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阅读教学新模式的探讨

2017-04-17王玉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小学阅读新模式探究

王玉红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为顺应发展趋势,小学语文教学也需要进行不断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据着重要的部分。小学语文是为学生今后语文学习奠定基础,而阅读是为写作和识字能力奠定基础,它对小学生今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应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阅读 新模式 探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阅读是语文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阅读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应用的越来越多,阅读不仅能提高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还能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更进一步锻炼、培养小学生写作的能力。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阅读占据着重要位置,只有将学习语文阅读学好,小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其他科目,所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对今后学习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由于,教师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师通常采用“灌输式”传统教学方法和理念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使学生没有足够时间去阅读和理解文章,导致小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另外,由于老师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学生学习兴趣,而是将重点放在教材内容上,忽视学生对阅读的主动性,使学生无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使学生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很低[1]。

2.忽视对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础,良好阅读方式和技巧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断提高。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对学生课外阅读爱好的培养不够重视。即使,老师引导小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然而,这些课外书刊也都是在老师规定范围内,不仅将小学生阅读能力束缚在教材所教的知识上,还将小学生了解社会和现实的主要通道堵死,使小学生阅读兴趣大大减弱,阅读文章的范围受到局限,阅读量减少,导致让小学生阅读能力、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不到提高[2]。

二、提升小学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

1.让学生成为真正课堂教学主体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老师作为指导者和组织者。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调动起学生阅读积极性。教师还应多准备一系列有趣并且知识涵盖范围广泛的文章给学生阅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阅读乐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从而,使小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提高教学质量[3]。

2.转變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

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合理、有效、科学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使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教师占据着课堂教学主体地位,使学生没有自由阅读和自主学习的空间,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剥夺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语文知识的权利。虽然传统教育理念对教师影响很深,但是,随着新课改发展和深入,教师必须对传统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更新,而且教师应从多方面进行改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留给学生足够阅读时间,让学生可以融入到阅读氛围中,进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想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必须引导小学生多读课内外书籍,使学生可以在书中领悟到人生真谛,人性的善与美、丑与恶等。例如,教师在对《春晓》这首古诗进行讲解时,通过对古诗朗读的过程中使小学生感受到春天景色之美,还可以体会到作者写作的语言之美,小学生在阅读之后可以做摘抄笔记,因为摘抄笔记是阅读积累最好方法。只有让阅读融入到学生现实生活中,阅读才更具有意义。所以,培养学生具有广泛阅读的爱好和习惯,不仅可以促使小学生积累和储备丰富的知识,还使小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4]。

4.强化学生阅读意识

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还应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阅读方法和技巧讲解的同时,还应为小学生营造轻松、愉快、融洽的阅读氛围,并且,还应该在语文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小学生阅读方面的意识,因为只有增强小学生本身阅读意识,即便是离开教师和课堂,也可以自主、自发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使小学生阅读能力不断提高[5]。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个性化

个性化就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调动小学生思维的一种模式,小学语文最大特点就是没有固定、死板的答案。曾有位伟大文学家说过:“一千个读者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说明阅读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又展现出读者在阅读中存在的差异。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目的是将个性融入进阅读体验中,并引导和激励学生说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观点和体会,从而,可以更好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对文章进行理解和思考。另外,在其他方面还可以将小学语文阅读个性化很好的体现出来,例如,教师通过使用多媒体将文章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再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时,让学生结合课文找出问题答案,但存在与此不同一点是,在新课改要求下,语文教师向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不是只有在文中才可以获取到答案,而是需要学生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进行阐述,这样既可以提高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热忱,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提高语文成绩。

结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要采取合理、有效、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理解、接受阅读教学内容,并使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从阅读中获取知识,提升小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超.试论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11):106.

[2]黄玲玲.感受与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模式[J].课外语文(下),2015(10):112-112.

[3]邓俐华.情感体验自主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模式[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9):279-279.

[4]谢海霞.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学习教学模式[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3):151-151.

[5]赵红霞.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学习教学模式[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2):53-53.

猜你喜欢

小学阅读新模式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小学生阅读技能训练之“朗读、默读、诵读”
论如何提高小学英语阅读
基于文体的小学阅读教学策略漫谈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