的思想交换和碰撞的收益。
二、优化小组结构,实现共同提高
合作学习中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情感沟通,促进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每个学生的个性、态度、基础、水平等始终存在差异,要想在活动中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量的输入和输出,达到分组教学的优化效率,就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即小组各成员是异质的,互补的。而且,由不同水平层次,不同性格的特点,不同特长的学生组成的小组中,善言的能影响寡言的,表现欲望强的能激发表现欲望弱的,学习好的可以带动学习差的。因此,教师要适当根据成员的特点,进行分工,确保他们优势互补,能够在合作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探讨,使每位参与者在开展研究、讨论、交流等活动中,能够积极发现、探讨、逐步解决学习问题,达到小组成员共同成长进步的目的。
三、把握合作时机,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在一节课中,教师要适时把握时机为学生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达到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时间,解放学生的空间的目的,使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学生的“解放”中得到实现。合作学习要基于学生独立思考之上,再对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掌握的内容通过合作交流,如教学《饮食与健康》一课,第一次让学生合作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第二次合作交流哪种饮食最健康,第三次合作交流设计营养餐,这三次合作,教师始终是一个引领者、组织者、主持人,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加深对饮食与健康方面的知识的深刻理解,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的知识,收获了快乐,收获了自信,收获了成功,并将学到的数学知识积极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之中。
小组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它能给学生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责任感,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
四、加强合作意识,培养沟通能力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幼就不善于与人交往,再加上每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也各不相同,导致传统的“一言堂”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了。而采取合作学习,却能够让学生在互问互答、互帮互助、分工合作的过程中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效果,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如教学《统计》这一课时,让学生统计班里的同学生日在什么季节时,小组里的同学先进行分工,有的同学进行调查活动(数一数各月出生的人数),有的同学进行记录(完成统计表),每个同学各司其职。完成记录后,再进行合作交流,统计出结果。在统计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每个活动都是合作完成的,不管少了哪一个环节都不行。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每时每刻都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长期如此,集体意识会深深地扎根在每个同学的心里。
五、加强合作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新教材的许多数学知识都是通过“分一分”、“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拆一拆”等动手实践后理解和掌握的。而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动手操作、进行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手习惯得到培养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認识物体》时,每个小组有一个袋子,里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先让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每一物体的特点,然后让每位同学按小组要求摸出一个物体,接着在合作中把这些物体滚一滚。学生在合作完成这些活动后,一下子就找出了各种物体的特点,然后再根据每种物体的特点拼一拼,拼出各种东西。学生在摸一摸、滚一滚、拼一拼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合作学习和动手操作的优势,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习惯。
总之,合作学习就是要利用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学习差异,组织好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互问互答、互帮互助、分工合作中共同探究问题、理解知识、提高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进步,从而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