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培养跨学科外语创新人才的策略
2017-04-17王灵玲
王灵玲
[摘 要]跨学科外语创新人才是新形势下当代社会对于外语专业学生的客观要求,是外语教学工作面临的挑战。培养跨学科外语创新人才应首先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创建创新平台,科学合理地安排外语课程,建设高素质的外语教师队伍,同时注意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跨学科;创新人才;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1 — 0135 — 02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对于外语人才的要求逐年提高,单一外语知识的人才已经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1〕。特别是在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方针之后,培养具有跨学科外语创新人才成为外语专业的新的发展方向和当务之急。本文以此为着眼点,分析并提出了发展的策略。
一、跨学科外语创新人才及现实需求
(一)跨学科外语创新人才的含义
跨学科外语创新人才指熟练掌握两门或者两门以上的学科知识,在外语领域有着突出的能力,并且具有除外语以外其他领域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2〕。
在当今的新形势下,对于外语专业领域以外的专业知识要求日益增高,因此,外语人才的培养必须跟上发展的潮流,满足社会对于外语人才的要求,才能在激烈的就業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跨学科创新人才的意义在于把学生对于知识的内在需求,与社会的外在需要紧密的结合到教学实践当中。真正地实现了教与学,学与用的接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有力推动外语教学工作的向前发展,从而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外语人才的持续需求。
社会发展对于外语人才的要求还体现在创新素质和创新思维方面,只有这样的外语人才才能成为社会的主力军。这也要求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保证现有成绩的基础上,摆脱原有的思想束缚,将日常教学重心放到培养学生多个学科领域应用方面的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以创新为核心的业务素质,脱离原有教师指导为核心的模式,让学生拥有自我思考的批判性思维模式,打破过去强调单一语言范畴,忽略了与单一学科学习的情况,把外语的学习放在实际的应用领域上,真正实现语言的应用本质,具体表现在教育内容和培养思路的整合、交叉、互动。这一思想也符合现代教育的最新发展潮流,平衡了学生知识能力和知识体系,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完善了外语教学体系,从而实现以外语为基础的多学科互动教学。
(二)跨学科外语创新人才的现实需求和意义
外语专业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工作时,有可能要面临多个领域知识的考验,现有相对单一的培养体系,不能充分保证外语专业的知识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跨学科学习则可以保证外语专业学生有着更为广度的知识深度,结合已有的外语知识技能,并且结合创造性的头脑。既能够主动的独当一面,又能成为有力的助手,大大拓宽了外语专业学生的就业面,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作为青年学生,他们对于新的知识拥有着无比的渴望,拥有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喜欢打破陈规,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跨学科外语创新人才观点的提出恰恰满足了外语专业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在基础学习阶段,适当加入多个学科的知识,能够丰富他们的思维方式,从多个角度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到最后的解决问题。实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将教学和学习都变成充满乐趣的活动,这也是符合外语教学的本质。
二、培养跨学科外语创新才人才的策略
(一)从教育观念改变开始
以社会对于外语人才的要求作为新的教育观念的出发点,积极拓宽外语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引入诸如机械,材料、人文、财经、法律等多方面知识,调整现有的教学计划,出台新的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学生掌握的知识范畴和技能,并与外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3〕。开放性重新定位外语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树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的,既“博学而又有各自的专长”,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来看待这一外语专业的重要发展目标。
突出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的自主行为,将学生作为新的教学重点,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参与教学实践的兴趣,主动创新的精神,鼓励和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需要选择其他学科的内容。创新人才并不只是理论的创新性,更应是落实到实践应用中的创新。注意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在教学方案的制定下,注意融合性。创新性思维作为逻辑思维方式,与人文素养有着直接的联系。重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当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后,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更为适合自身的学习模式,学校和教师扮演指导的角色,帮助学生真正的认清自我,分析自我,找寻存在的不足,克服可能存在的认识不足、心理和思路障碍,从而拥有自主终身学习的信心和思路储备。
(二)创建明确的创新平台
跨学科的学习和实践需要多个专业共同协作,涉及到专业面广,管理难度大。单纯依靠外语专业的力量很难实现。因此,由学校的教务管理部门牵头,会同涉及到的学院领导和代表老师,与外语资深教师共同协调,制定出合理、严格的管理细则,创建学校级别的共用创新平台。由外语专业具有经验的老师负责,其他学科的教师参与其中,并担任管理人员,创造良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让外语专业的学生能够顺畅地接触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并与外语专业有机结合,顺利地实现最终目的。
