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雪原》的叙事内涵解读
2017-04-17朱玥
朱玥
摘 要:《林海雪原》是作家曲波先生的一部重要的战争题材小说作品。在对其作品的叙事内涵进行探究的过程中,笔者主要从这一小说作品的敘事模式、叙事方式和神话歌谣作品的应用等方面入手,对其虚实内涵进行了探究,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以后,笔者认为,对古典小说模式的借鉴和狂欢化叙事模式的应用,是作品的叙事内涵的一种表现。小说中所应用到的一些神话歌谣,对作品叙事方式的艺术化的强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林海雪原》;叙事模式;叙事方式
从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来看,《林海雪原》这一小说作品可以被看做是一部较为经典的革命战争题材文学作品,在这一作品中,浓郁的英雄色彩和以浪漫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文学特点,是让这一作品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林海雪原》的叙事模式的内涵
在对《林海雪原》这一作品的叙事内涵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可以对这一作品的叙事模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叙事内涵进行了解。通过对这一作品的叙事模式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发现,从作者的的创作风格来看,这一作品对古典小说叙事模式进行了充分的运用,在《林海雪原》这一作品中,一支由36名解放军指战员组成的剿匪小分队,要对东北林区中的多股匪徒进行围剿,这种敌我力量差异相对悬殊的情节设计,与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情节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从作品的情节设置来看,在《林海雪原》这一部作品中,剿匪部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一定的看家本领,在剿匪战斗的开展过程中,这些指战员会通过对自身的才智进行充分发挥的方式来进行战斗,这样的情节设置与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对梁山一百零八将的描写存在着相似之处。一些以少胜多的情节,也是对古典小说的叙事模式进行应用的一种表现。在小说中,虽然一些情节具有一定的夸张色彩,但是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的应用,对小说中的英雄人物的塑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对古典小说的叙事模式的借鉴,是《林海雪原》这一作品的叙事内涵的一种表现。
二、《林海雪原》的叙事方式的内涵
从作品的叙事方式来看,复仇情结在小说中的运用,是作品叙事方式的内涵的一种表现。从这种叙事方式的应用效果来看,这一模式可以让人物与故事情节之间的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针对《林海雪原》这一作品中的剿匪这一主线,从当时东北地区的社会局势来看,小说中的剿匪行动是我东北军区的军事剿匪行动的一种艺术化再现,是巩固东北解放区社会秩序的一种方式。在对剿匪故事进行展示的过程中,作者对军民与土匪之间的仇恨进行了渲染——土匪血洗了东北杉岗站地区,杀害了包括少剑波姐姐在内的数十名居民,对于主人公少剑波而言,参与围剿土匪的行动,就成为了一种名正言顺的“公报私仇”的过程:土匪杀害了自己的亲人,上级领导让我来消灭这些土匪,我服从上级的命令,就是让自己为报仇提供了机会。这种公仇与私仇的结合,就可以被看作是让作品的文学魅力得以提升的表现。
除了这种对复仇情节的合理应用以外,通过战争描写来激发读者阅读激情的狂欢化叙事方式,也是作品的一种叙事内涵。这种特点是革命战争题材小说的一种共性特征。这一问题的出现,与战争题材的小说的理想化色彩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在这一题材的文学作品中,激烈的杀戮,是正义因素与邪恶因素之间的较量。这样,对军队交战场景的细致性描绘,就可以通过激发读者阅读快感的方式,让读者感受到英雄人物的个性特征,也就是说,在《林海雪原》这一作品中,对战争的描绘让读者在赏析战争的过程中对战争的残酷与革命的斗志进行充分的了解。
三、神话、歌谣在小说作品中的应用
在对作品的叙事内涵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小说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神话故事,也是我们在研究作品叙事内涵的过程中所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灵芝姑娘和李鲤姑娘的故事,是小说中应用的一个神话故事,故事中所涉及到的环境,是部队在剿匪战斗中所要面临的环境,故事中环环相扣的战斗情节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是百姓对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可以说,神话故事与战争情节的共存,可以为作品构建一种刚柔并济的艺术氛围,这就可以让小说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
四、结论
从《林海雪原》这一小说的叙事内涵来看,个性因素与这一作品与其他革命战争题材作品在叙事内涵中的共性因素的共同作用,是这一作品的艺术魅力的主要表现。在对读者的想象诉求进行充分满足的基础上,对文学领域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的发挥,这一作品的一种艺术特色,对古典小说叙事模式的应用,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这一作品中对自身与小说主角之间的代入感进行充分的发挥。神话歌谣的作用,可以让读者在被作品中的紧张情节所吸引的过程中得到一丝的放松,在现代小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代入感,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龙昀奇.解读《林海雪原》的叙事内涵[J/OL].求知导刊,2016(11).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0.14161/j.cnki.qzdk.2016.54.127.html.
[2]孙井恒.探析《林海雪原》的叙事内涵[J].语文建设,2014,23:53.
[3]孙宜君,王辉.艺术形式的变化与审美阐释的差异——论《林海雪原》不同文本的叙事及传播话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05: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