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化学教学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7-04-17董立华

消费导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实践创新能力化学教学职业院校

董立华

摘 要:为创建我国创新型国家,一定要加大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职业化院校进行教育创新,以培养创新型的应用人才为教育目标。在职业院校的化学教学主要是以实验训练、严格考核以及理论渗透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加强实践创新意识的渗入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高效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于创建创新型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院校 化学教学 实践创新能力

引言:建设创新型社会需加大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然而职业院校的存在更是对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着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责任,因此,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注重的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习化学这门课程时,对于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职业院校教授化学课的教师,应充分的把握学科优势,来加强化学的实践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在保证理论知识扎实的掌握下,使学生在实践创新能力上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在化学理论教学中渗入实用性知识

化学的主要理论来自于实际生活,反过来理论又能指导实践。然而,现代化职业院校的化学教材中针对于实用的化学知识内容还不多,对于这种情况,化学教师应尽力找寻教材中与日常生活或是工农业的生产密切相连的知识,努力将理论结合实践应用。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学完一部分知识以后,要求学生在现实中寻找相关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可以使他们体会到实际生活中也有科学道理的存在,进而推动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健全化学知识实际教学。比如在讲钠、镁、铁、磷这四种元素时,联系土壤中磷元素存在的影响,引导学生探求磷的形态,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在教授脂类物质时,可以讲授洗涤剂去污原理;讲授钠元素时,可以向学生提问喝汽水为什么不解渴的原因,这样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知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二、对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强化训练

(一)分解练习。化学实验的应用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针对于传统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实验基础薄弱,为了保证学生掌握每一项知识,就需要将知识点进行分解若干份。比如在学习过滤知识时,可以将过滤流程进行分解,首先讲解过滤时所需的器具,例如过滤网、漏斗等;其次讲解过滤的四个阶段准备、过滤、沉淀、洗涤知识点。然后让学生分解练习。在学生自主练习时,老师在一旁进行引导,对于细节方面进行规范化教学,保障学生拥有实践创新的能力,为发散思维培养奠定基础。

(二)组合练习。在完成分解练习以后,为了使各个操作细节有效的衔接起来,提升学生对于操作的技巧与熟练程度,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练习。比如在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会涉及到操作仪器有酒精灯、铁架台等,通过对仪器的连接,检测气密性以及药品固定等方面,这些不仅需要学生的熟练操作还需要动作协调,做到每一步都要正确,而且能灵活运用。组合练习对于学生技巧操作上极为关键,一定要反复进行练习,尤其是在课余时间。因单一的反复进行操作会使人产生厌倦,从而失去学习热情。为了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应时常变换教学模式,比如让学生上台演示,使其他同学进行检查评价;班与班之间、组与组之间进行操作竞赛等。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用才能

(一)组织化学兴趣小组,强化动手能力培养。开展的活动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对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比如在日常生活里找寻一些物品进行再造设计的化学实验。比如白醋与柚子皮相融合之后,是很好的去污剂,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因素。二是联系生活实际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核心问题,如在配置各个颜色墨水、化妆品等。实践证明,多动手、多动脑,对于學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二)开展多种服务,增长学生才干。利用学生所学知识有效的为社会服务,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师组织学生应用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形成多种服务形式。比如让学生在编写化学科普时联系生活实际的前提下,并且装订成书,送到试点用户中,直接对当地农村经济进行服务;或是组织学生到农田中体验土地的含水量以及磷、钾元素存在的测量,为当地的农民实现科学种田提供准确的依据。

四、改革化学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的考核就是一根无形的牵引力,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动力。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依照试卷的成绩来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忽视了学生在实践应用中的能力,不能有效的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对于化学实践教学的目的,要贯彻实践创新为应用目标,除了在期末利用试卷进行考核外,还要增加实践与实验的考核。在期末时采用笔试,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客观题目占小比重,主观题目占大比重,主要是为了学生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要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在实验教学过程里,采用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在实验操作与实验报告这两方面进行考核。而实践考核是依据学生在参加课外活动的成绩与表现等所进行的考核。通过对每个阶段都严格的进行考核,能够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应变能力与实践能力,可以对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进行公正的评价。

五、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职业院校的主要目标在于为社会输送创新应用型人才,加强实践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各个职业院校改革制度中的重要部分,在化学学科的教育中,加强对实践教学方式的应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化学教师只有在不断创新的前提下,将实践性教学充分的落实在教学过程中,这样才会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实践、创新理念、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才会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应用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劲,浅议职业院校化学教学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J]. 同行,2016,(15):120.

[2]尹瑞瑕. 在高职化学教学中渗透非化学专业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3]夏洪波,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教育能力的培养和提高[D].杭州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能力化学教学职业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中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CDIO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离散数学课程的改革研究与探索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