创新平台的建设应遵循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尤其要从本学校的学科实际出发。完善评价体制的配套设置,由教务部门直接负责并监督,并接受来自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反馈,真正能为跨学科外语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服务。为了更好地建设创新平台,学校应该从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帮助解决实际的困难,给予管理者信心。同时,应学习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加以借鉴和改进。而且创新平台的建设并不能一朝一夕完成,需要稳步前进,不断调整,最终建设成为既适合本学校应用实际,又符合社会对外语专业学生需要的创新平台。
(三)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
科学合理的安排外语课程,在具体课程设置上,适当地扩大选修课的数量和课时,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根据所在学校现有外语专业的结构特点设置,既避免了不切实际,又能在短期起到明显的效果,增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学习信心,多快好省,教学实践成绩明显〔4〕。
创新外语课程的内容,根据社会对于外语专业学生的客观需求,开发新的外语课程,如外语人文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使其对于外语学习本身和自我能力有认知,正确的面对外语学习意义,转换被动学习的观念,拉近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提高教学效果。还应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挑战,提出自己的想法,具有积极开拓的精神,在思维上具有创新的意识,并拥有实现创新性的技术能力。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专业实践,并提供模拟实践或者真正的实践机会来检验学生的能力,并对教学实践起到检验和分析。
(四)教师是创新人才培養的重点
教务部门通过学术讲座,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帮助外语任课教师真正的接收新的教学理念,并以此组建和完善外语教师队伍〔5〕。任课教师应该学习并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等,丰富外语教师的知识体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具有跨学科且具有创新意识的外语教师,这样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培养出对应的创新人才。但这种模式,单纯依靠外语教师很难实现目标,还可以邀请涉及到学科的教师,或者有成功经验的学生,通过他们的个人实例,来引导学生。
外语教师在精研外语专业知识的基本前提上,还应该从更高的高度出发,积极主动学习当今最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外语教育方法,教育心理学等,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应用到外语教学的课堂当中。结合已有的成功教学经验,融入新的教学理论、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实践手段来引导学生向着全面的创新的能力发展。作为专业教师,外语专业的教师不仅应该是本专业的行家,还应该广泛地培养兴趣,主动地与多个学科的知识接触,与其他专业的教师和专家交流心得,了解外语在这些专业领域的应用现状,未来前景,从而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不断地更新知识储备,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标杆,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现实榜样和精神力量的源泉。
(五)思想方面正能量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跨学科的学习对于外语专业学生是新的挑战,不免会给他们带来精神的压力,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妨碍接下去的学习。再有,要格外注意情感因素对于学生的影响。从教学开始就把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百折不挠的情感。将教师与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成为他们生活学习中的朋友,加强彼此的沟通,帮助他们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恢复原有的自信心,实现情感和思想的共鸣,保证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模拟生活实际的外语活动场景。用真实的情景来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让学生以更为直观的角度来看待跨学科和创新的真实目的。并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目的语的文化场景,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国外语教育工作者同时应根据跨学科发展的要求,对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仔细地剖析研究,尤其是学生对于外语的期望和认知,挖掘学生自身的学习潜力,将创新与实践能力放置到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大局当中,努力培养跨学科外语创新人才,把外语学生培养成具有多学科知识技能且具有创新意识的社会栋梁。
〔参 考 文 献〕
〔1〕李明秋.ESP课程教学: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期待亟待思考的研究范畴〔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31 (3): 78-82.
〔2〕张洁. 外语阅读课程教学与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1, (4): 143-144.
〔3〕周洵瑛, 范谊. 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J〕.外语界,2010, (4): 71-73.
〔4〕李明秋, 刘晓渠. 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 (6): 637-640.
〔5〕蒋兰. 从几种金融外语教材的比较分析看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8, (15): 169-172.
〔责任编辑:杨 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