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农民微信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7-04-17新月李娇

吉林农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微信农民

新月++李娇

摘要:本次研究以吉林省内6个农村作为样本,对目前吉林省农民微信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在所调查的样本中有80%以上的农民经常使用微信,微信的使用与年龄、收入等因素有关。在微信的使用偏好上以基本的聊天和朋友圈为主。另外,大多数农民都会通过微信获取外界资讯,但其中获取农业资讯的比重相比较少,农民在与他人沟通农业信息、传播农业新技术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农民;微信;农业信息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农业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CSKT2016ZX-0024);2016年长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果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07.061

1研究背景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许多产业的兴起提供了契机。其中社交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行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线上社交方式。现今我国社交类的手机APP种类繁多,其中最受欢迎的包括微信、QQ、微博、陌陌等。

在《互联网周刊》2015年度公布的年度社交APP排行榜中微信居于榜首。微信是基于智能手机中的一款免费社交类应用程序,受众群体是多样化的,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忽略了农民群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农村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达到1.70亿。同时,手机上网比例已经远远超过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成为农村网民的首选上网设备。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就要将“三农”问题处理好,实现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的现代化。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调查与分析微信在农村发展的现状以及微信对农业信息传播的影响。

2问卷及样本说明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本研究自主设计了调查问卷,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微信使用情况和微信传播农业信息等内容。在问卷发放之前,对问卷进行了试测,根据试测结果和意见进行了修改,并形成最终问卷。本项调查选择了吉林省的6个农村作为调查样本,分别是新立城村、富国村、佟家店、范家屯、三家子和天德村,共回收182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68份,占比92.3%。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利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其进行整理。

在所回收的问卷当中,男性占50.60%,女性占49.40%,男女比例基本均衡。在年龄分布上以18~50岁人群为主,5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重较少,其中20~35岁的中青年人最多。年收入以1~5万的群体为主。在学历分布上,小学及小学以下至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学历范畴都有所涉及,其中拥有初中、高中学历的人群最多,大专学历所占比重最少。

3数据及分析

3.1农民微信的基本使用情况

在所调查的农民群体之中,使用微信的农民所占比例很大,82.14%的农民都在使用微信,是不使用微信群体的7.26倍。微信的受众群体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使用微信的人群越少。18~25岁的年轻人都会使用微信,而60岁及以上会使用微信的人仅占0.17%。收入越高,微信的使用人群也越多。但学历的高低,与微信的使用并无特殊关联。

在问卷发放过程中,当问及50岁以上的人是否使用微信时,多数都表示不会用,且对于手机基本的网络功能都不了解。而问及50岁以下的农民,尤其是20~40岁的人群时,多数人都明确表示会用,且不少人还有网购等行为。这些人多由70、80、90后的中青年人组成。他们大多生于改革开放之后,商品经济与信息开放的年代,眼界开阔、认知水平提升且易于接受新生事物,敢于尝试。

3.2农民对微信功能的使用偏好

一是农民使用微信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满足基本的聊天、分享等基础性功能,对微信的其他附加功能涉及较少。

农民在微信上使用频率最多的功能是朋友圈和文字、语音通讯,分别占77.4%和76.2%。其次是订阅微信公众号与收发红包、转账,在微信中使用图片传输、小视频拍摄、地理定位等功能的人较少。对于微信的上述功能仅有2.9%的农民全部使用过。大多数农民使用微信是聊天、传输信息、分享心情、文章、歌曲等,对微信所提供的其他功能使用较少,如“地理位置”的定位功能只有5.1%的人使用过。

二是农民在关注微信公众号方面,有38.0%的人关注了微信公众号。

对于农民来说,微信公众号的用途更多的是满足他们对外界新闻资讯和生活娱乐的需求,并非是农业资讯、招工就业等信息的获得。在其所关注的公众号类型当中,“新闻资讯类”的公众号所占比重最大,占72.7%。其次是“生活娱乐”类公众号,这也体现了当今农民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农民在使用微信公众号了解农业信息和招工就业方面的信息较少,特别是“招工就业”仅占25.25%。从农民使用微信公众号的情况看,农民使用微信公众号仍然停留在寻求个体娱乐的初级阶段,对于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农业信息关注度不高,未达到凭借微信获取农业新观念,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

