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2017-04-17彭曦乐
彭曦乐
摘 要:《战国策》是我国著名的史学著作之一,是国别体史书中的代表作,在我国的历史学以及文化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开展《战国策》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研究,体会这一著作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的生动性,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的鲜明性,可以有效的引导我们更好的感受和思考我国战国时期的各阶层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关键词:《战国策》;人物形象;塑造;历史的演绎和表达
《战国策》别名《国策》,是后世人们研究我国的战国时期的历史和风土人情所参照的重要文献和史料之一。与传统的史料的记载风格的端庄肃穆不同,《战国策》的语言表达形式诙谐幽默,善于讽喻。开展《战国策》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的思考探究,通过《战国策》这一著作的诙谐生动的表达形式,理解作者的思想,可以实现对于我国战国历史的更加全面的了解。
一、《战国策》的描写基本特点
进行《战国策》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探究,首先应当明确《战国策》的描写基本特点。《战国策》的内容,良好的记录了当时群众(主要是以士子和策士为主)的生活风貌,并且以公正公平的态度,对于那个时代的事件进行描述,生动的表现了事件中的不同人物所具有的自身的独特的风采,因此《战国策》的描写在中国文学史上自成一派,具有其独特的、鲜明的描写特色。《战国策》的描写形式和描写特点,主要以道家学派为主,同时也实现了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良好的描写和记载,因此《战国策》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军事价值。
二、《战国策》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特点探究
在明确了《战国策》的描写基本特点后,开展《战国策》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特点探究,全面思考战国时期所具有的时代独特的“人情”,主要可以将《战国策》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特点总结归纳如下:
1.通过对于人物出场场景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实现人物的良好的塑造
《战国策》在进行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往往首先会细致的刻画人物的出场场景,营造出良好的场景氛围,从侧面角度更加全面和鲜明的表现出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点。例如在《荆轲刺秦王》这一篇的描写中,在进行荆轲出现在大殿之上的描写之前,首先进行了大殿的环境描写,进而塑造出了一种十分紧张的氛围,为荆轲的英勇以及“图穷匕首见”的事件的发生做了良好的铺垫。
2.通过采用个性分明的语言表达方式,体现出人物的鲜明的性格特点
《战国策》在进行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其人物的语言表达方式,相对于一般的史料,也十分的具有鲜明性,良好的实现了人物的性格鲜明性的突出。例如在众所周知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与齐王的对话方式便可以良好的表现出邹忌的机智的特点,同时邹忌的不卑不亢的表达方式,也将这一士大夫的清高的形象进行了充分的体现。
3.通过建立矛盾的场景,进行人物形象和性格的更加鲜明和突出的表现
矛盾的场景的建立,使得《战国策》的描写内容不仅更加引人入胜,同时也实现了人物形象和性格的更加鲜明和突出的表现。例如在《战国策、甘茂攻宜阳》中,所描写的主要人物甘茂便处于一个十分矛盾的场景当中,最终使得甘茂“破釜沉舟”,在这一矛盾的场景中,甘茂的英勇和大义凛然的形象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4.通过场景的对比,实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的鲜明的表达,并且具有十分强烈的讽刺意味
例如在《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中,便具有对于苏秦在失意的时期和苏秦的得意的时期,其家庭各个成员对于其态度的变化的详细描写,深刻的刻画出了其家人的势利以及趋炎附势的性格特点。
开展《战国策》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特点探究可知,《战国策》在进行人物的描写和塑造的过程中,其特点主要可以总结归纳如下:人物出场场景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实现人物的良好的塑造;个性分明的语言表达方式,体现出人物的鲜明的性格特点;建立矛盾的场景,进行人物形象和性格的更加鲜明和突出的表现;以及场景的对比,实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的鲜明的表达,并且具有十分强烈的嘲讽意味。通过探究可知,战国策这一著作在进行人物描写的过程中,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人物的神态、性格以及思想特点的塑造,无所謂的“好人与坏人”之分,每个人都具有自身鲜明的时代特点,因此《战国策》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无疑是十分成功的。
三、结语
开展《战国策》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探究,首先应当明确《战国策》的描写基本特点,在明确了《战国策》的描写基本特点后,开展《战国策》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特点探究。开展《战国策》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研究,体会其人物描写的鲜明性、细致入微性以及生动性,不仅可以使得我们更好的了解战国历史,同时也能够为现代文学的良好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和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付强,王颖. 《战国策》人物形象塑造探究[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42+56.
[2]布莉华. 《史记》对《战国策》人物形象塑造的继承和发展[J]. 承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5-18.
[3]韦燕宁. 略论《战国策》中的人物类型形象[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23-28.