三是从农民与微信公众号的互动上看,大多数人都会与公众号进行互动,只有21.4%的人群表示“从不互动”。

在选择互动的方式之中,“分享”和“投票”这两种方式受欢迎的程度最高,選择“咨询”和“留言”这两种方式的人较少。分享与投票操作比较简单,既可以将看到的资讯分享给他人,又能代表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意见。与前两种相比,后两种则需要与微信另一端进行双向互动,需要受众有主动性和参与性,且互动过程中还要考虑自身的语言和行为是否得体。因此很多农民都有所顾虑,所做出的互动行为偏少。

3.3农民使用微信获取农业信息的情况

一是在使用微信的人之中,44.64%的农民在微信上与他人交流过农业信息,有94%的人加入过微信群,但在群内聊天的过程中交流农业信息的人却很少。

数据显示,加入过农业信息交流群的人占20.3%,没有加入过农业信息此类群的人数最多有82人,占61.7%,已超过样本的半数。在一般的群里也见过农业信息的人只占9.8%,22.6%的人没有在群里看到过农业信息。从数据可以看出,农民使用微信进行日常的沟通交流很常见。但是,在聊天过程中涉及与农业相关的信息很少,加入专门用于交流农业信息群聊的人则更少。不难看出,现在大部分农民还没有养成利用微信去交流和传播农业信息的习惯。

二是相对微信的其他功能而言,农民最容易在翻看朋友圈的过程中,接受并分享农业信息,84.1%的农民表示在朋友圈浏览过农业信息。

从农民使用朋友圈的情况来看,农民在朋友圈当中乐于分享新鲜事物。究其浏览内容,农业信息的比重还会很大,特别是对于新的农业政策新闻和农业新技术介绍。翻看频率较少的是“教育培训”和“招工就业”。依据农民微信使用的特征,在以后传播农业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可以依靠朋友圈这广泛传播。当前,农民在微信当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仍存在不足。在教育培训和招工就业方面,有关部门不妨对其进行适当的培训,以培养农民的科学素养及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农民的现代化水平。

三是在问及微信是否有利于农民了解农业信息、解决农业问题上,大部分农民认为微信对农业问题的解决是有帮助的,只有13.1%认为完全没有帮助。

其帮助的大小与查看的频率有关,查看的频率越多帮助越大。经常查看的25人中,只有1人表示没有帮助。对于微信中的农业信息,虽然大部分农民都会翻看,但查看的频率并不高。传统的农民对市场供求、生产科技、气象灾害以及有助于增产增收的问题仍比较依赖电视传播、亲友相传、村委宣传等方式获取。农民在微信上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渠道和传播方式仍然比较单一,农业信息获取有限。

4研究结论与建议

4.1微信在吉林省农村的使用群体

在这一群体当中,微信的使用与受众的年龄、收入等因素有关。年龄越大使用微信的人越少,收入越高使用微信的人群越多,与学历没有特殊关联。在所调查的农民群体当中,微信的使用呈现年轻化趋势,使用群体主要以中青年人为主,并且这一群体已经逐渐代替了其父辈与祖辈,成为农民群体当中的中坚力量。

农民在微信功能的使用偏好方面,还是以基础的朋友圈和文字语言通讯为主,较为注重人际关系维护的需求,对于其附加功能还没能更好利用,农民使用微信多是与亲朋好友聊天、表达自己的心情。在附加功能方面,村干部或有关部门不妨适当对农民进行简易的培训,通过多样的方式如现场讲解、分发宣传册、线上讲授等,使农民更加全面地了解微信的多重功能,不仅局限于聊天和朋友圈等。

4.2农民在微信上获取农业信息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

农民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不论是聊天还是在所关注的微信公众号方面,获取农业相关问题所占比重较少。所以对于农业信息的传播者而言,今后在微信上进行农业信息、农业新技术方面宣传时,应最大程度了解受众群体的使用偏好特征。在此基础上传播者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知识或形式去创建专属农民的信息传播方式,既满足受众的休闲娱乐的心理需求,也能将新的农业科技信息得以传播并使之接收。

5结语

微信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对农民这一群体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多方面都在不断地渗透着。农民可以依据自身的情况,不论是在生活方面还是在生产过程中,均可以尝试使用微信去沟通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作为传播者也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去传播和交流农业信息,使微信可以更好地为农民这一群体提供便利的同时,加快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问未.2015年度APP分类榜[J].互联网周刊,2016(01):59.

[2]王永兴,农村科技信息微信服务平台的建构与推广[N].闽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03):129.

[3]譚白冰,微信服务在农业推广信息传播中的分析与应用[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4]2015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

作者简介:新月,吉林农业大学,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科技传播;李娇,吉林农业大学,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科技传播。

猜你喜欢

微信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农民丰收歌
促进农民增收 粮食部门责无旁贷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